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研究

2020-12-28 07:00刘璞欧阳志红
职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刘璞 欧阳志红

摘 要: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知识单一性中解脱出来,了解自身价值,认识自我能力,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自身综合能力。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文就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技工院校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技工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承担着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方案》要求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其次,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是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课外实践,是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体化、鲜活化,更具有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二、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紧迫性

首先,受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影响,校园和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受到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多重不良思想冲击。学校亟待开展丰富多彩、思想性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占领舆论宣传阵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各种不良风气。

其次,技工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略有不同,其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家庭教育普遍缺失,规矩意识、法律观念淡薄。同时,这些学生有的尚未成年,有的刚刚成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

再次,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较多,效果不佳。一方面,由于教材老化、理论偏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枯燥、空洞、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足,一线教育管理者水平偏低,忙于应付日常管理,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整体效果不佳。

最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较多。一方面,把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课外活动的现象比较突出,对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泛娱乐化情况严重,卡拉OK大赛、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娱乐活动组织开展的频率高;热衷于过洋节日,忽视中国传统节日,或者缺乏好的过传统节日的创意;活动中有低俗化、恶俗化倾向。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对校园文化活动重视不足,對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更不够;一线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偏低,对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三、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旋律

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发挥学校领导的核心作用,营造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良好氛围

技工院校应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校园文化活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对校园文化活动投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必将带动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进而充分激发指导教师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更加注重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学生也必将具有更高的参与积极性。

(三)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增强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年龄较小,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组织能力、领悟能力相对较差,而校园文化活动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又比较多,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组织能力,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对活动精心设计。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正确指导、细致引导,既能正确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充分挖掘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又能使活动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特征、能力、爱好、兴趣等,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在配齐配足人员的同时,提高其学历层次,优化其专业背景,加强其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其职业精神素养。

(四)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规划、全程指导

第一,探索党建带团建、团建带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机制,形成党组织定方向、做规划,团组织做设计、抓落实,学工队伍负责具体实施、全程指导的新模式,严防活动泛娱乐化、低俗恶俗化。

第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和指导。按照“教师引导,学生自愿”的原则,引导帮助学生组建国旗班、篮球队、足球队、合唱队、乐队、舞蹈队、书画社、读书会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三,充分挖掘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结合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进度、课程内容、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分学年、分学期、分月份做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并将其作为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真正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

第四,按照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全面布置,深入挖掘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作为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

第五,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指定教师要全程服务、严格把关、加强引导,既要保证活动按照既定方案和具体设计顺利开展,活动过程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又要发挥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老师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精神,正确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活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探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