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茧自缚与突围挑战
——也谈“征文体”诗歌

2020-12-29 08:47范剑鸣
星星·散文诗 2020年35期
关键词:陈超征文活动征文

范剑鸣

“征文体”是诗人们对诗歌发展负极走向的一种指认,也是诗人们对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警觉。“征文体”之所以能引发社会热议,源于两个层面的触觉反馈:一个是征文活动,一个是征文成体。征文活动日益频繁,成为诗歌传播和写作竞技的重要平台,诗歌在这个空间粉墨登台,究竟是社会适应性的体现,还是实用性的尝试?圈内的不少诗人们一时难以辨析,观之五味杂陈。

当然,“征文体”更多的是对“征文成体”的指认和责疑。征文活动由来已久,在纸媒时代就已然发生,但直到自媒体时代的今天才成为一个热议话题,是由于“征文体”确实有网络助力的成分。众所周知,现在诗歌传播已了无边界,了解征文信息、揣摩主办意图、模仿获奖诗作,已成为便捷之事,自然有一部分“聪明”诗人看出这条捷径。

“征文体”作为一个诗坛新词,我是今年参加一次活动时偶尔听诗人周簌提起。最初入耳不免在脑子里短暂逗留了一下,稍加思索觉得这个新词能够成立,似乎有明确的指向,我能理解这个词的所指和能指。其实前几年我与同城诗人圻子偶也谈及,圻子告诉我网上有人议论,某某参赛获奖作品是模仿胡弦的《寻墨记》,我为此觉得不少诗人还真是挺聪明的。但那时还没发明“征文体”这个词。

我理解的“征文体”,或者说人们所诟病的“征文体”,是指写作者过于热衷征文活动,甚至为了求名逐利不惜勉力而上,在对征文主题不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在对主办地人文内涵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匆匆提枪上阵。同时,在知识准备充分之后所交的应景之作,并非出于对征文素材的深入涵养,甚至违背艺术最起码的创造性要求,只是揣摩历来获奖作品中获得灵感,获得修辞体系的营养,甚至不惜在结构和造句上照搬照套,从而形成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里的作品。

已故诗人陈超1988年就在《生命的意味与声音》作出判断,“诗歌由哲理的思辨,社会批判的激情,由装饰性意象组合的聪明进入的状态,已经渐次衰弱,而转入了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把握。”显然,几十年之后如果仍然自喜于“征文体”写作,仍然没有进入这个艺术自觉,诗歌的道路不会长远。“诗的责任不唯在美的唤醒、情的唤醒,更重要深刻相关的现实即生存以及对生命整体状态的无限深掘”(陈超),从这个意义推导,不但是征文体,就是征文活动本身,对艺术发展而言也是背道而驰。

当然,如此定义的“征文体”作品,也并非是征文诗歌的全部。但既然为诗人们警觉和指认,是由于它确实存在,而且是大量存在。在获奖名单和获奖作品网络媒体公开之后,会有好事者仔细辨析,并进行概括和归类。这不一定是出于“酸葡萄”的心理,甚至评委自己也心知肚明。全国诗歌征文活动,评委名单可能日益趋同,其实评委对诗歌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主办方的要求必须考虑,那种尽量展示当地人文特色的作品理当首选。出于传播地方性知识的需要,内容展示强于思想性和艺术性,通俗的修辞和流行的范式摆在第一位。

征文活动本无可非议,这是地方发展或群众文化的需要,何况也为诗歌提供了露脸的机会。再说,征文活动也不尽是地方性的和主题性的,也有全国性的、纯文学类的诗歌节活动。不论是何种征文,“征文体”都只是一部分人的聪明,是一部分人的作茧自缚。诗歌成体,是历史上自然出现的流变。作为文体建设意义上的“体”,在历史上也有褒有贬。比如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追求词藻靡丽的宫体诗,比如写儿女私情和女人生理的“花间体”,当然也有杨万里的“诚斋体”,但这是对个性特征的概述。但凡谓之体,都是类型化文学的案例。在小说和散文中,类型化也往往是贬义。陈超指出,“建立大一统的诗歌音律、章法,在今天只能成为患有艺术怀旧病的人无望的梦想。”为此,“征文体”除了功利上的考虑,很难说是艺术追求的正道。

其实,一个诗人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写过征文,都写过应景应酬之作。《滕王阁序》虽是应景,却显示了天才,当然王勃的滕王阁诗也未必算是杰作。诗人各有所学各有所长,诗歌与其它文体也是各擅胜场,诗歌的竞技在世俗层面不值得耿耿于怀,但在艺术圣殿里却值得持久深耕细作。除了一部分聪明人,“征文体”大多并非诗人内心的追求。

诗人不必隐讳参加过诗歌征集甚至导致惨败。征文作为写作道路上的一种训练,我也曾经有过,有时平常所作刚好符合要求,投稿之后反而收获大奖,有时精心炮制却换来冷宫。我觉得作为训练的征文,如果不走“征文体”的套路,而专注于艺术自觉,即使不获奖同样对自己有所助益。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诗人无论是什么题材都能拿得起来。为此,在征文诗歌中也能读到眼见一亮之作。他们正是从“征文体”突围而来,在征文挑战中脱颖而出。

而作为诗人,从征文参赛中积累艺术判断,也会是成长路上的收获。当然,警惕形式对内容的反制,警惕“征文体”对艺术成长的一种伤害,这是原创意识必要的要求。“征文体”作者如果获奖之后自视聪明,不思艺术的挑战和突破,就会陷入真正的作茧自缚,除非作者没有真正的艺术追求。

猜你喜欢
陈超征文活动征文
“图图话话堡”征文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下期征文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我刊举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征文活动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寻找少年航天员——我的月球家园”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公布啦!
和我一起去广西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江城子·悼诗人陈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