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战法运用研究

2020-12-26 13:02姚本佐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离式战法盾牌

姚本佐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面对突发的暴力性、对抗性警情,基层一线民警出警到达现场后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处置,将会造成局面失控,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造成民警伤亡等严重的后果。 因此,探索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战法,提高基层一线民警现场处置警情的能力,十分重要。

一、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概念

警察最小作战单元是警察在公安机关基层一线进行警情处置的基本执法单元,是各类警情处置小组以及特别作战小组。 警情主要是指正在发生的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遭受不法侵害或社会正常秩序正在被不法分子破坏的状况。 公安机关的警情主要来源于群众拨打110 报警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等。

警情根据是否使用暴力可分为暴力类和非暴力类警情;根据暴力程度的不同可将警情分为徒手类、持械类、持枪及危险物品类和暴恐类警情;根据是否对社会产生危害性可将非暴力警情分为求助类和纠纷类等。

警情处置是指警情处置小组在处警长的指挥下,迅速到达警情现场,各警力之间协同配合,依法采取适当强制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控制违法犯罪行为人,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的基本原则

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的基本原则是实战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是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中的客观规律, 是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中的行为准则, 是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共同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施策,程序规范

警情处置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务的活动,警情处置行动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和处置程序规范,是警察在警情处置中行动和权限的法律规定, 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绝对不能进行违法处置行动。只有在警情处置中遵循法律规定和处置程序, 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置效果,达到预期的处置目的。

(二)综合研判,有效编成

在警情处置时都应进行充分评估, 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综合研判是警力编成、装备配置的前提,是制定处置行动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战术设计和行动的必要条件。根据警情研判,全面了解和掌握案发时间和地点、人员和动机、装备和保障等情况,作出全面正确的形势评估,定下行动的决心和方案,再进行处置行动。

(三)快速反应,随机应变

警察最小作战单元在接到警情后要快速反应,做到快速研判、快速部署、快速出警、快速处置,快速恢复,不给对方有反抗机会,把握战机,争取主动权,提高处置行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现场警情是瞬息万变的, 无论情况怎么变化, 处置民警都应灵活应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处置才有针对性、科学性,处置才能达到最大战斗效能。

(四)区分类别,因类处置

处警民警要迅速判明现场警情类别, 针对不同类别的警情, 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 对求助类的警情,公安民警到达现场设法稳定求助者情绪,努力化解其过激行为,可采取迎合诱导、亲情感化、安抚等方式,对过激行为的,果断进行处置,恢复现场秩序。对纠纷类警情, 民警到达现场进行语言劝阻或警告的同时,及时了解纠纷各方争议点和主要诉求,迅速隔离纠纷各方,能当场化解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化解的,应将当事各方劝离或带离现场,快速平息纠纷活动。

(五)防控为主,确保安全

警情处置过程情况错综复杂,情况瞬息万变,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要进行预估,要有“危险加一”意识,做好防控准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在警情处置行动中,要树立“以人为先”的理念,处置行动要注意自身安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规范处置程序。不仅要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还要尊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执法效能。

三、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战法运用

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战法是指在警情处置中,警组将战术、技能、装备结合运用的作战方法。在战法运用上, 一要注重警组任务的攻击性和防护性的双重性;二要突出战法应用时站位、队形、处置进程行动上的协同性。 在警情处置中的战法有多种多样,可根据警情现场的人数、环境、气候、装备、保障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战法,快速有效地处置和控制,达到最大的战斗效能。

(一)结合式战法

结合式战法是指在警情现场处置民警站位集中的状态下,根据装备配备,民警相互之间协同配合,强化警情处置的协同性,做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充分发挥警力和装备的优势,从而达到编成合理、攻防兼备、效能显著的目的。 其特点是形影相随、攻防兼备。

可在警情现场环境受限、 民警处置队形不利于展开、危险单一,有其他障碍等情况下适用。

以民警手持警用伸缩警棍与盾牌配合的结合式战法控制手持棍棒犯罪嫌疑人的战法为例。

1.民警站位

两名民警到达警情现场, 一名民警手持盾牌在前, 另一名民警手持警用伸缩警棍侧后或平行掩护站位,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震慑。手持警用伸缩警棍民警根据自己的强手可选择站在盾牌的(左) 右侧后方, 右手为强手的民警手持警用伸缩警棍肩上戒备式位于持盾民警的右后侧, 左手为强手的民警手持警用伸缩警棍肩上戒备式位于持盾民警的左后侧,发挥警用伸缩警棍的攻击和防护的作用。

2.处置行动

处置行动中民警持盾牌以挡、 撞等动作对警组队形进行正面的防护,并通过语言、步法移动来吸引犯罪嫌疑人的注意力,使用盾牌进行防护或攻击。手持警用伸缩警棍的民警跟随持盾民警同进、同退,保持警力集中、优势互补,在帮助持盾民警防护的同时寻找战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攻击, 击打部位应选择犯罪嫌疑人的四肢,避免击打头部和身体要害部位,寻找战机合力制服犯罪嫌疑人。

3.战法提示

(1)手持制服性警用伸缩警棍的民警位于持防护性盾牌的民警边后侧,便于隐蔽和攻击。

(2)持盾民警以挡防动作进行自我防护或以撞击动作进行攻击时, 盾牌与犯罪嫌疑人的凶器或身体发生接触的瞬间是伸缩警棍击打的最佳时机。

(3)处置中应时刻盯住犯罪嫌疑人持棍棒的手,战机成熟时持伸缩警棍的民警应将犯罪嫌疑人的棍棒击落或持盾牌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持棍棒的手贴合地面进行有效压制后再进行控制。

