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力培养研究

2020-12-25 06:35张齐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者影响

张齐

一、学习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学习力的概念

学习力一词来源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管理学领域,学习力没有给出准确的学术定义,但是学习力对于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随着学习力研究成果的日益增多,学习力的研究也引起了教育领域学者的关注。学习力理论一般包括个体学习力和组织学习力两个层次,个体学习力是组织学习力的基础,在本文中学习力特指个体学习力。

(二)学习力的特征

第一、学习力是学习者自身具有的一种本质力量和能量,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力包含学习能力,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具有的体能和精神力量,强调用自身的本质力量去改造和影响学习活动;学习能力主要强调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策略的掌握,是评价学习力的一个要素。

第二、学习力的发挥通过外在的學习行为变化表现。学习力一般是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才发挥作用的,学习内容是学习力发挥的着力点,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学习力只有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施加学习行为的时候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个体学习者来说,学习力可能体现为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能存在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上。

第三、学习力的发挥受学习者身体、情感、认知的影响。学习者学习力的发挥受学习者身体的影响是指学习者的身体器官影响着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外界信心的获取、加工。由于学习者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还包括学习者之间的交往。情感做为学习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一种可以影响学习结果的力量,它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精神状态等。认知对学习力发挥的影响表现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对认知技术的驾驭等。

二、学习力的形成过程

首先,从心理学领域,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便会出现对事物新的认识阶段,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方式接触,这是受教育者学习的源头,随着实践活动的参与,对正在受环境影响的学习产生了提升效果,即所得的经验,最终在持久性的影响下,最初由学习引起的简单而未加工的行为观念导致人产生了新的思维、新行为的效果,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学习力的形成和提升。

三、大学生学习力现状

(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类为认知驱动,这类学生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由好奇心引起,以求知作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第二类为自我提高驱动,这类学生是希望经过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依靠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来达到学习的持续力。第三类为附属力的驱动,这类学生属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没有找到学习真正的意义,没有转化为自我提高的动机,他们努力学习,仅仅只是为了从长者哪里得到赞许和认可,将长者奉为自己追随和效仿的榜样,以此产生一种满足感和亲密感。

(二)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

大多数学生是抱着听完就结束课程内容的习惯,而且课上多半时间与手机度过,老师的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只在当时的课堂上所被接受,课堂氛围调动不起来,很少配合老师的互动,极少的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策略上,现在大学生对上课的知识能深度加工和主动参与的占极少数,在课前会与同学进行学科交流,课后会向老师提问题的也寥寥无几,可知学生在学习的巩固复习方面缺乏经验,大多数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不仅仅指的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还包括校园文化,同辈群体之间对学习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等等。根据与班上同学的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学校校园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教师给予课后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后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气氛表现出淡漠的趋势,同辈群体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同辈群体的学习凝聚力的影响有待加强。

(四)学习取向

据统计分析可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首先选择的是实用性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实用技能、金融等经济类的知识、保健知识等,其次自身修养扩充性的知识,如人文知识、科技知识,而理论性知识,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不为大学生重视。

四、大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对策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

1.激发学习动机。只有在学习上保持持续冲动,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驱动和加强学生在构建问题或认知上的意义,不断的与原认知图式相冲突,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激发出动力顺应成新知识,造成渴望知识的良性循环链。

2.毅力训练。毅力是一种内心活动支配行为的持续力量,有了良好的毅力维持,可以减少当其他内部动机强于学习动机时放弃初始学习动机的机率。毅力可以对学生本身意志和学习的内容进行同步强化,形成激励学生达成目标的源动力。

3.挖掘潜能。应鼓励学生将潜能和个性作为优势发挥出来,而学生应该在良好和正确的思想道德模式下选择符合自身个性发展的路途,虽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不同心智的培养,但在潜能的发挥中,应尽量集中于创造力和反思力的发挥。

4.促进学生自律学习。自律学习又叫自我调节性学习,当学生慢慢掌握这种学习的知识和技巧后,他们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就会逐渐地由外围走向中心,因为在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反思力。

(二)教师的学习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力

教师首先可以示范学习动机,将要教授的主题神秘化,以切身的体验或自身对这种体验的渴望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学生。其次,可以与之交流需要的预期和归因,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分享对学习的热忱,如果在对待学生时把他们当成是热切的学习者,他们就可能成为热切的学习者。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

1.建立进行性的评估体制

所谓进行性评估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某种能力、概念或者态度进行多次评估,以了解其纵向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变化。

2.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习力提升的另一个关键能力即创新力。一方面是记忆力,注重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在现代教学课堂中主要强调的是一味的机械记忆,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人所提倡的“背书”,而这里所谓的“背书”并非死记硬背,而是在背书的过程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领悟与理解能力。

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学习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暂时的,也是长远学习的一种能力,更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学习者影响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