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12-28 00:02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1崔新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椎旁椎弓入路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1)崔新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97例(2016年3月~2018年4月),按治疗方案分组,试验组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8.63±7.61)岁。参照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9.18±7.82)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经临床证实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晓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骨折患者;对本研究手术存在禁忌患者;精神或行为存在严重异常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麻醉处理后,分离椎旁肌,使病椎上关节突下缘显露,植入椎弓根钉及连接杆;实施后外侧植骨,留置引流管。试验组采取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麻醉处理后,于椎旁肌间隙取切口,X线片检查明确病椎,剪开腰背筋膜,使多裂肌、长肌间隙显露,植入椎弓根钉;置入连接棒,用穿刺套管当作植骨通路,实施椎体内植骨,打入螺钉,锁紧,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围术期情况;治疗前后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得分越低程度越轻。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试验组术后引流量(5 6.1 9±1 0.3 8)m l、术中失血量(1 7 5.0 4±1 9.3 1)m l较参照组(116.71±21.53)ml、(308.82±41.59)ml少,手术用时(93.24±3.46)min较参照组(99.31±5.67)min短(P<0.05)。

2.2 VAS评分 试验组治疗前VAS评分(6.63±1.91)分与参照组(6.52±1.84)分差异不明显(t=0.234,P=0.831),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2.28±0.32)分较参照组(2.74±0.40)分低(t=4.657,P<0.001)。

3 讨论

从椎旁肌间隙入路不仅创伤小,且术后腰背部疼痛较轻,对椎旁肌损伤较小。本研究将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发挥如下优势:①能有效避免传统入路方式需大范围暴露关节突,而造成腰神经损伤及术后多裂肌失神经萎缩。②腰背筋膜缝合后,肌肉排列紧密,且肌间隙能有效封闭,可避免留下死腔,减少术后切口渗血及引流量。③当置入椎弓根钉时,仅需以拉钩缓慢牵拉相应部位最长肌、多裂肌,使相应关节突充分显露,继而有效避免使用自动牵开器,而造成局部血运阻断损伤及肌肉长时间挤压。④可明显缩短术中肌肉牵拉时间,减少肌肉组织缺血时间,从而有效避免采取传统入路方式由于牵拉时间过长,而造成椎旁肌细胞水肿及肌肉细胞不可逆性损伤。⑤术中无需分离重要肌肉,故可减少肌肉损伤,最大程度保留肌肉功能。⑥手术操作均于肌间隙进行,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当术后肌肉复原后可立即实施压迫止血,继而有效避免局部血肿形成。文献表明,胸腰椎骨折患者于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生物力学作用更加稳定,临床效果更佳[1]。本研究可知,试验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较参照组少,手术用时较参照组短(P<0.05)。可见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另从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可见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能缓解疼痛。原因在于:联合治疗能降低内固定系统悬挂效应,促进病椎复位,增加稳定性,有效防止病椎矫正度丢失,减少后凸畸形形成,降低断钉的发生率,为骨折愈合提供更好的条件,且对正常椎间盘牵张作用明显减小,有效避免因椎间盘损伤而加剧腰腿疼痛;能结合病椎特点进行椎弓根钉固定,不仅能提高椎体骨容量,亦能防止椎体高度再丢失,利于腰背肌早期锻炼[2]。

综上,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缓解疼痛。

猜你喜欢
椎旁椎弓入路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肌骨超声评估支具干预对Rigo E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软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基于IDEAL-IQ序列MR纹理分析评价慢性腰痛患者椎旁脂肪浸润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全麻复合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