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粮食,Go!

2020-12-28 02:39豌豆皮incentheo
科学Fans 2020年11期
关键词:粮库播种面积害虫

豌豆皮 incentheo

任务NPC 粮务官

负责保卫粮仓的粮务官,熟悉粮食的生产、运输、供应等,实干派,非常值得信任。

【粮务官的请求】

搞快点!这里不能没有人把关,那边再叫几个过去跟着。

嗯?你来得正好喵,我们现在非常缺人手。什么,看我有点眼熟?别套近乎,老熟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看到没,这些粮食就是我们要守护的重要物品。从农田到饭桌,一路上我们都要保证它们的安全,稍有不慎,就有人要饿肚子了。当然,每个环节都有不同难度的突发事件,比如遇到害虫、运输及储存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供应链分配不均等,如果不掌握一些粮食结构、储存及运输安全、农产品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知识,是很容易搞砸的。

准备好了吗?接下来,跟本喵前往粮食生产一线,开始挑战吧!

已领取

生产区

任务点 农田

【粮食产出的关键】

除了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你还能说出其他的粮食种类吗?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产,搞清楚我国粮食的结构,以及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科学开垦,合理种植,才能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这里是粮食生产的第一线,别以为种子播撒下去就完事了,要注意的事情还有很多!愣着干吗,记笔记啊。

①耕地红线

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

②结构性过剩

总产能没有过剩,而是有些需求大的产品产能跟不上,有些需求不大的产品产能却相对偏大。我国把耕地的土地质量分为15个等级,1-4等为优等,5-8等为高等,9-12等为中等,13-15等为低等。2017年的耕地平均质量为9.96等,和2016年末相比,耕地面积减少了100万亩。

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灾毁和农业结构调整,也就是道路、城市、林地、草地和荒地的转化;耕地面积的增加则主要是因为土地整治和农业结构调整。

种类

在国际惯例里说到粮食,一般指的是谷物。而在我国,使用“粮食”这个词的时候,它的内涵,除了谷物之外,还包括豆类和薯类。这里的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豆类主要是大豆,薯类则主要是马铃薯(土豆)。

“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就是说稻谷、小麦和玉米都以国内生产为主。从2004年起,我国粮食總产量除2016年比上年减少0.8%,结束了“十二连增”的趋势之外,粮食产量保持着连年增长的势头。预计在2020年,粮食产量可以达到6.7亿吨。

产量

粮食的产量与什么有关呢?

一是播种面积,二是单产量,也就是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

要播种就要有耕地。2017年末,我国的耕地面积总量是20.23亿亩,距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①还有一段距离,但耕地品质普遍不高。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度升高导致作物的种植界限向北移动,我国北方新增了不少耕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新增耕地的总面积约占北方国土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41亿亩,与2018年相比稳中有降,但平均单产量增加到了381千克/亩,因此粮食总产量有所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0千克)。

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虽然连年增长,但却有着“结构性过剩②”的隐忧。稻谷、小麦的产量增加并不多,增产的部分主要来自玉米,而玉米的增产也并不是因为单产量的大量增长,而是播种面积的增加。增加的这部分播种面积,又源于大豆、薯类和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锐减,因此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大豆,而且进口量连年攀升。2019年大豆产量1819万吨,进口8851.1万吨。

同时,大量的粮食特别是玉米的库存造成仓储成本的升高和粮价的下降,这又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压力。因此,我们需要按照实际需求,定期调整全国粮食结构,发展地区优势。

结构

要调整粮食结构,我们就要了解粮食的结构是什么。粮食的结构包括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小麦、水稻供需平衡,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而大豆的供求缺口逐年增大;人们对口粮的要求也从“吃得饱”变成了“吃得好”,有了品质和口味的要求。所以,为了优化粮食的品质结构,就要调减非优势区的玉米播种面积。我国的稻谷、小麦既有出口,也有进口,这也是为了调剂口粮品种,满足人们对口味的需求。

什么是粮食作物的优势区呢?很简单,不同的农作物对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的需求不同,一些地方适合短日照的作物生长,如玉米、大豆:一些地方适合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如小麦。在这些优势区又有适合的特色品种,可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要。发扬地区优势和特色,发展优质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是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为了弥补大豆的供求缺口,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计划同时“扩面、增产、提质、绿色”,在2020年把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到1.4亿亩,2022年增加到1.5亿亩,达到21世纪最高水平。

天气虫害

粮食作物的生长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也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据估计,受灾概率超过30%的地区在全国平均概率达到了64%,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不到两年就会有某地发生一次受灾概率超过30%的灾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怎么解决?一是开源,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增加引水和储水量;二是节流,提高灌溉技术,科学灌溉。同时,抗干旱、抗盐碱的新作物品种也不断开发,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也能保证产量。

另外,我国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就有1700多种。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的粮食作物,面临不同的病虫害风险。而在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防范的病虫害也不一样。比如今年,水稻面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瘟病的威胁;小麦则要防范赤霉病、条锈病和蚜虫;玉米要防范玉米螟和大斑病,同时,草地贪夜蛾也会给玉米带来减产风险。通过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防治,容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残留的农药也会降低农产品品质,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我们提倡绿色防控技术,如研究害虫的致害机制和流行规律,用预防代替控制,发展抗病虫品种,研发“绿色农药”等。

播种!

