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最好的?

2020-12-28 02:39桑自立
科学Fans 2020年11期
关键词:榨油酵素蜂蜜

桑自立

前段时间,幼童喝现挤羊奶得布病①的新闻让天然食材又上了讨论热门。毕竟在咱普通老百姓的观念里,这天然的东西就是安全的、健康的,是最好的,但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天然的真的就是最好的吗?

天然=安全?未必!

相当多的天然食物,其实并不满足食品安全的概念。啥是食品安全?就是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很多人以为长在自然界中,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干预的食物就是最天然的。但这些所谓的天然食物,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无毒、无害”的标准。举两个简单的小“栗子”:

比如生长在重工业工厂附近的小青菜,每天空气雾霾指数爆表,附近小水沟臭气熏天,即便这小青菜从来不施化肥,也不做任何人工干预,它同样会重金属超标,不满足食品安全的标准。

再比如,深山老林里的小蜜蜂,每天享受着负氧离子与山泉水,它们辛勤酿造出的蜂蜜,看起来是再天然不过的东西了,然而也无法改变其合有肉毒杆菌的事实。这些被称作天然的野蜂蜜,是万万不能给1岁以内的婴幼儿喂食的,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婴幼儿的死亡。

虽然这是两个略显极端的例子,但就足以说明天然食物并不一定就安全。自然界的食物,并不都是只为人类服务的,比如“现挤羊奶导致住院”事件,就是因為“鲜奶”没经过灭菌杀毒处理而导致的悲剧。

①布病

布鲁氏杆菌会引起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危害较大。其传染源主要是患布病的家畜,传播途径主要是牧民或兽医。在肉类加工、挤奶等过程中可通过皮肤黏膜传染,在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的过程中可通过消化道传染。

安全=健康?未必!

那么我们只要吃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物,就可以保持健康了吧?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食品安全,保证的仅仅是某一种食物被人类消化后,不会出现中毒或产生其他有害后果,是食物自带的属性。但健康状态,却是指人体在一个时期内,身体状态的综合表现,这就与某一种食物无关,而是一个人整体生活习惯的综合体现。

比如,坚果是大家公认的健康食物。无论是核桃、腰果,还是巴旦木、松子……这些坚果类食物都可以给身体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如果一个人每天吃500g坚果,反而会造成大量脂肪摄入,导致身体发胖,引发健康隐患。

所以说,即便是安全可靠的食物,也不意味着吃进去就能吃出健康,对安全可靠的食物做好均衡搭配,科学摄入各类安全食物,才能收获一个健康的结果。这层关系归纳出来就是,想吃出健康,首先得吃安全的食物,但吃安全的食物并不一定能吃出健康。

常见的“天然食物”安全陷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坑爹”的“天然、新鲜”食物,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觉得它们是“健康安全”的,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坑爹食物”,给它们排了个序,大家可以看看,在这个食物安全陷阱排行榜上,你曾经中过招吗?

Top4农家小菜园

农家最原始的菜园,不用任何化肥,每日浇灌使用天然泉水,施肥只用茅坑里堆积的粪肥。这样的描述,是不是让你觉得超健康,看着瓜藤上结的翠绿的黄瓜,恨不得立即摘下一根,用袖子一擦就直接开啃?

且慢,在医学领域里,有个名词叫“粪口传播”,专指粪便里的细菌、病毒等通过一系列途径,又进入人体造成疾病传播。而再天然的农家肥,在没有经过灭菌消毒处理前,都是极不安全的存在。这些与粪肥接触过的农作物,食用前必须经过充分的清洗、处理,才能安全食用。因此,即便再天然的菜园,也不要在不清洗彻底的情况下就食用刚采摘的农作物。

Top 3散称天然蜂蜜

蜂蜜,本身是蜜蜂给自己准备的口粮,并且在贮存过程中,会不断蒸发水分。在蜂蜜达到一定浓度时,再对其进行封盖,这时候的蜂蜜才是熟蜜,也是食用起来品质与口感最好的状态。

但如果你到散养蜂农处直接购买蜂蜜,在没有加工厂把关的情况下,很可能买到的是没成熟的水蜜,而这与熟蜜之间的差别,普通人根本难以分辨。且未经生产线检验过的蜂蜜,很可能其抗生素、农药、重金属残留量会超标,在食品安全上无法保证其品质。当然,这还是在购买到的是真蜜的前提下,如果买到的是糖浆勾兑的假蜜,那可就更得不偿失了。

Top 2自制酵素/酿酒

在外购买食品不安全,那家里自己做,总归是新鲜又放心吧?大多数时候确实如此,但如果是自制酵素或酿酒的话,这依然会有巨大的安全健康隐患。

发酵这件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正规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以及器具做严格的消毒处理,只凭“开水烫一烫”,是没法做到完全灭菌的。这是自制发酵类食物的第一个风险因素。其次,发酵的过程必然会产生甲醇,对神经系统有极强的毒性。而家庭自制的环境,基本没有任何能力对甲醇的含量做检测或降低,如果因为一个操作不当,成品的甲醇含量较高,食用后极易出现失明的后果。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明白了自酿酒存在的安全隐患。但自制发酵美食,如泡菜、豆瓣酱、水果酵素等,依然是许多家庭乐此不疲的自制食物,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其制作的环境和工艺,来减少细菌带来的危害。

Top1 自制榨油

有些家庭为了追求纯天然无污染,喜欢在网上购买小型榨油机,然后在家里自己榨油吃,觉得天然又健康。但是,小作坊或家庭为单位榨油,基本上榨出来的都是未精炼的“毛油”,不仅存在保质期短、风味不佳等问题,还容易有合硫化合物及黄曲霉素超标的风险。

而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癌物之一,如果在自己榨油的过程中,混入了霉变的原料,那危害可想而知。

人们对天然的向往,可不仅限于吃的,连用在身上的东西也一味讲究天然材质,但殊不知,不少有毒物质或是过敏原,也同样来自大自然。“趁鲜吃”并不适用于所有食物,纯天然也不能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对健康有益。

猜你喜欢
榨油酵素蜂蜜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蜂蜜”CP
柠檬酵素
蜂蜜哪里去了
土榨油并非越“土”越健康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