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致口腔粘膜炎的预防护理进展

2020-12-25 23:43刘丽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溃疡

刘丽琼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根据临床相关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国内接受放化疗治疗后,有将近40%的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症状,而面对一些需要将放疗剂量加大的患者而言,发生口腔黏膜症状的概率几乎为100%。医院内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鼻咽癌,并且大部分为低分化癌[1-2]。而临床针对鼻咽癌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便是放射治疗,因为放射线对于此症状患者的敏感度极高。然而经过放射治疗后,患者的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对繁殖能力较强的口腔粘膜上皮组织,损伤偏大,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溃疡或是炎症反应[3-4]。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口腔黏膜损伤,并且在实行合并化疗的过程中症状更加严重。症状较轻的患者的口腔粘膜会出现部分疼痛或是红肿,但一般都能忍受,然而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剧烈性疼痛以及溃疡,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下降[5-6]。所以,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致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势在必行[7]。

1 疾病影响

1.1 疾病分类

鼻咽癌患者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学协会(RTOG)中关于急性放射损伤的分级标准对患者口腔黏膜炎进行分级[8],出现该症状轻重程度最低0 度,最高Ⅳ度,等级越高则表示症状越严重。溃疡较为严重,并且无法正常进食为Ⅳ度;患者虽然出现口腔粘膜溃疡,但是可以进食一些半流质食物的为Ⅲ度;患者口腔粘膜出现溃疡、红斑症状的,但还可正常进食为Ⅱ度;患者口腔粘膜呈现红斑症状,出现疼痛感,但能忍受为Ⅰ度;患者未出现口腔黏膜炎为0 度。

1.2 生理影响

临床中将口腔粘膜炎分为三大类,分别包括:起始阶段、高峰阶段以及持续阶段。每个阶段患者出现的症状表现程度均不相同,但均出现喉咙隐痛、味觉改变等。当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治愈,则会发展为高峰期阶段,此阶段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症状,而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口腔内自发性灼痛,使得患者无法正常开口说话;部分患者发生病变区域呈现黏膜充血,并且散布微凸质软的一些白色小点,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白色斑,同时患者还会感受到较为明显的灼热感和口干。并且一旦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炎症状均会经历高峰期阶段,只是每位患者出现的症状程度以及时间各不相同而已。一部分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炎症状后维持一段时间以后便会逐渐转变为慢性,长时间食欲减退、吞咽困难、味觉改变以及口腔发干。由于患者受到放化疗影响,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同时口腔粘膜受到一定损伤,因此增强了口腔感染几率。

1.3 心理影响

口腔粘膜炎症状会严重干扰患者的心理情绪,因为口腔疼痛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使得情绪上出现沮丧负面情绪,更甚者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影响,最终导致患者的个人生活质量严重下滑。根据有关人员调查发现,很多患者将疾病的康复情况与进食能力恢复之间的关系看得极其重要。当患者的心理上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后,则会失去治疗信心,不愿意配合治疗。很多的口腔黏膜炎患者将自身疾病的治愈情况定义为治疗效果,但是此症状的发生时间较长,因此使得患者的心理上受到折磨与痛苦,对后期的治疗造成一定的阻碍。

2 护理进展与方法

每位患者出现病症程度均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准确的判定,随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适合的防治方案,以此来预防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炎。

实行放化疗治疗前,叮嘱患者养成正确的保护口腔卫生习惯,谨记饭前后选用生理盐水来漱口。目前常用来防治口腔粘膜炎的方式有很多,分别包括:碳酸氢钠、生理盐水、3%硼酸水以及灭菌用水等。通过漱口这一良好习惯,能够让患者口腔内的有害菌群浓度被逐渐稀释,确保口腔的整洁度,特别是采用碳酸氢钠,可显著中和患者口腔内的粘液度,从而抑制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当患者入院后在实施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实行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日常基础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2.1 健康宣教

预防性措施,患者进行治疗前,为了将危险因素去除掉,首先需要增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大部分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和牙周炎等都是由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不良引起的,严重情况下可促使疾病加重,引发口腔黏膜炎。为了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建立沟通桥梁,告知患者做口腔全面检查的重要性,否则容易出现口腔疾病或是牙病。

