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盘点

2020-12-30 15:37
卫星与网络 2020年5期
关键词:珠峰载人北斗

长征五号B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2020年5月,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重约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两万公斤”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长五B火箭“身高”近54米,相当于18层楼高,近850吨重。长五B火箭有4个直径3.35米的助推器(又称为“半级”),是我国首型“一级半”火箭。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开展关键技术试验验证活动

5月5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先行一步进入太空,开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相比神舟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可以飞得更远,不仅近可送航天员往返离地球近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还能完成38万公里外的载人登月甚至去更远的星球探险;相比天舟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能够从近地空间站下行运输货物,兼具“载人+载物”的强大本领。三者互相补充,丰富了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选择,可以根据任务需求个性化选择。同时,新一代载人飞船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能降低成本,大大提高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能力。

我国首次完成太空“3D打印”

本月5日首飞成功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搭载了一台“3D打印机”。这是我国首次进行太空3D打印实验,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这次打印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蜂窝结构(代表航天器轻量化结构),另外一个是CASC(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标志。飞行期间,该系统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并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据了解,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当前国内外航天器结构的主要材料,密度低、强度高,开展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技术研究,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发展空间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新飞船”完成我国首次高速局域网空间试验

5月5日乘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完成了一项高速局域网试验。据悉,此次完成试验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简单说就是科研人员在飞船上搭建了一个高速局域网,将各个系统联通了起来。试验过程中,该系统完成了时钟同步、多源数据采样、高清图像传输等功能验证,实现了系统间数据的高速传输。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该技术的空间试验,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具有了核心技术能力。未来,通过“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可以在空间站里也形成类似智能家居的智能航天器信息体系。

新飞船试验船返回舱落点精度“满分”

5月8日13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船返回舱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我国新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的重量比神舟飞船大了一倍,所以回收着陆的要求也就更高。神舟飞船的降落伞几乎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伞了,靠一个降落伞扩大面积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所以这一次研制队伍选用群伞,有三顶主伞。在此次任务中,首次采用了新型轻质耐烧蚀的碳基防热材料,首次采用国际上推力最大的新型单组元无毒推进系统,首次采用群伞气动减速和气囊着陆缓冲技术等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珠峰峰顶停留的150分钟里,他们要对珠峰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此次珠峰测高将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其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测量是重要一环。在峰顶,GNSS接收机能通过卫星获取平面位置、峰顶雪面大地高等信息,而大地高与海拔之间有一定换算关系。登顶测量时,顶峰的GNSS接收机将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同时还可监测相关地区的地壳运动。2005年时,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GPS系统,而今年,将同时参考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这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会以北斗的数据为主。这是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

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入网工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5颗卫星(北斗二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正式入网工作,接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颗卫星(北斗二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使用卫星编号1提供服务。本次卫星接替有助于提高北斗二号系统运行稳健性,支撑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系统平稳过渡。第3颗卫星被接替后处于在轨维护状态。两颗卫星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第3颗、第45颗卫星分别于2010年1月17日、2019年5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商业卫星配套、集成、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共建正式启动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商业卫星配套、集成、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共建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八院509所发起,以利正公司为承载,联合六院801所、八院812所、802所、803所、804所、811所等单位共建。现在,注册并登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509所利正公司的网上商城,符合条件者,即可把卫星产品与服务、应用加入购物车。登陆平台商城可以订购50、100、300公斤级的微小卫星整星产品、各种卫星核心产品、各种地面试验与数据服务。该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各厂所的协同效应,融合优势资源和明星产品,深入开展三大类商业卫星合作,推动商业卫星领域融合,开创各单位合作共赢新局面,提升在商业卫星市场的推广力、占有率和话语权。

一句话新闻

两会期间,31名航天代表委员关注啥?

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今年,航天两大集团共有31名代表委员参加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关注的议题集中在以下领域:

关注制造业前沿领域

高红卫代表关注政企共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马杰代表提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建设等建议;刘强委员围绕军工单位良性发展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建言献策。

心系航天事业发展

张红文委员在今年两会围绕商业航天建言献策;王巍代表关注“两弹一星”纪念馆建设、传承航天精神、空间碎片治理等;赵小津委员重点关注设立宇航关键产品储备专项、借助空间站开展空间实验等问题;刘志让代表关注航天液体动力如何更好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祝学军委员关注装备竞争性采购议题;袁斌代表持续关注航天产品关键技术攻关。

关注疫情后的复工复产

窦晓玉代表针对复工复产,参与上报了《支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危机的税费政策》和《创新调整财政支出方式应对当前重大疫情》两条建议;张柏楠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戴天方代表建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关注民生议题

高红卫代表关注加强网络游戏管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等议题;张忠阳委员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提交相关提案;李洪委员重点关注老旧小区老人出行难和我国应急流动医疗救援信息沟通机制、装备调度及使用不足等问题;周伟江委员今年两会期间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实行自愿延迟退休年龄制度”。

美国商务部将33家中国公司/机构列入“实体清单”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当地时间5月22日宣布,将24家总部设在中国、中国香港和开曼群岛的政府机关和商业组织列入实体清单,给出的理由是,这些机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所使用美国的商品和技术,存在被用于军事项目的重大风险。

随后BIS又宣布,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安部法医研究所和以及另外8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即此次被列入实体名单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共33家。部分名单如下:

北京Cloudmind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金城环宇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科学技术先进研究中心

成都精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九原商贸有限公司

Cloudminds(Hong Kong)Limited Cloudminds Inc.

哈尔滨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运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JCN(HK)Technology Co.Ltd。

K物流(中国)有限公司

昆海(燕郊)创新研究院

顶峰多尺度科学研究所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奇虎360科技公司

上海诺瓦仪器有限公司

四川鼎城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四川海天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中和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朱洁金(Zhu Jiejin.)

猜你喜欢
珠峰载人北斗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北斗时钟盘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揭秘珠峰身高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