(二)分离式战法

分离式战法是指警情处置中将警力分开布置在犯罪嫌疑人周边两个以上的不同方位, 保证处置中至少有一个方位的警力处于犯罪嫌疑人视线盲区。分离式战法做到佯攻为辅、实攻为主,寻找战机攻防转换,注重处置的协同性,犯罪嫌疑人视线范围内警力处置行动要求佯攻吸引, 犯罪嫌疑人视线盲区内警力处置时要求突袭果断, 从而起到正面吸引,侧(后)位攻击的目的。 其特点是虚实相兼、声东击西。可在警情现场环境开阔、有利处置队形展开、围观群众可控,无其他障碍等情况下适用。

以民警持长棍与盾牌配合的分离式战法控制手持匕首犯罪嫌疑人的战法为例。

1.民警站位

处置民警采用前后夹击或侧后夹击的站位,以持长警棍戒备的形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压制。 利用盾牌的防护和长棍攻击的性能, 持盾民警以佯攻吸引犯罪嫌疑人为主,持长棍民警伺机以突袭为主,同时相互做好策应准备, 必要时以主动攻击来减轻同伴的防守压力,从而达到协同配合的目的。

2.处置行动

处置行动中持盾民警以挡、 撞等动作对自身进行防护的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正面压迫,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语言控制, 劝说犯罪嫌疑人放下凶器停止反抗, 在语言警告无效且自身处于犯罪嫌疑人视线盲区内可伺机持盾撞击或戳击等动作攻击犯罪嫌疑人。 在犯罪嫌疑人视线盲区内, 持长棍民警以劈、 戳等动作突袭犯罪嫌疑人, 在犯罪嫌疑人视线内,持长警棍民警应保持安全距离进行自我防护,同时做好与同伴之间攻防转换的协同配合。 进行攻击时应避免击打犯罪嫌疑人头部等要害部位(紧急情况下除外),适时寻找战机合力将犯罪嫌疑人进行有效的控制。

3.战法提示

(1)处置行动意图勿暴露,攻防转换需贯彻整个处置行动的全过程。

(2)持防护性较弱的驱逐性警械民警不宜单独站位, 应与持有防护或攻击功能较强的警械民警结合站位,可以增强单独站位的攻击和防护能力。

(3)处置民警不仅仅是位于犯罪嫌疑人视线内的正面位置, 以及位于犯罪嫌疑人的侧方或后方位置, 而是要始终位于犯罪嫌疑人视线外的任何位置。

(三)综合式战法

综合式战法, 是指结合式战法和分离式战法的有机融合,处置民警根据现场人数、装备、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将结合式战法和分离式战法的各自优势在处置行动中加以灵活运用。 其特点是分合相兼、虚实结合、攻防兼备。 可在警情处置现场场地开阔、便于处置队形展开、适合处置威胁较大的犯罪嫌疑人, 以及需要更多的警力合力处置等情形下适用。

以民警手持催泪喷射器与长棍和盾牌配合应对犯罪嫌疑人持刀斧砍杀的综合式战法为例。

1.民警站位

(1)根据催泪喷射器防护性弱、盾牌的防护性强的特点,现场处置民警采用结合式战法的掩护队形,位于犯罪嫌疑人的正面或后(侧)位;根据长棍攻击距离远、安全防护距离大的特点,手持长棍的民警位于犯罪嫌疑人的后(侧)位,形成分离式的处置队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压制。

(2)手持催泪喷射器民警(位于持盾民警的右后侧)与持盾民警组成结合式队形,位于犯罪嫌疑人的正面,手持长棍民警位于犯罪嫌疑人右前方(持盾民警的左侧)与持盾牌民警保持一至二米的距离,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效压制。

2.处置行动

(1)位于犯罪嫌疑人正面的手持盾牌民警采用语言控制和盾牌佯攻等方式吸引犯罪嫌疑人的注意力,手持催泪喷射器民警位于持盾牌民警侧面,伺机向犯罪嫌疑人面部进行喷射,手持盾牌民警以撞击、戳击等动作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突然袭击, 直至有效控制。 手持催泪喷射器民警寻找时机进行喷射或辅助进行控制。 手持长棍民警处于犯罪嫌疑人视线内时以佯攻吸引为主, 处于犯罪嫌疑人盲区内时实施击打,并合力进行有效控制。

(2)手持盾牌民警在对自身和手持催泪喷射器民警的防护同时应注意对持长棍民警的协防, 手持长棍民警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寻找战机,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击打, 手持催泪喷射器民警伺机对犯罪嫌疑人面部进行喷射, 最大限度地降低犯罪嫌疑人的危害性。 手持盾牌民警也可以伺机持盾进行有效攻击,与处置民警合力进行有效控制。

3.战法提示

(1)警情处置中的综合式战法运用是将结合式战法和分离式战法的有机融合, 要充分注重结合式战法和分离式战法的优势互补, 将结合式战法和分离式战法的优势在处置行动中发挥其作用。

(2)处置民警要清楚自己携带的盾牌、长棍、催泪喷射器等装备的性能,要充分发挥攻防作用,同时现场处置民警根据现场的情况,相互间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发挥最大的战斗效能。

四、结语

公安机关每一起警情处置都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让人民群众从公安机关处置每一起警情的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探索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战法实战运用, 是公安机关在接处警中警情处置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在警情处置中要遵循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做到“三快”,即“快出警、快处置、快恢复”,快速调解各类治安纠纷,快速处置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时也能体现基层一线民警依法规范安全高效警情处置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接处警警情处置的执法效能。

猜你喜欢
分离式战法盾牌
基于分离式热管构成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传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隐形的盾牌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浅谈热源厂封闭式煤库挡煤墙结构设计
多功能盾牌的研究现状浅析
荒漠戈壁地区高速公路交叉口类型适用性的分析与探究
“分离式”起跑器的设计与制作
自相矛盾新传
盾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