为了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考虑到尽量弥补大豆的供求缺口,同时发挥地区优势,你准备怎么安排作物播种?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作物,涂抹相应地区。你的理由是什么?

LINK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有其优势区,玉米的优势区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小麦的优势区在黄淮海地区,水稻的优势区在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大豆的优势区则在东北北部和黄淮海南部。

①稻飞虱②稻纵郑叶螟③二化螟④贪夜蛾

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Loading任务进度条20%

储备区

任务点 粮仓

任务内容 【粮食的运输与储存】

到了收获季节,我们从田地里收割了饱满的麦穗、谷穗、玉米,这些粮食脱粒晒干之后还不能凭空送到各家各户的米缸里,而是要经过复杂的运输、存储、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那么,粮食运输与存储的大致流程是怎样的呢?粮库的安全应该怎么保证?跟本喵去粮库瞧瞧吧!

打包运输

每年的粮食收割后,农户会将粗加工后的原粮出售给具有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收购站,这些收购站会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价格以保证农民权益。随后按照需求,部分粮食则运往粮库进行相对长期的保存,部分粮食送往加工厂加工成成品粮或者其他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粮食一般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路来运输。什么,你说飞机?那个太贵了实在不划算。在实际情况中选择哪种运输方式要根据货源和目的地的情况和运输量来选择。例如,小批量的粮食从收购站运到中转站,一般是省内的短途运输,这种条件下选择公路汽车运输是最合适的。如果是从中转站运到储存粮库之类的长距离跨省运输,那么选择成本更低的铁路运输较为合适,到达火车站之后再用汽车进行短途转运。这一方式目前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运输手段。而如果粮食货源地和目的地附近都有港口的话,比如将湖北的粮食运往上海,那么通过水路是最方便省钱的。如果是跨洲的国际运输,例如我国收购巴西产的大豆,显然也只能通过水路来运输了。

仓库

接下来粮食要往哪里运呢?一般来说,我国的粮食是从几个产粮大省,如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四川、湖南、河北等,运往粮食无法自给自足的省份,如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但即使是自产粮食有余量的省份,往往也有大量粮食运入,这属于农产品的调剂。就像是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生产大米,但是南方人也会想吃小麦面粉做的馒头面条。

粮站收购原粮之后运往专用的仓库,就是粮食仓库。粮库负责原粮的接收,以及国家和地方各个级别的粮食储备和调运。由于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我国的粮库都是国家粮食部门统一管理,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粮库中的粮食一般会储存相对较长时间,例如小麦存储期为四至五年,玉米存储期为两至三年。其他粮食生产加工企业也会有相应的粮食存储仓库,但存储期一般较短。

保管

粮库如何保管好我们的粮食呢?首先要使用熏蒸剂熏蒸粮食,杀死害虫,待天气转冷之后进行通风、降温、干燥等处理,這样做是为了防止粮食在存储过程中发霉变质。当粮食中的含水量降到标准之后就可以封闭仓库进行保存了。在保存过程中还要周期性观测粮食温度变化,例如有害虫活动的时候,储粮的温度上升,而发热会促使霉变的发生。即使没有害虫,储粮也要每年用重蒸剂处理。临近存储期时,粮食要及时运出作为陈粮处理,轮换入新的粮食,否则存储的粮食会失去食用价值。所以粮食储存可并不是锁上仓库门就能万事大吉的工作。

啊?你说老鼠偷吃?这是以前,在现代粮食管理中,鼠害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要防治它们可太简单了,在各种捕鼠器、毒饵啥的面前,你以为老鼠会有活路吗?再说,实在不行,不还有“生物防治”——关门放本喵吗?所以,粮食存储中主要存在的敌人其实是害虫和真菌导致的霉变。目前,氮气储粮,即向粮库中充入高浓度氮气,是非常有效的防止虫害与霉变的方法,没有了氧气,害虫和霉菌都能“窒息而亡”。

害虫

简单加工处理的粮食中残存的虫卵

仓库清洁不彻底、密封不严格

引发 玉米象、大谷盗、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等害虫的大肆繁衍

真菌

简单加工处理的粮食中残存的霉菌孢子仓库清洁不彻底、密封不严格

水分 高温

霉菌孢子萌发生长,引起粮食发霉变质 产生能致癌的黄曲霉素,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大丰收!

你规划的每一块区域都获得了丰收,但粮食的生产区和消费区并不重合,你还需要把粮食从主产区运到主销区。记住,想要妥善保存粮食,需要很高的仓储成本。铁路能帮你把粮食运到其他地方,但也要受到路程和路网的限制。如何在尽量降低储存成本和运量的基础上保证粮食供应?你是否还需要调整对播种面积的规划呢?

LINK

不同的粮食能放在一起吗?

不能。不同种类的粮食存储特性不同。如水稻稻谷有谷壳能抵御少量的虫害霉变影响,不耐高温,容易陈化,存储期不宜超过三年。而小麦表皮薄,更容易生虫发霉,能耐高温,在良好的保存条件下能储存四至五年。即使是同一种粮食,收获期的不同也会对存储特性造成影响,例如早稻原粮更干燥但害虫更多,而晚稻原粮更潮湿但虫害更少。所以要根据其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猜你喜欢
粮库播种面积害虫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粮库竣工
粮库里的机器人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