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阅读之唐代边塞诗

2020-12-28 02:00李慧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边塞诗群文古诗词

李慧

一直以来,古诗词分篇教学是语文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侧重字斟句酌,不利于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感悟与体验。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理念——群文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组同属一个内容主题和训练主题的群文阅读,既能达到训练考题的目的,又能在内容主题上有所积累,能提高思想认识,且对读写都有益处,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边塞诗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构建学生古诗词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数是描写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表达诗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读来格调高亢,激励人心。唐代是边塞诗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的标题中往往有“行”“軍”“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如王昌龄《从军行》《出塞》,李贺《雁门太守行》,王维《使至塞上》等。边塞诗教学可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构建古诗词知识体系,实现单篇阅读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鉴赏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同类题材或同类型文本阅读中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对同类事物的认识,提高阅读思辨能力。例如边塞诗常见的意象有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封杀等),如“黄沙百战穿金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如“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⑤凄苦哀怨的厌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如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如卢纶《塞下曲(其四)》“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三、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果将群文阅读简单地理解为“分类阅读+学习文章+阅读篇数”,则完全失去意义。在有限的时间内,群文阅读要做到有效高效,就要抓住重点。边塞诗的常用技巧需要掌握: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夸张手法,再如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了对比手法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

如果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像单篇教学一样,把知识嚼细后再喂给学生,难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误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适当地放手。学习前可先布置预习,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不理解的部分留待课上交流。边塞诗的答题步骤:①关注意象,体会意境,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②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③通过分析表现手法来分析表达效果和主题情感。如分析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先分析“貂锦”在这里是借代手法,代指精锐部队。然后分析直接抒情的句子“可怜屋顶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现实与梦境截然不同,“可怜”“犹是”以特别伤惨和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阵亡战士的哀伤和悼念,为后方闺中人不知实情依然梦里与爱人相会的令人痛彻心扉的伤怀,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恰巧能够帮助教师完成这一任务。在群文阅读中,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了拓展,其能够自主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发散性思维,从而有效提升语文素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领会、理解、运用,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技能。运用群文阅读,可以对不同边塞诗的主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同一诗人不同边塞诗进行分析,亦可以对不同边塞诗人的语言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主动思维过程,达到评价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群文阅读教学势必在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猜你喜欢
边塞诗群文古诗词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