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助产联合系统化宣教对初产妇分娩控制感及疼痛的影响

2020-12-28 17:38天津市泰达医院300450王亚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助产系统化体位

天津市泰达医院(300450)王亚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72例,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29.2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护理及产前宣教,试验组则实施自由体位助产,并在产前进行系统化宣教,具体方法如下:①产前系统化地采用视频播放、发放宣传材料、一对一演示等方式指导产妇学习产前体操、拉玛泽呼吸法及神经肌肉控制技巧等,要求产妇学会产程中的疼痛、呼吸、活动等方式。②产妇宫口开至3指进入产房待产后,可嘱其自由活动,鼓励其在宫缩间歇期进食高热量食物,以便保持体力待产。帮助产妇按摩腰骶部,以缓解酸痛和不适。③产妇宫口开全后,不要求产妇采用传统仰卧位分娩,可根据产妇自身意愿和舒适选取如坐位、蹲位、直立位、侧卧位、俯卧位等自由体位,并可根据临床需求和个体感受而变换体位,以避免单调固定的姿势而产生的疲劳感。

1.3 观察指标 采用分娩控制量表(LAS)及疼痛评分量表分别在分娩结束后对两组产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分娩控制感和产痛程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1.3.1 分娩控制感 采用分娩控制量表(Labour Agentry Scale,LAS),共29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总分29~203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被测试产妇在分娩中的负性情绪越少,控制感越好。

1.3.2 疼痛 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以0~10分分别代表完全无痛至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得分越高,则说明被测试者的疼痛程度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全部数据后输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两组产妇产程中疼痛评分及分娩控制感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产妇在接受自由体位助产结合系统化宣教后的分娩控制感(143.52±12.7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105.18±12.90)分(P<0.05);试验组产妇产中疼痛评分(6.21±1.5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02±1.63)分(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3 讨论

传统仰卧分娩体位在方便助产人员观察和监护产程、宫缩的同时,也对产妇腹主动脉造成了一定的压迫,可能导致胎盘血液循环功能障碍,且使得骨盆可塑性受到限制,增加了胎儿下降的阻力,增加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进而致使产力下降,减少了胎儿下降对宫颈管的压迫,宫颈不能得到有效的扩张[1],从而导致产程的延长。自由体位助产通过协助产妇自行选择坐位、蹲位、跪位、侧卧位、直立位等体位,在变化体位过程中转移了产妇对疼痛和不适的注意力,减少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疲劳感。且有研究表明[2]:直立位可明显缓解分娩疼痛,控制胎儿下降速度,预防和减少分娩过程中发生的分娩损伤。坐位、蹲位等姿势可扩大骨盆空间,缩短产程。常规产前宣教因产妇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不同,产妇对知识的接受度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产妇对产程中呼吸、疼痛、体位等的调节和控制缺乏相关知识。系统化产前宣教通过视频播放、发放宣传资料及一对一演示等方式,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掌握了产程中呼吸、肌肉、神经控制的技巧,增强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减轻了其心理压力,有效缓解了产中疼痛感,从而有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助产,并在产前进行系统化宣教,可有效增强产妇产程中的分娩控制感,缓解产中疼痛,提高护理质量,然而两组护理及宣教方式对新生儿健康几乎不造成影响。

猜你喜欢
助产系统化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