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浅析

2020-12-29 12:05杨帆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5期
关键词:策略

杨帆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学习方面的新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推进,当前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创设,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能,将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将现实的学习环境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相互连接,使学习不受场所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构建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并且受到学者的广泛好评。从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及其特点展开分析,研究了泛在学习共享空间构建原则及重要性,并且针对当代学习理论视阈,探究了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当代学习理论;泛在学习共享空间;虚拟学习共同体;策略

近几年,上海等地高校开展研究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相关研究表明,泛在学习共享空间与传统的学习空间模式相比较,具有可以移动学习、电子化学习等优势。泛在学习空间是以学习者为圆心,在学习者周围为其提供学习环境。泛在学习空间原本是理论性的概念,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变为可能,学习者可以通过泛在学习模型,在虚拟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学习。

一、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及其特点

泛在学习(U-Learning),又名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顾名思义就是指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數字学习(E-learning)的延伸,克服了数字学习的缺陷或限制。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M-Learning)逐渐引入泛在学习体系。

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具有六个主要特点,分别是永久性、可获取性、及时性、交互性、主动性以及教学行为场景性。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主要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目的,在其六个特点中,永久性是指学习者能一直保持在学习状态除非自己取消学习要求,并且学习过程是连续的、无缝的。可获取性,顾名思义,是指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的学习空间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比如公式、概念、文字、图片、视频演示等。及时性是指学习者的虚拟学习环境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并且在需要查阅学习资料时,能够及时地对资料进行获取。交互性就是当前互联网社会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交流平台,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比如提问与回复等,交互性能够使学习者之间相互讨论与学习,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分享。主动性是指当服务器定位到有用户进入所属区域时,会主动发送服务内容,供用户选择,主动提供服务。最后一个特点也是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个性化体现,情景式教学能够使学习者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印象更加深刻,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

二、泛在学习共享空间构建原则及重要性

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即空间设置以学生需求为主,根据学生的意愿,构建完善的学习环境。泛在学习原则,通过共享空间可以实现跨地域学者交流与讨论,避免“孤陋而寡闻”的情况发生。还具有情景学习原则,由于学习与社会生活脱轨,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仿真情景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感受到实践的力量,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

泛在学习空间的构建改善了传统学习环境的弊端,使学习环境更加良好与便捷,因此在社会、科技等发展过程中,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至关重要。

三、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

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是信息化、互联网化、屏幕化、电子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与新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与社会共同进步,因此在当今社会,学习十分重要。人们工作、生活比较繁忙,学习的时间少,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问题是制约人们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构建泛在学习共享空间能够有效改善学习环境的问题,使人们将社会中的资源充分利用,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学习资源知识库构建

社会中有很多学习资源,比如省图书馆、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库等,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资源至关重要,只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才能够保障学习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由此可见,学习资源是学习的基础。当人们的学习、研究、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在图书馆等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查阅资料,短暂的查阅资料也属于学习的过程,该过程能够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讲,在某个领域的研究与学习中,学生并不会全面地将某个领域研究透彻,只会在该领域的某个模块中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比如说学生学习物理,物理学的范围很广阔,物理研究学者也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根据课标要求,按照课标要求的模块进行学习,如电学、力学等,而非全面地研究物理学。通过模块式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由此可见,相对于当前学生以及社会中工作人群对知识的需求,图书馆中的知识分布往往是大面积的覆盖,整篇资源已经不适应当前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中,我们应该构建适当的资源库,使资源库中的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人们对知识模块的使用情况。

传统的学习资源是由专家、学者研究后,将相关理论发布到网络中,供需要的人群查阅,这种资源库积累的方式比较慢,难以满足学习人群对知识的需求,随着网络与科技的发展,资源库的资料上传变成了共享模式,人人都可以将知识点上传,使资源库逐渐丰富起来。这种知识上传与共享的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丰富相关资源的同时,也会存在资源中出现广告等信息污染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资源库应该成立资源审核部分,当用户上传资源信息后,只有经过专业的审核,才能够在资源库中体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净化资源库,使资源库变成知识的海洋,为学习者提供基础的保障。

(二)情景感知个性化服务构建

在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学习环境的构建需要个性化的情景感知服务体系,个性化的设置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的要求,也能够满足人们对现代化的需求。传统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与偏好为客户推荐信息,但是学习者逐渐发现传统的个性化服务所推荐的信息并不准确,因此人们对其服务并不是十分满意。泛在学习空间中情景感知个性化服务构建能够将情景与用户偏好信息进行紧密联合,这种模型的构建主要实现的方法有两种,首先是构建用户的情景模型,该情景模型是指通过学习者的位置等详细信息在空间中构建一个对象,使虚拟学习空间更加真实。其次是获取情景的信息,这一部分模型的构建可以通过收集学习者注册的信息获取,或者从学习者的定位,也就是GPS等信息进行获取。信息情景中,可以通过校园教室等定位来判断学习者正在进行的学习科目,比如定位显示学习者在X射线实验室,我们就可以推断学习者在进行实验分析,以此在情景中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完善虚拟学习共同体

虚拟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在互联网条件下,由学习者和教学者共同构成的空间,该空间属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的团体和虚拟学习空间。与以往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同,这种方式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学习。总而言之,虚拟学习共同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习团体,即学习者和教学者。第二部分是交互工具,即网络虚拟空间。完善虚拟学习共同体,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就要从这两部分入手。关于学习团体方面,教学者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者一定是专业知识过关、教学经验丰富的人。教学者的目的就是教会学习者,所以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和困难时,教学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学习者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还能带动学习者对学习的积极性。在每次学习讨论结束后,教学者要进行一次总结,对每一位学习者进行点评,包括劣势分析和优势鼓励。网络虚拟空间方面的完善,可以通过交互学习的方式。在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进行的学习讨论与分享,可以让学习者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问题,引发思考,从而促进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虚拟学习环境构建

虚拟学习环境是通过虚拟显示技术构建的学习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等科学技术,创造出非常真实的虚拟环境的一种技术。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虚拟环境利用VR虚拟技术所构建。该技术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第一方面是深切的代入感,通过VR技术创建的虚拟环境非常逼真,让学习者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学习者会感觉自己也是虚拟环境的一部分,并没有置身于虚拟学习环境外的感觉。第二方面是交互上的真实感。在VR创造的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相应的输入输出等设备,对虚拟学习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虚拟操作,在对虚拟环境中的事物操作的同时,操作结果实时呈现在学习者的眼前,交互感会非常真实。第三方面是感知性强和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在该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知,还可以通过力感、触感等多方面了解事物。并且,该虚拟学习环境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你可以穿梭历史,感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你也可以穿越雪山大海,甚至可以穿梭进微小粒子中,感知粒子的结构组成。在虚拟学习环境中,能够提高学习的感知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泛在学习共享空间能够使校园的图书馆数据得到充分利用,真实的学习空间与虚拟的学习空间相结合,让学生与数据之间做到无缝连接,知识触手可及。这种学习空间的构建,更加适应当代人的生活,能够满足当代人对学习环境的需求。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在我国还属于新兴概念,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完善与探索。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构建虚拟学习环境,还能够在教学中应用,促进高校的现代化发展。

參考文献:

[1]许春漫.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34(1):27-32.

[2]胡荣花,王云.论泛在学习视阈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兼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1):74-76.

[3]王云.泛在学习视阈下高职院校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53-55.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