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颖教授从冲-任-督论治不孕症学术思想探析

2020-12-26 17:21解伟华葛亚梅潘小红田丽颖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胞宫任脉命门

解伟华 王 鹏 葛亚梅 潘小红 田丽颖

田丽颖教授为安徽省针灸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安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于不孕症的治疗,田教授认为宜补其不足,针药并用,并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从冲-任-督脉论治,总结出调冲任法并联合督灸治疗不孕症的学术观点。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对其学术观点整理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双方同居1年时间以上,未进行任何避孕措施不能生育,且由女性造成的因素称为不孕症。不孕症日益成为困扰整个医学界的难题[1~3]。据WHO报道,不孕症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5%,而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约10%[4]。影响不孕的因素并非孤立,与男女双方均有关系,其中女性因素约占34%,男性因素占14%[5]。

不孕症,中医古称为“全不产”,历代医家均重视对不孕的研究。随着日益上升的发病率,给越来越多的家庭造成一定的困扰,积极发挥中医学在其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田教授主张从冲-任-督轴进行调治,灸药并施,除了注重内服中药之外,更应重视灸法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调补冲任,通煦督阳的观点。

1 冲脉、任脉和督脉的生理功能

1.1 冲为血海,为月信之始 《素问·上古天真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脉盛衰决定女子月经正常与否。《医学入门·奇经主病》:“其冲任二经是妇人乳血月侯之所出”,冲脉是月经发生周期时重要的主导,只有当冲脉天癸精血充盛,女性月经才能通调无虞,胞宫得以充养,为孕育子嗣提供必要条件,若冲脉气血亏衰或郁滞不畅,即血海不足,血行不畅,充养不足,诸血不和,则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病。

1.2 任脉为阴阳总纲,妊养胞宫 《十四经发挥·十四经脉气所发》所言“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又云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络,迥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曰阳脉之海。”说明督脉具有总督、统领一身之阳气的作用。由于在经络循行上与人之足三阳和阳维脉存在多次交会,加强了与诸阳经之间的联系,调节全身阳经气血,故而称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循于人体的前正中线,与人之足三阴经和阴维脉联系密切,加强了与诸阴经之间的联系。《古今医统大全·卷六》:“谓任脉为阴脉之海者,以其总诸阴脉之会也,故曰阴脉之海。”《灵枢集注·本输·卷一》曰:“任督二脉,并由于肾,主通先天之阴阳”。任督二脉为人身阴阳之总纲,通先天之元阴元阳。田教授认为,督脉携先天之元阳之气,并于诸阳经,温煦全身,任脉通元阴之气,渗注充养胞宫。同时,任脉与女子的月经和妊娠关系密切,并认为女子天癸之所主即在于任脉[6~7]。田教授指出,天癸是男女生育的基础,其本质当属精血,秉受于元阴之气,任主阴脉,通于元阴,只有任脉调畅,经脉通利,天癸充盛,女子月经才能正常通行,阴阳交合,乃能有子。

2 通调冲任,联合督灸,温肾助阳

2.1 冲-任-督隶于肝肾是生理基础 “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之间。任由会阴而行于腹,督由会阴而行于背,冲由会阴出并少阴而散于胸中。”(《类经·九卷·经络类·任冲督脉为病》)冲、任、督三脉起源相同,故有一源三岐之说。三脉起源于下焦,冲为血海,肝主藏血,冲脉生理机能的正常与否与肝之功能密切,肝肾同源,肾精与肝相互为用,任主阴精,督通于肾,三脉隶于肝肾,生理上互为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田教授认为冲为携诸经之血,能下注胞宫,任为阴脉之海,与督脉通于肾,真精得充,三脉经气盛实则胞宫血充气盛,犹肥沃之良田,乃能孕嗣。

2.2 通调冲任,灌注温养滋养胞宫 冲、任、督三脉隶于肝肾,肝血得藏,冲有所主,肾精充盛,任脉才能发挥其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临床上对于不孕症,田教授主张通调冲任,除了临床上对症下药之外,还应充分发挥灸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施灸时,宜取陈艾,因其性敦厚,温养之力较盛,能较好地起到刺激经络的作用。冲任虚衰会导致月经不调,胞宫虚寒,无法得到充养,因此要通过灸法之温热之力,温煦冲、任二脉,同时联合灸督脉,以壮阳经,各阳经经气充盛,有所温煦,才能更好地发挥调节气血,渗灌机体的作用。

