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0-12-28 17:38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476400沈明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脑血管品管圈神经功能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476400)沈明娟

脑血管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神经计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采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较好效果,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的优点,但是其并发症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1]。因此,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现就医院收治的76例进行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效果做以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进行神经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3.18±4.4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3.23±4.4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所有研究对象经影像学手段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所有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手术,排除不同意进行研究、合并有血液障碍疾病的患者。研究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①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②制定品管圈护理方案,针对医患之间沟通、患者严重心理负担及术后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和康复训练等小组成员内部讨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③实施护理,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行动(A)实施护理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问题及时改正,确保方案完整进行,术前注重强化健康教育,术中注意对清醒状态患者心理安慰,术后严格关注患者的体征。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E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值越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好。观察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其中计数资料率(%)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ES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SS评分比较(60.38±5.72)vs(60.44±5.68),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ESS评分(73.84±6.79)高于研究组(70.16±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11%(35/38)高于对照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介入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脑静脉畸形、脑动脉卸载、颅内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的新兴手段,同时应用在脑与脊柱肿瘤方面治疗均有较为理想效果,但是其作为有创术式,患者出现一定排斥心理,不利于手术预后[2]。因此,患者对于护理要求更高,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品管圈全称品质管理圈,主要是指为了解决问题自发形成小团体,团员之间分工合作,解决关键性问题,达到目的,将品管圈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化被动护理为主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4]。将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更佳,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品管圈护理模式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促进护理人员发现问题,积极提出解决措施,在围手术期积极实施护理措施,术前注意强化健康教育,术中注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科学化、全面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升整体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使得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脑血管品管圈神经功能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