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节选(二):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介入治疗策略

2020-12-27 06:56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负压专用血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所有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结合各自情况制定疫情时期急救快速反应的工作预案。疫情严重区域患者的介入手术治疗决策具体如下:

1 手术条件

对于疑似/确诊COVID-19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若需行急诊手术,手术条件包括:(1)符合下述急症之一;(2)所在医院为COVID-19定点医院;(3)在具备负压及严格消毒的导管室(手术室)中施术;(4)采取三级防护;(5)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针对疫情非严重区域暂不能排除COVID-19的患者,手术条件包括:(1)符合下述急症之一;(2)取得医院COVID-19专家组或上级医疗行政部门同意;(3)在具备单独专用并能进行标准消毒操作的符合感染控制标准的导管室(手术间)施术,必须关闭中央空调(包括层流与通风);(4)采取二级或三级防护。

需行急诊介入手术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包括:(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2)危及生命的极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且需紧急血运重建者;(3)Stanford A型或复杂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4)合并晕厥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过缓性心律失常且需紧急植入临时(尽量床旁实施)或永久心脏起搏器者;(5)常规静脉溶栓药物剂量致脑出血风险高且需经导管行肺动脉内低剂量溶栓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肺栓塞患者。

2 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院内转运

对COVID-19定点医院收治的疑似/确诊COVID-19患者进行转运时,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预先设置路线,做好防护,采取专用转运电梯,尽量减少院内转运过程中滞留,简化科室间的衔接流程,避免不同科室间频繁转运,将交叉传染风险降至最低。

3 介入导管室防护

如果疑似/确诊COVID-19患者需行紧急心血管介入治疗,应立即启动有关导管室应对COVID-19或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预案,分别从患者、施术人员、环境、消毒灭菌、急救物品及器械耗材等多方面落实术前准备和综合管理。介入手术应在负压或专用隔离导管室完成,并依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有关规定,全流程采取严格隔离防护措施。术后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对介入手术室进行终末消毒。对暂不能排除COVID-19的患者介入术后,一定遵循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清洁消毒技术规范。感染手术间消毒处理完毕须与院内感染部门联系,确认合格后方可再次使用。

4 围术期管理

COVID-19确诊患者术后应转入疫情期间专用的负压综合ICU继续治疗。COVID-19疑似患者应置于单间隔离病房,做好疑似感染标本留取及管理工作,尽快明确诊断。疑似/确诊COVID-19患者围术期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1)COVID-19相关的监测与处理;(2)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监测与处理。

(来源:http://rs.yiigle.com/CN112148202003/1186648.htm)

猜你喜欢
负压专用血流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灵动驾驭 邓禄普豪华SUV专用轮胎SP SPORT MAXX 050+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