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29 12:05张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5期

摘 要:目的:探讨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因素。方法:从合肥市和平小学六年级学生中选取110名语文成绩较好者作为研究组及110名语文成绩较差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在兴趣缺乏、教师不喜欢自己、父母关系紧张/离异三个方面人数比例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种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文化的回归。通过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的[1]。小学语文教学对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学生智力发展迅速、可塑性强,对相关语文学习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本研究从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两方面尽可能收集资料,研究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不良影响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六年级学生,入组条件:智力发育正常,能配合完成全部资料收集,排除合并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小学生。具体如下:

研究组:选取语文成绩较好的110名小学生,其中男性47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为(12.31±0.46)岁。

对照组:选取语文成绩较差的小学生110名,其中男性7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12.42±0.50)岁。

两组小学生在年龄(t=-1.685,P=0.093),性别(χ2=0.932,P=0.33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所有参加研究小学生均为城市户籍,经监护人知情同意,不涉及学生隐私。

2.方法

尽可能多地收集父母双方相关因素;学生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户籍;学校因素包括对语文没有兴趣、课程乏味、教师不喜欢自己、其他课程压力大;父母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较低(未完成义务教育)、父母一方无固定职业;家庭因素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关系紧张/离异、经济状况差、批评为主教育方式。

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0.0,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取双侧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照组在兴趣缺乏、教师不喜欢自己、父母关系紧张/离异三个方面人数比例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下表。

三、讨论

1.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因素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蕴含着民族文化、思想理念、艺术精神等,需要当代学生通过学习将之传承下去[2]。语文教育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影响高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相关因素查找,可以使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从而提高高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通过对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两个方面的总结、采用国际通用的SPSS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在兴趣缺乏、教师不喜欢自己、父母关系紧张/离异三个方面人数比例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提示提升小学生语文成绩可以从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的错误认知以及缓解家庭矛盾三个方面着手。

2.影响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学校因素的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离不开爱,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离不开精彩的导语,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的赏识性评价,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离不开让学生自己探索[3]。小学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但是热情的保持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赏识。“教师不喜欢自己”可能是学生的一种主观感受,也可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无意识教学行为,要尽可能多地让小学生感觉老师赏识自己。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欣赏、认识和教育,即教师首先要保有一个欣赏的心态,然后再认识学生,教育学生。反映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客观积极的评价,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我,继而改善并发展自我,从而在和谐融洽互相鼓舞激励的课堂氛围中,达成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目标和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4]。对小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学生的亮点:例如可以从思维很敏捷、推理归纳、组织领导不同领域对不同学生进行特点发掘和表揚。

3.影响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家庭因素的对策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除了学校因素以外,家庭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提示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父母关系紧张/离异”可能是多因素造成的,教师要让家长学会释放压力,避免把不良情绪带到小学生教育上来,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可能给小学生带来的伤害。合肥市瑶海区区教体局于2015年1月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家庭矛盾调解也是一项重要的家访内容,可以有效利用家访活动缓解紧张的家庭关系,善于发掘小学生的优点,向家长传递小学生成绩提高或者专业特长的正能量,着力打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范士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5):44.

[2]李梅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86.

[3]孙玉俊.培养小学语文兴趣五个“离不开”[J].学周刊,2017(20):121-122.

[4]杜新明.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38-39.

作者简介:张琳(1980.9—),女,本科,学士学位,目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小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