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的关系研究

2020-12-25 15:01姚世利罗明秀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洁癖消极

■姚世利 罗明秀 王 霞/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Bums将完美主义者定义为:“那些把个人标准定得高于自己能力、强迫自己不断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努力、以完成任务量来衡量自己价值的那些人,他们对完美的追求只能导致自我挫败”。完美主义者对达到完美的需求使得自己永远处于自我破坏的困境之中。但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在期望和现实所达到的效果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这个落差使得完美主义者陷入强迫性思考循环。已有研究将完美主义分为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两类,并研究了两者与拖延、负性情绪的关系。后悔,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事后懊悔”。相关研究从时间距离和可控性两个方面探讨完美主义倾向不同的个体的后悔情绪的差异,研究表明后悔情绪受完美主义倾向特质的影响,对于调节个体的后悔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的探究,帮助大学生在认识自我过程中有所启发,理性的认识和对待后悔情绪,调节后悔情绪造成的不良心理状态,把负性转为正性,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贵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二)方法

1、中文Frost完美主义问卷

包括担心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5个维度,共27个条目。每题5个选项,无反向计分。本问卷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 787、0. 747、0. 746、0.655和0. 644。条理性被归为积极完美主义维度,担心错误等4个因子被归为消极完美主义维度。

2、后悔倾向问卷

包括4个维度:意志特征、情绪特征、认知特征、生活态度特征,共17个条目。采用七点式计分,无反向计分。本问卷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1、0.677、0.648、0.694。

(三)统计处理

数据分析方法为平均数差异检验和方差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一)大学生完美主义类型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由表2可知,大学生积极完美主义不存在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的差异,与有无强迫行为存在显著差异(t=2.987,p<0.01),其中有强迫行为的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比无强迫行为的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明显(M有=23.56,M无=21.94)。积极完美主义与有无洁癖存在显著差异(M=5.423,p<0.001),其中有洁癖的大学生完美主义比无洁癖的大学生完美主义明显(M有=24.36,M无=21.48)。消极完美主义与性别、民族、洁癖不存在显著差异,与强迫行为、年级(t=2.330,p<0.05)、生源地(t=2.068,p<0.05)存在显著差异,且有强迫行为的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比无强迫行为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明显(M有=61.17,M无=57.10);大二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倾向较严重(F=4.511,p<0.01;M大二=62.13);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的消极完美主义倾向明显(M城镇=63.67,M农村=58.17)。

(二)大学生完美主义及各类型与后悔倾向的相关分析

表2显示,完美主义及其类型都分别与后悔倾向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其中消极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相关性更强(r=0.484,p<0.01)。

表2 完美主义及各类型与后悔倾向的相关(r)

三、讨论

(一)大学生完美主义类型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性别、民族、洁癖上无显著差异,消极完美主义与性别无显著差异,与刘宇、潘运的关系研究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有强迫行为的大学生的消极完美主义倾向比无强迫行为的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倾向严重,说明有强迫行为的大学生更容易表现出事事追求尽善尽美、做事反复检查,出于避免失败的目的而对自己有过高的标准,过于严苛。城镇比农村生源的消极完美主义倾向更严重,可能由于父母的期望较高,害怕失败,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完美主义在年级这一变量上的显著性与消极完美主义相反,说明无论是无论那个年级的学生追求成就更多的是出于避免失败的动机,而不是追求成功。有强迫行为、有洁癖的大学生比无强迫行为、无洁癖的大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倾向明显。

(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的关系

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消极完美主义的相关性更强,说明完美主义倾向越高的大学生体验到的后悔情绪越强,相比较积极完美主义而言,消极完美主义的大学生体验到的后悔情绪更强。后悔是消极情绪中的一种,消极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赵婧、訾非的研究结果相符。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洁癖消极
消极的后果
完美是个坑
爱护小耳朵
少妇洁癖的背后
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分类
完美主义害死人
洁癖
我的“洁癖”一家
让自己发光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