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时空观念的构建及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探究

2020-12-28 02:15王代春子
考试周刊 2020年101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新高考

摘 要: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定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是学科本质的体现,是不容忽视的历史学科基础素养。《高考评价体系》更是将“学科素养”列入“四层”的考查内容。文章通过对山东省2020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中时空观素养考查进行逐级测评以及对课堂教学运用的探索,力图探讨新高考背景下时空观念的考查方向和趋势,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时空观念;逐级测评;教学范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其中时空观念是学科本质的体现,是重要的历史学科基础素养。同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科素养为依据,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了划分,制定了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是连接核心素养与考试、评价的桥梁,对历史教学、评价及命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 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划分

2017年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时空观念素养是这样解读的,“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历史和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它的时序性。下表列出了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表现,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衡量学生的时空素养水平提供了对照的标准。

综合来看,水平1是对时空观念有了初步认识,考查了时空观念的基础知识;水平2要求对时空要素进行描述,考查时空的关联性;水平3要求运用时空术语对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考查时空的阶段特征;水平4对于探究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实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释,要运用时空观独立分析问题。水平3和水平4的表现程度属于较高层次,要通过等级性考试加以检测。

二、 运用水平层次分析山东省2020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

(一)时空观素养的考查统计表

试卷对时空观念进行了重点的考查,每道题或隐或显以时空为切入,文章选择其中对时空观念进行直接考查的若干题目进行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表格内容是笔者个人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如有不当,恳请指正。

(二)时空观素养的逐级测评

1. 时空描述

第2题: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 强化了经济控制

C. 开通了丝路贸易

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本题是在特定时空变化下对历史现象进行考查。先秦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由“鱼盐之利”所带来的商业活跃到至西汉中期低谷的变化,结合汉代时代特征以及山东东部地理位置可知由这种变化与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故应选B。A选项中“关中地区”在汉代是指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之内,此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无关,排除A。此题目要先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联系所学合理推知原因,得出答案。其中时空定位是答题的关键。

这类考题需要考生通过题目搜索时空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来深挖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符合时空观念素养第2等级要求:“能够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包括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2. 时空联系

第16题:根据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状况,提取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人口分布信息的密集情况,判断分属年代。其中材料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说明此时政治经济中心仍位于北方。材料二东部人口较密集,且长江下游人口密度最高,说明此时经济重心已发生南移。材料三虽经济重心仍位于黄河流域,但相较材料一,南方人口密度增长,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开发。结合所学每一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得出材料一为汉代,材料二为明代,材料三为唐代。

本题符合时空观念素养第3等级要求:“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3. 时空解释

第19题: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今年高考结束,这道题可以说饱受热议,在新情景之下考查历史对话,非常新颖。本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时空术语对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事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释”,是“时空观念”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第3等级以及第4等级的要求。题目要求以17世纪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设置场景,同学们首先需要了解17世纪英国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可能出现的事件,以此为时空背景设置对话。

三、 课堂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渗透对时空要素的专业表达,利用时间轴、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史事加以描述。以古罗马为例,公元前6世纪末之前,古罗马为奴隶制君主国;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27年为奴隶制贵族共和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公元3世纪确立君主制,后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从此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学生只有在明确罗马阶段分期的背景下才能对罗马法做出客观评价,前期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后期则对封建社会下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加以协调。

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特定时空框架下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争取达到学业质量第3、4水平层次要求。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例,学生除了在特定时空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做出合理的评价之外,教师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政策转变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把握相关史事的联系,培养时空观念素养。当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精心选取史料,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法,同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五大核心素养并非割裂,而应相互配合,共同提升学生思维素养,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李文萱.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杨学为.高考评价体系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5]李思球.聚焦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启示[J].广东教育,2020(9):55-56.

[6]何蓉.从2020年全國Ⅰ卷41题看时空框架下历史解释[J].中学历史教学,2020(8):63-65.

作者简介:

王代春子,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新高考
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