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概况

2020-12-25 03:55苏俊桦曾佐静彭顺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咽炎有效率中医药

苏俊桦,曾佐静,彭顺林★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0 引言

慢性咽炎是咽喉粘膜和粘膜下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由急性咽炎的不恰当治疗或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并与高粉尘环境有关。主观症状表现为咽喉痛,声音嘶哑,鼻后滴流感和异物感,客观体征包括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脓性分泌物或卡他性分泌物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的成人患有慢性咽炎,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过敏等针对病因治疗,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2]。近年来,中医药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小,在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越来越多,显示了中医药独特的魅力。现就近年来中医药用于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理论研究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提示病机表现常为阴阳气血郁结,瘀滞痹阻。《素问·阴阳类论篇》言“咽喉干燥,病在土脾”,脾主运化,脾虚则难以化生精微,津液难以上承咽喉,干祖望老先生[3]认为临床上慢性咽炎真正属于阴虚证不过20%,大多数属于脾虚证,治疗当重在健脾。贾斌教授[4]则认为慢性咽炎当从肺胃论治,主张以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治疗肺胃之津受损,肺胃阴虚,咽喉失养阴津亏损的喉痹,并兼顾祛痰利咽。而沈英森教授[5]诊治疾病持“辨证求本,三因制宜”的原则,根据因地制宜认为岭南地区肾阴亏虚、虚热上扰是喉痹的基本病机,临证当滋阴与清热并举。有学者认为由于咽后壁与颈椎之间只有筋膜及其他结缔组织相隔,因此颈椎病变容易引起咽部组织产生相应病理性改变,尤其是颈椎病变导致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前纵韧带增厚、钙化引起颈椎的整体力学失衡而导致的“炎症”刺激,提出“颈源性咽炎”,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6]。研究表明,慢性咽炎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损害,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7],以此认为喉痹可当从心论治,清泻心火,调和心态[8]。

2 临床研究

2.1 中药辨证论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群的体质、疾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现代医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于“喉痹”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随之与时俱进。王慧敏[9]将慢性咽炎分为三型,对150例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脾气虚型治法益气升阳利咽,选方四君子汤加减;阴虚肺燥型治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方用养阴利咽调血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宜理气解郁、活血化瘀,选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陈楚丽等[10]则将74例慢性咽炎患者辨证分为四型:痰气郁滞型治以理气化痰、解郁利咽,选方半夏厚朴汤加减;肺热阴虚型治以养阴清热、利咽止痛,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痰热内蕴型治以清肺泻热、化痰止咳,选方泻肺散合导痰汤加减;肺脾气虚型治以益气升阳利咽,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郑小伟教授[11]善用经方治疗辨证为肝经郁热额慢性咽炎,对于咽中异物感多用竹沥、半夏、苏梗,咽干、咽痒选用蝉衣、木蝴蝶等,同时善用花类中药以助疏肝,升降并用祛除郁热,并强调情志调养。孙海燕[12]运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咽炎,将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知柏地黄丸治疗虚火上炎证型,发现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都有较好疗效。

2.2 针灸治法

针灸在治疗慢性咽炎中具有疗效显著、方便等优点。谢强教授[13]认为经络失调、任督失和是慢性咽炎发病的经络学基础,通过交通任督、重在调任,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升津降火、清养五官清窍的作用,创制了“醍醐灌顶针灸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张宏如等[14]运用浮针治疗慢性咽炎31例,治愈率占80.6%,好转率19.4%,总有效率100%。柳华等[15]采用大椎穴泻法配合天突穴补法为主,辨证取穴为辅治疗慢性咽炎42例,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咽部粘膜充血,使增生的淋巴滤泡萎缩。陈二海[16]依据针灸局部取穴配合远部取穴的治疗理论,同时以针刺配合局部温灸治疗以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治疗纳入标准的慢性咽炎患者,得出结论温灸结合咽四针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一种简便有效可重复的方法。钟谊芳[17]运用超微针刀配合圆利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亦取得了较好疗效。

2.3 其他治法

西医认为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易形成慢性咽炎,并以激素、抗生素作为常用药物。刘利[18]认为单纯的使用西药疗效较低,而中西结合疗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且中药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对身体的保健作用,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罗瑞兰[19]也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雾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1%,而对照组只有71.0%,有显著差异。吴奇[20]使用超声雾化中药,能让中药直接作用于咽喉部粘膜,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药物在咽部的生物利用率,通过对90例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发现总有效率为95.83%。于阅尽等[21]也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慢性咽炎,治法益气健脾,升清利咽,选方四君子汤加减,制成雾状颗粒,对小儿慢性咽炎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张慧等[22]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发现单纯雾化吸入有效率为73.3%,单纯穴位敷贴治疗有效率为63.3%,穴位敷贴配合超声雾化吸入,两者结合后治疗的有效率可达83.3%,提示多种疗法共用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3 基础研究

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病理生理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许多中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通过影响多种分子途径,来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Sun Y.Y等[23]运用利咽止咳颗粒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清溶血素(HC50),发现传统中医药能显著提高大鼠的HC50,从而改善大鼠的免疫功能,并且还可以增加慢性咽炎大鼠的免疫调节和抗炎机制。李凯等[24]观察黄连阿胶汤对阴虚慢性咽炎大鼠模型的影响,发现使用黄连阿胶汤后,较模型组大鼠T3、T4、TNF-α、VEGF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改善血管通透性等对慢性咽炎发挥作用。王颖等[25]则认为中医药改善慢性咽炎症状,可能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有关。李雪梅等[26]通过慢性咽炎模型动物祛痰试验,发现清音片具有较强气管排泌酚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同时病理报告显示,中药对于由松节油引起粘膜化脓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加之中医药副作用较小,便于长期服用,能兼顾改善全身症状,体现了中医药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中医药的研究尚存在以下的问题:①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的同时,尚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②中医药较为系统的治疗机制缺少相关研究,未能提出有力循证医学证据;③中医药复方干预疾病往往是通过多种分子途径实现的,这些效应不等同于单个中药效应的总和,如何筛选中医药复方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药物,体现中医简、效、便、廉的特色,尚需进一步解决。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以中医整体观为原则,应充分结合西医微观量化理论,严格深入地探索其作用的机制,使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有系统的现代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咽炎有效率中医药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慢性咽炎会癌变吗
很有效率
咽炎不是“一”种病
编者按
中国缘何成为咽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