2.2 饮食护理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日常饮食方面,则叮嘱患者以清淡且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为主,例如:牛奶、鱼肉、鸡蛋、虾肉以及豆制品等。少食或不食坚硬、辛辣、冷热和油炸类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的伤害。平时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由于放化疗治疗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道,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食欲下降。所以尽量叮嘱患者及家属为患者准备易消化、清淡以及柔软的食物,以蒸、炖食品为主,在进食过程中,患者一定要细嚼慢咽。并且还要养成每天勤刷牙的习惯,可选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睡前以及一日三餐后可采用温水漱口,保证口腔每日的清洁度。日常刷牙主要选择软牙刷,能减少对牙龈以及口腔的损害,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出现龋齿或者是牙龈炎等疾病,能够立即得到有效的治疗。

2.3 用药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出现的口腔粘膜炎程度进行判定,随后给予针对的护理方式以及治疗方式。当患者经过放化疗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的口腔粘膜炎程度较轻,只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红斑反应偏小,因此只需要增强对口腔的清洁管理。日常多饮水,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引导患者联合张口露齿锻炼。而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溃疡或是黏膜破损,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进食前的10 min 让其口含0.5%~1.0%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来缓解疼痛感。当患者的口腔反应较为明显的时候,无法正常进食,使得自身的能量摄取受到限制,因此需要给予静脉或是鼻饲。倘若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溃疡面积偏大,则不能刷牙,以防对口腔粘膜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含服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或者是庆大霉素漱口液进行治疗,预防患者口腔发生感染,加快溃疡的愈合时间。健康人群的口腔pH 值通常保持在6.5~7.5,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口腔pH 值检测,若经检查患者的口腔pH 值过高,则给予酸性的漱口水治疗。若pH 值呈下降的趋势,则给予患者碱性的漱口水治疗,例如:5%的碳酸氢钠。由于大部分患者因为疼痛关系,不愿张口配合治疗,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劝解患者,对患者进行言语鼓励。

当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时,护理人员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的冲洗,当观察到患者口腔粘膜发生充血现象、有刺痛感或者是水肿等现象,则需要采用抗炎制剂对患者行局部冲洗,例如:庆大霉素或者是地塞米松等。同时情况允许下,护理人员还可采用碳酸氢钠或者是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对患者实行超声雾化治疗,倘若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则可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雾化,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若患者属于溃疡极为严重,则护理人员可让患者使用1 包思密达+复合维生素B220 片将其研制成粉末+1 支双料喉散风混匀行喷喉治疗。

2.4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接收患者后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谈话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记录,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同时,让患者能够清楚了解治疗的方式、成功率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等,还需要让患者及家属明确知晓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例如:口腔黏膜炎。以上信息均要提前告知患者,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其负面心理情绪。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给予全程的检测,观察患者口腔粘膜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护理人员还可以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对患者的生活方面给予关照和安慰,开导患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3 讨论

所谓的口腔黏膜炎,也就是常说的口腔溃疡,是鼻咽癌患者经过放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且在当前临床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9-10]。在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化疗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对患者的口腔溃疡预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建议患者进行口腔全面检查,以便排除患者潜在的致病因素,同时极大地降低患者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的风险[12-13];其次,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加强患者对口腔卫生的管理,从而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率[14-15];此外,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能够从改变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使患者能够营养均衡,从而提高患者溃疡的愈合速度,加强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消极情绪,达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化疗的副作用[16-17]。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18],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19]。

根据赵良辉等[20]指出,患者在进行放疗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口腔黏膜炎症,但目前许多研究指出,若在放疗全过程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其他相应放疗并发症的产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时间。预防性护理干预应被落实到整个放化疗过程当中,包括放疗前、放疗期间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等所有技术层次以及心理层次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放化疗前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传教育,耐心地为患者讲解关于鼻咽癌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随后增强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视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树立治愈信心。由于在进行护理工作时,相关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时间最多,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通过实施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进一步巩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降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担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工作,使放疗工作顺利进行。放疗期间护理包括口腔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由于口腔黏膜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以及人体在放射线治疗期间整体机体抵抗力会降低,此时口腔护理以及饮食把关极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为了有效预防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口腔粘膜炎症,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当鼻咽癌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治疗的时候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度,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还能起到预防口腔粘膜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鼻咽癌放化疗溃疡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都是“溃疡”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