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2020-12-28 17:38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55000王晓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共情导向支架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55000)王晓云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改善血管狭窄、堵塞,但术后仍需长期治疗,研究指出,给予患者术后科学的护理指导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1]。常规护理中普遍关注自我护理能力,而忽视患者心理与情感,患者希望水平较低,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通过对患者情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自闭心理,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134例我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旨在分析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对术后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134例我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分为两组,各67例。观察组男38例,女29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3.27±5.42)岁;对照组男36例,女31例,年龄53~73岁,平均年龄(62.58±5.13)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均确认植入动脉支架;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心绞痛、肺炎;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健康教育、药物管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共情理念为导向的护理策略。①心理评估:由医护人员成立专业护理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学习从患者角度审视问题;此外对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家庭情况、收入情况、个人性格等。②心理干预:通过访谈、讲座、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情况及治疗方法;引导患者于医护人员角度去认识疾病,并邀请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讲解心得体会。③家属干预:通过面谈方式告知家属术后患者心理情绪对病情复发的影响;为患者制定科学运动方案,包括保健操、太极拳、步行等,运动时间>1h/d:热身运动及放松运动5~10min、有氧运动30~45min,3~5次/周,指导家属陪同练习。④生活干预:定时进行回访,为患者制造沟通娱乐的环境,并陪同进行,加强医患关系,激发与患者情感共鸣;低收入患者以约谈方式告知术后护理中注意事项及其对预防疾病反复的影响。两组均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希望水平,共12题目,评分标准为1~4分/题,分值12~48分,分值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H H I评分为(31.14±3.85)分,对照组HHI评分为(30.76±4.63)分;干预后观察组HHI评分为(38.67±5.73)分,对照组HHI评分为(34.26±4.18)分。干预前两组HH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H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术后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希望水平较低,影响生活质量,而给予患者及时心理疏导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2]。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从患者心理及情感入手,通过个人认知储备干预患者心理,促进情感共鸣,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对疾病康复的渴望,进而提升患者康复信心。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通过心理干预,能帮助重新认识疾病,降低固有认知偏差,减轻心理压力,进而促进情感共鸣,改变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对家属行为干预,能让家属认识病人心理,促进家属与患者情感交流,进而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个人负担;此外加强运动,能缓解血液粘稠,促进冠脉循环,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可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希望水平。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采用共情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可提高希望水平。

猜你喜欢
共情导向支架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偏向”不是好导向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