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伴肛周坏死性筋膜炎1例

2020-12-25 03:55王金孙素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坏死性膜炎压痛

王金,孙素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多关节对称性肿痛28年,腰、四肢肌肉疼痛7天”于2018.6.2入住我院风湿病科。患者周身肌肉胀痛,腰痛明显;多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左手第5指末端溃破结痂。周身异味,洗浴后无减轻。既往不规律间断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甲泼尼龙、白芍总苷等药物;本次住院1月前因类风湿血管炎加重,美卓乐增加至24mg/d,服用半月后逐渐减量;现口服美卓乐12mg qd、白芍总苷0.6g tid;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4年,不规律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丹参滴丸、倍他乐克;糖尿病病史1年余,口服诺和龙 1mg qd;既往胸部X线提示:陈旧性肺结核。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四肢肌肉压痛(+)、肌力正常;左手第5指末端溃破结痂,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压痛(+),双腕关节、双肩关节、双膝关节压痛(+);双手无尺偏畸形,双足跖趾关节外偏畸形、压痛(+);腰椎棘突、椎管肌肉压痛(+);右侧臀部皮肤色红、皮温高、压痛明显、触诊波动感;下腹部皮肤色红;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既往)381IU/mL白细胞:14.17×109/L中性粒细胞:93.6%淋巴细胞:3.4%红细胞:3.7×1012/L超敏C反应蛋白:134.6mg/L钠:129mmol/L降钙素原:0.25mg/L血浆纤维蛋白原:7.86g/LD-二聚体:2.71ug/mL考虑到患者下腹皮色红、HSCRP高,糖尿病病史及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排除腹腔、腹壁感染,急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下腹壁、右侧会阴部、右侧臀部软组织感染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

2 治疗经过

初步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肛周、腹壁感染?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④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⑤2型糖尿病;⑥骨关节炎;⑦慢性动脉闭塞症。治疗上暂给予奥硝唑0.5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3g,因患者臀部、腹壁局部触诊异常,急请肛肠科会诊,会诊印象:肛周及右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 急转入肛肠科,于当晚22时于腰麻下行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切开阔创排脓术。围绕肛周一周及腹部病变区域共做16个放射状切口,并做对口引流,切口长约4cm,可见咖啡色、灰色、暗红色混合污浊脓液流出,带有恶臭气味,边切边流,总引流脓液量约100mL,创腔可见坏死脂肪组织。

术后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给予奥硝唑1g qd、头孢米诺钠2g Q8H等药物以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但因患者精神萎靡、嗜睡,转入重症医学科纠正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及控制感染,随即出现发热、呕吐黄绿色水样物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抗生素升级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 bid,加用口服莫西沙星0.4g qd;并给予谷胱甘肽、利伐沙班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仍精神差、嗜睡,呕吐黄绿色清水样物,双下肢疼痛肿胀,伴发热,最高达39.5°C,换药时见:创面覆盖大量黄白色分泌物。

患者逐渐出现胸闷憋喘;进食、饮水困难,腹部膨大。行腹部CT提示:符合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改变,脾低密度灶,肠道极度扩张,胸腔积液。积极联系多学科会诊,改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患者胸闷憋喘加重,呼吸急促,出现昏迷、无法测量心率及血压,家属放弃治疗,患者死亡。

3 讨论

3.1 PNF诊断

PNF是一种少见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临床上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浅深筋膜的进行性坏死为特征。感染菌种多以肠道细菌为主,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常为混合性感染。PNF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的轻重不相称,往往因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导致延误治疗。同时PNF进展极其迅速,故愈后较差、死亡率高达30%左右[3][4]。常见于糖尿病、肝肾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等患者[5]。临床医生接诊患者时,应做到:①完善常规检查:如三大常规、生化、电解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心电图等。②对于合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应警惕各类感染尤其是PNF的发生。③查体时应仔细、全面,尤其对于局部皮肤软组织的触诊,必要时完善相关部位的影像学检查。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超声诊断坏死性筋膜炎1例:皮下水肿增厚,筋膜变形不规则,脓肿及软组织内气体影等。超声及时发现软组织内的气体回声是坏死性筋膜炎诊断的关键[6]。④Fisher标准有助于PNF的早期诊断[7]。手指试验可及时提示PNF的发生、发展。局部组织切口探查发现广泛扩散性组织坏死是较确切的诊断依据。

3.2 PNF治疗

治疗上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①尽早给予足量、广谱、大剂量抗生素联用,如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林霉素、甲硝唑、氨基糖苷类,及时根据药敏试验更换敏感抗生素[8],抗生素的治疗应贯彻PNF疾病过程的始终;②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高危因素;加强营养支持、控制血糖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③紧急外科手术的彻底清创、引流是患者生存与否的重要条件。有文献指出,患者若诊断后24h以后手术,死亡率将增加9倍[9]。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应彻底清创,切开后充分减压,引流抵达深筋膜。术中应切除所有坏死组织,防止术后病变再发[10]。④高压氧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增强微循环血流动力和血液流变性功能,改善感染缺血组织的微循环[11]。⑤PNF的合并症较多: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DIC等。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合理调整用药;同时多学科的会诊非常重要,应根据病情积极完善相关会诊。⑥中医中药的早期介入有利于整个病程的恢复。可同时口服中草药汤剂,如仙方活命饮等一些传统方剂,并联合中医科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加减[12]。⑦全面、及时的护理对疾病的控制也很重要:包括控制褥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患者应住单间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和护理,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要单独特殊处理,以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13]。

3.3 病例经验

本例患者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PNF,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①RA合并血管炎经常会出现皮肤溃疡,给各类感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机会;②患者本身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龄等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术后机体的恢复;③长期相继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甲泼尼龙等药物;④病人复诊不规律、不及时,就诊时其家人发现患者肛周异味已达半月之久。综上原因,尽管入院后迅速诊断、手术、治疗,但患者仍然死亡。这提示我们临床医生接诊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体格检查、必要时包括肛门、生殖器等隐私部位。面对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警惕各类感染的发生,若伴随局部软组织触诊异常,尽早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时积极治疗,减少PNF患者的死亡风险。

猜你喜欢
坏死性膜炎压痛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牛坏死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老来爱运动要防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