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究

2020-12-30 09:58雷莉辉孙健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大赛

雷莉辉 孙健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究

雷莉辉 孙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房山 10244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对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的理论、实践技能水平进行大评比的一项竞赛,也是一项在全国的职业院校中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近些年来,已成为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省市级、行业级的职业技能大赛也在其引领下不断成功举办。通过技能竞赛不断发现优秀人才,促进相关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之间的交流,为职业院校更好的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业人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这就需要知识技能更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来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技能大赛项目的设定,是围绕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而设计的,能够在职业教育的培训体系中,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充分论证专业培养方式与行业需求间的吻合程度,以更好地促进专业化建设,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教与学融合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输送给各个用人企业,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的目标。通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能够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及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邀请企专家及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也可以带着学生加入企业生产过程,实现职业教育院校教学与行业培养接轨,从而达到为行业输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目的。另外,技能大赛可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进行。就技能大赛的赛项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综合实训的项目,能够帮助职业院校更为直观地了解学生对于基本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教学模式的优化中具有指导意义。在技能大赛的训练阶段,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出问题,校内指导教师在学生的操作环节中发现问题,再对关键环节进行示范与指导,学生继续反复练习,巩固实践操作,聘请企业专家按实际生产中的要求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竞赛的形式来对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及掌握程度进行评分考核,这种形式有助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人才对接,帮助企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竞赛展示自身的专业技能,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本身也是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很多企业在学生的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现、吸纳人才,实现培养过程中的互惠共赢。总之,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既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也可加强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1.3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助推师资建设 (1)开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十多年来,促进了全国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兄弟院校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引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加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通过赛项的资源转化,各职业院校向社会展示本校专业的师生风采和建设成果,博采众长,相互借鉴,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依然是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新引进的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缺少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不具备高职院校教师要求具有“双师型”资格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创造条件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培训,企业和教师共同全程参与职业技能指导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的提升。

2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究

2.1 更新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理念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最主要的教育工作,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坚持专业化、技能化的原则,对学生的培养,要深化其专业程度,使其精于某一专业领域,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突出专业特色、丰富教学手段、教与学都要有创新特色。通过职院校技能大赛这个载体,指导教师可以按照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训练过程的指导和评价,从中发现学生实践环节的薄弱点,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实践操作技能,通过理论知识的针对性辅导加强学生对实践技能的理解与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这种模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为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2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真正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必须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现场中,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的。因此,定期地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现场实习、实训是必须的。而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的设置,基本上就是企业生产工程中的一个实际模块,学生在训练环节、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在指导环节就是模拟企业生产实践进行要求与考核评价,若将此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相信每个模块技能的熟练掌握,就能更好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转变办学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办学中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符合生产实际的实训设备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备真正的职业能力,才能在毕业后直接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

2.3 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建设一支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资源和先决条件[2]。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及灵活强大的教学能力。因此,职业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地培养和打造 “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另一方面,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并且加强企业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从整体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4 加大对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对职业院校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1)实验、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日常的实验、实训提供基本训练场所,为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合作,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一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训练场所规范、办学条件优越的特色实训基地,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最基础的条件。(2)实验、实训基地应有不断更新维护基本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的长远投入计划,并且合理安排实验、实训基地的使用,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提升已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利用实验、实训基地锻炼其专业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2.5 优化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方式 (1)一般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其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明显高于未参加赛项的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荣誉,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于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也能在其他学生中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管理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乐于表现自我的个性,鼓励学生展现自我,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2)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教学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与指导作用。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地参与各个级别的职业技能比赛,并且从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此外,特别要注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能够帮助职业院校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论证、学生实践培训、教学场地等若干问题,高职院校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开展日常实践教学必要的手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教与学融合以及助推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理念、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加大对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及优化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方式,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进一步对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进行改进与完善。

[1] 孙健.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析[J].福建茶叶, 2019(7): 171

[2] 冯力婉.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8): 161

(2020–06–12)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项目-动物医学专业群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项目(编号PXM2020-157102-000059-04);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科技创新项目(编号XF-YF-19-09)

G642.4

B

1007-1733(2020)09-0078-03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