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7 16:42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465500邱亚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凝血酶生长抑素肝硬化

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465500)邱亚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选择标准总计纳入40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9,平均年龄(44.6±5.2)岁,病程(6.6±3.8)年,Child分级A级7例,B级8例,C级5例;观察组内男女比例为10∶10,平均年龄(45.5±6.0)岁,病程(5.9±2.4)年,Child分级A级8例,B级9例,C级3例;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基础变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操作与相关内容均经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明确诊断;非生命垂危患者;对本研究中相关诊疗措施能够接受。排除标准:存在治疗上的相关禁忌症;既往存在胃溃疡或食管血管病变;精神及意识状态异常;感染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完善相关检查,评估失血量及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深圳市瀚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465)0.3mg静脉推注,之后继续采用微泵持续治疗(0.25mg/小时,5mg生长抑素稀释于48ml生理盐水中);观察组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联合凝血酶(江西赣南海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6021559)治疗,静脉注射,每日2次,每次500u。

1.3 疗效评价 连续治疗3天后进行组间的评价:①整体的临床疗效,分为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无上消化道出血及黑便,实验室检查趋于正常;有效∶生命体征平稳,无呕血,少量黑便或实验室检查血色素水平仍低下;无效∶仍存在活动性出血,患者生命体征仍波动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异常。②并发症统计,包括腹痛、胸闷、口干等;③诊疗体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4个等级。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组间比较使用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整体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0%vs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

2.2 并发症统计分析 整体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30.0%vs15.0%(P=0.044),经有效的治疗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最终均明显缓解。

2.3 诊疗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内4例患者评价为“一般”,1例评价为“不满意”,因此整体满意度为75.0%,显著低于观察组(P=0.033)。

3 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影响因素作用下可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由于肝脏功能障碍,凝血机制可能受到影响[1],因此对此类患者应作为抢救治疗的重点对象。生长抑素主要作用是抑制垂体生长激素(GH)的基础分泌,也抑制腺垂体对多种刺激所引起的GH分泌反应,静脉注射的生长抑素可以显著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侧枝循环的血流和压力,减少肝脏血流量,从而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凝血酶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过程,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从而达到速效止血的目的[2]。本研究中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结果显示出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增强,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整体的依从性与耐受性均良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相比,联合凝血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整体诊疗体验,值得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凝血酶生长抑素肝硬化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