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中药制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12-26 17:21吕华伟童胜强颜继忠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药学制药应用型

吕华伟 童胜强 颜继忠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尽管我国已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中药学专业,致力于中药创新人才的培养,但高水平应用型的中药创新人才目前仍然非常匮乏,因此对中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

1 我国中药学专业建设的基本现状

自“1952 年院系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先后设立25 所中医药院校,逐步建立了中药学专业,为我国中药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中药学、化学,其理科背景浓厚,并要求具有一定的中医学背景,因此,该专业大多开办在中医药大学或药科大学,其办学模式主要是沿用医药学专业的模式,主要面向中药化学成分、中药新药研发和复方中药研究。1999 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许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和农业大学也陆续开办了该专业。目前我国开设中药学及中药学类本科及以上专业的高校已有108 所[2],随着非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的综合性大学也凭借学科、人才和地缘等复合优势,开展了丰富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拓展了中药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3~5]。

2 我校中药学专业构建多元培养模式的探索

根据“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精神,我校中药学专业结合工科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中药制药工程为主的优势和主导作用,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制药企业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改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

2.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面向企业需求,从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以及科学管理的要求。在我校工科特色背景下,中药学的课程设置涵盖了中医药学、工程学、药学和化学等内容,构建以中药学为主,中药制药为特色的中药学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工程学意识的培养,如在不同学年设置了《化工原理》《中药分离工程》《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等一系列与制药工程关系密切的课程。另外根据课程或教学需要,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以“课堂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设置了“中药学+工商管理一体化”双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7],如设置了《药事管理学》《医药专业法》《医药市场营销》等辅修课程,将不同学科课程有机组合在一起,避免了双学位或辅修学习中专业之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学生所学仅仅是学科课程简单叠加的弊端,能更有效的发挥出专业学科之间的融通优势。双专业的培养方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渠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同时也深受学生欢迎。

2.2 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学生实践训练

2.2.1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兴趣的重要途径 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中药学各主干课程的配套实验:如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化学实验、中药药剂学实验、中药分析学实验等。②专业综合实验以多学科融合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对各主干课程知识的综合分析、逻辑思辨和团队协作能力。③专业设计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研思维和主动创新的能力。教师确定的实验对象和目标,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器材准备和方案实施,指导教师对指导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对实验结果点评和分析。通过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2.2.2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 我校中药学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安排有中药采集实习、认识实习和生成实习等。①中药采集实习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课程之一。中药采集实习充分利用杭州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与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由经验丰富的植物专家带领学生进行中药采集实习。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植物、药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是国家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为学生采集实习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优势。②积极探索适合中药学专业的“产学研”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实践基地是前提保障,学院积极建设自主实践基地和校外联合实践基地。目前已自主建立了中药提取中试车间服务于本科实践教学,中药学专业学生有机会对实际生产单元进行模拟操作。同时先后与多家省内知名中药企业建立了联合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其次,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设置在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主要以企业参观形式为主,包括中药提取车间,GMP车间,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车间,同时配有专业的讲解人员。让学生对制药设备、操作单元及制药流程有感性认识。在相关专业课程结束后,设置了暑期短学期实践计划,学生前往实践基地进行为期4 周的实践活动,实践基地委派专业的生产或技术人员,以“师带徒”的模式进行见习、实训和实习,并注重后期毕业论文的相关性。最后,形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系统实践链。毕业论文题目选自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实现校企资源互补,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从而实现“产学研”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8]。

2.3 重视中药制药人才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人才素质能力培养

2.3.1 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度,建课内外协同的“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 我校中药学专业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并采取综合导师制,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根据“学生-导师”双向选择后确定每位学生的综合导师。综合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创新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以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一体化教育,并给予学生就业指导。学生可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并可根据创新实验成果申报院级、校级的创新实验项目,如“新苗计划”“运河杯”“华海杯”等大学生业余科技竞赛项目,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素质能力。

2.3.2 注重第二课堂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综合实验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并设计多元化的开放实验项目,如教学实验项目、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自选课题项目等供学生选择。开放形式实行阶段性、全天开放或预约开放。在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实验项目选修制。通过实验室开放,使力所能及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实验室资源,积极开展探索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实验室训练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以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优秀的中药制药人才。此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业余科技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如“医药之光”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端午节中药香囊活动,学生医药科技协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中药学专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实践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以及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课内外“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创新实验、社会实践、专业特色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中药学制药应用型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斯里兰卡将在汉班托塔建200英亩的制药区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