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2020-12-25 03:55李海静李颖彭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鳖甲李颖杜仲

李海静,李颖,彭丽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2.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新郑)

0 引言

崩漏是指女性非周期性子宫出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其中发病急,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为“漏”。《济生方》:“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漏下者淋漓不断是也,甚者谓之崩中,忽然暴下乃漏证之甚者也”,相当于西医中的异常子宫出血,西医多以激素或诊断性刮宫等手术治疗,容易反复,影响女性生活健康。李颖教授,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妇科肿瘤专业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博士后,从事妇产科职业30余年,擅长妇科、肿瘤疾病及妇科疑难杂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对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等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导师李颖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体质,四诊合参,自拟中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治疗上以补肾调冲,化瘀止血为主,对治疗崩漏有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虚实夹杂,因其病位在冲任,冲任失调则不能制约经血,胞宫藏泄失度而致之,分为脾虚、肾虚、血热、血瘀。素禀肾虚、或者久病伤肾,或者房事不节伤肾,损伤肾气,导致气虚无力固摄而成崩漏;肾阳不足,冲任失去温煦,封藏失职,则成崩漏;肾阴亏损,阴虚阳盛从而导致内热,血热内扰,迫血妄行而成崩漏。若素体阳盛,或五志过极化火,热邪损伤冲任经脉,遂致崩漏。若素体脾虚,或暴饮暴食、或积念在心,损伤脾气,脾不统血,遂致崩漏。若离经之血未能排除体外,或者脉中之血为寒、热邪气所阻、或气虚、气滞不能行血而导致血瘀,瘀停胞脉,血不归经,而成崩漏。周铭心教授[1]指出:治疗崩漏应发于机先,当先治脾。因肝病传脾,虽病在肝,但治之不尽治肝,而兼治子母,故重用健脾胃药,魏绍斌教授认为肾为天癸之源,气血之根,冲任之本,肾主生殖,故调经之根本,根在于肾[2];李翠萍教授认为,崩漏主要病机为虚、热、瘀,而在此三法中,瘀最为重要[3]。明·张景岳将崩漏的病机总结为:“先损脾胃,次则冲任”“穷必及肾”。根据其多年的实践经历,导师李颖教授认为其最常见的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久病则瘀,若肾气虚弱,导致血运不畅,会加重血瘀,同时血瘀则气血精液不能输注全身,也会加重肾虚,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此病发病的原因。

2 临证经验

李颖教授认为崩漏治疗以温肾调冲、活血化瘀为主,同时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方法,疗效甚佳,塞流即是止血,在崩漏大出血之际,紧急止血防止虚脱;澄源是治病求本,寻求崩漏发病的原因,同时采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等方法,从根源上调理崩漏;复旧是调理善后,进一步巩固治疗;导师遵循此原则,自拟经验方——三七红参方,方药如下:当归10g,半枝莲30g,白术20g,杜仲20g,山萸肉15g,枸杞子20g,黄芪30g,白芍10g,黄柏10g,三七10g,红参10g,炒升麻10g,鳖甲15g,其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为补气良药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杜仲、枸杞子、杜仲、补肝肾;山萸肉补肝肾,收敛固涩;三七、红参固冲任以止血,三七、红参固冲任以止血。《本草纲目拾遗》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半枝莲、黄柏,升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白芍、鳖甲敛阴,全方补肾化瘀,固冲止血。然而机体发病常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故导师在治疗时结合舌脉,辨证施治,在以上方药的基础上适量调整方药。

3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表明当归多糖具有抗凝血的功能,能够增强红细胞的凝聚性,从而促进血小板的聚集[4],同时具有造血功能,增加全血细胞数[5];黄芪中的黄芪多糖成分,可有效提高机体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病情康复[6],杜仲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徐贤柱等[7]的研究还表明,高(200mg·kg-1)剂量杜仲叶多糖高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子增加机体的造血功能,山萸肉有补充血容量,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三七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表明,PNS具有扩血管、改善机体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凝血时间、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8],红参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损伤,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度,从而预防血栓形成[9],半枝莲全草含生物碱、黄酮苷、酚类、甾体,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作用,黄柏抗菌、抗炎和解热的作用[10]。白术提取物能镇痛、增强抵抗力、促进消化和血液循环[15],鳖甲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杨珺等[16]发现中华鳖甲超微细粉能提高细胞活性,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4 验案举隅

周女士,36岁,于2019年1月10日因“阴道不规律出血21天”为至我科门诊,孕4产1,流3,平素月经规律,月经26到30天一至,经期5-7天,lmp:2018.12.20,至今未干净,量多,一天3-4片卫生巾,可浸透,色暗红,有血块,偶有腹痛,白带未见明显异常,头晕、腰酸、畏寒,手脚凉,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脉细涩。中医诊断:崩漏,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辨证:肾阳虚兼血瘀,以三七红参方(自拟经验方)加减。处方:当归10g,半枝莲30g,白术20g,杜仲20g,山萸肉15g,枸杞子20g,黄芪30g,白芍10g,黄柏10g,三七10g,红参10g,炒升麻10g,鳖甲15g,肉桂10g,附子5g,5付,1天一付,一天一次,一次200mL口服,同时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量,注意休息,避免饮食辛辣刺激之品,另注意出血量。

2019年1月15日复诊,查彩超示:子宫内膜厚:9mm,上方按医嘱服用后患者自诉出血量稍减少,一天2-3片卫生巾,血块减少,二便尚可,但睡眠质量差,烦躁,仍头晕、腰酸、上方中加远志20g,灯心草3g,5付,一天半一付,用水煎服,分为早—晚—早各200mL。

三诊:2019年1月21日,患者自诉阴道出血明显减少,睡眠好转,头晕、乏力好转,嘱上方5付,一天半1付,续服。

四诊:2019年1月27日,患者诉阴道无明显出血,饮食、睡眠尚可,嘱上方续服7付,2月后电话随诊,经期基本恢复正常,未复发。

按语:患者青年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且头晕、腰酸、畏寒、手脚冰凉,此为患者肾气不足,肾阳虚衰,气虚无力固摄,阳虚气弱,气血运行无力,血液停滞成瘀,瘀阻冲任,血不归经,故出血淋漓不止,结合舌脉,辨证为肾虚血瘀之证,患者腰酸、头晕、畏寒为肾阳虚弱之象,腹痛,有血块,舌苔暗,为血瘀之症,故诊治时以温阳补肾为主,辅以化瘀止血之药。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为补血要药;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补肝肾,用于患者因肝肾不足导致腰酸症状;红参,黄芪补气升阳,三七能消散瘀血而止血,病愈后不致于瘀血,化瘀血而不伤新血;白术健脾益气,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而通过健脾益气,推动气血运行,同时增加对血液的固摄作用,不致血溢脉外。《傅青主女科》曰:“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故加鳖甲、白芍敛阴;黄柏,半枝莲,炒升麻清热解毒,肉桂、附子补火助阳,全方阴阳协调,补而不热,补肾调冲,化瘀止血之效。

5 小结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崩漏久治不愈会导致贫血,感染,甚至继发不孕等并发症,危害着女性身心健康。肾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若肾气亏损,冲任不固,经血失约,则成崩漏,同时肾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液粘滞,导致血瘀,故导师李颖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认为本病临床治疗应补肾调冲,化瘀固冲止血为主,同时注重整体,促进月经周期、经期的恢复。

猜你喜欢
鳖甲李颖杜仲
软坚散结说鳖甲
完形填空专练(三)
李颖、李凤华作品
Human body
李颖、李凤华作品
治早期肝硬化
略阳杜仲
殃及池鱼
周末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