3 治 疗

3.1 肾气虚证 该症主要以女性婚后长久未受孕,月经紊乱,常常推迟或出现经闭等情况,且月经量时多时少,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双尺脉沉细[5]。田教授认为,肾气匮乏,先天不足,缺乏鼓动之力,天癸藏于肾,受肾气推行而至,今肾气不足,天癸不至或致天癸推行时多时少,导致冲任虚衰,月经紊乱,难以摄精以成孕。肾气虚衰,动气不足,犹如釜底无薪,水谷精微难以腐熟,后天气血化源不足,冲为血海,濡养十二经脉,今气虚血少,十二经脉失于充养,胞宫不固,而致不孕。腰为肾之府,肾气不足,失于固养,虚则腰膝酸软。神疲、小便清长诸症,皆属于气虚之状。田教授认为,对于肾气虚之不孕症,宜补益肾气,通调冲任。除了在运用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芎、熟地、菟丝子、鹿角霜等补肾之品外,还应采用灸法,温养冲、任,宜选用肾俞、志室、命门、关元、气海、中极、诸穴以灸之。肾俞、志室属足太阳膀胱经,诸虚劳羸瘦、腰膝酸软;命门为督脉腧穴,壮肾中动气;关元、气海、中极属任脉,主脏虚气惫,真气不足,月事不调,绝嗣不生,胞门闭塞;借助于艾灸温养刺激之力,共奏补肾益气,调养冲任,固护胞宫之用,多有良效。

3.2 肾阳虚证 该症以婚后久不孕,月经推迟或闭经,且月经血色暗淡,性欲低下,小腹冷痛,带下较多且质地清稀。或者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唇周、眼眶暗淡等症状为见[5]。田教授认为,此属肾阳虚衰之症,肾阳亏虚,命门之火失于温煦,督为阳脉之海,今肾阳不足,一身之阳衰弱,形体寒冷,胞宫寒冷,寒凉之地,毛草不生,而致不孕。阳虚天癸难至,冲任失于充养,而致月经量少,甚或经闭。《圣济总录》:“妇人所以无子,由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故宜温肾暖宫,温养冲、任、督脉。以右归丸为底,温补命门之火,再以灸之力,灸肾俞、太溪、关元、命门、神庭、照海诸穴[8~9]。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者,一身之藩篱,藩篱固,则阳气得以固护;太溪、照海属足少阴肾之输穴、原穴,可引胃气出阳道,主妇女经逆、肾阳不足之寒象;关元属任脉,主积冷虚乏,妇人带下;命门、神庭通于督脉,肾阳不振田教授常用此二穴。

3.3 肾阴虚证 此症以婚久不孕,月经提前,且血色较为鲜红,形体消瘦,五心潮热,腰膝酸软,脑转耳鸣,心悸,失眠多梦,目赤干涩等症状为主[5]。《黄帝内经太素》:“天癸,精气也。”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极精微物质,藏于肾,从其属性而言,精属阴。今肾阴亏虚,煎熬津液,虚火上灼,目赤干涩,五心潮热,月经血色鲜红。阴虚日久,势必累及肾精,天癸不足,孕嗣条件缺失。治以滋养肾精,固护胞宫。临床上田教授常以左归丸为底方,灸以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大赫。肝肾同源,灸肝肾二俞旨在调养精血,滋补真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是肝、肾、脾三经的交会穴,可调补肝肾气血,疏通经络;太溪属足少阴肾之原穴、输穴,有滋阴益肾之功,大赫主虚劳失精,与太溪共奏补益肾精之效;《子午流注·说难》:“太冲乃足厥阴肝所注之俞穴,肝藏血,女子太冲脉盛,则月事以下,太冲又为九针十二原之原穴,五脏禀受六腑水谷气味精华之冲惧,故曰太冲。”灸之以太冲,调补以冲、任,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

4 小 结

冲、任、督三脉一源三岐,皆起于胞宫,隶于肝肾,司渗灌运行人身精气血之用。对于不孕症的治疗除了内服中药调养冲任之外,还应积极施灸,借助灸之温养之力,刺激穴位,振奋冲、任之经气,精血方能得充,渗灌有权,胞宫才能孕育子嗣。

猜你喜欢
胞宫任脉命门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月经少、痛经严重就是宫寒?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暖宫才是最好的美容方
拍打臀部防妇科病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