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林植物调查与评价

2020-12-31 08:45叶自慧黄桂梅李仕裕刘东明王发国邢福武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松山湖园林植物高新区

叶自慧,黄桂梅,李仕裕,刘东明,王发国,邢福武

(1.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广东 东莞 523808;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 广州 510650)

随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已是必然选择[1]。而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改善气候、除尘降温、增湿防风、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植物对景观和生态奉献率均在80%以上[2]。对植物资源的主要调查集中在专类园[3]、城市公园[4-5]、自然保护区[8-9]、岛屿[9-10]、江河岸带[11]、城区野生植物资源[12]等方面,对高新产业园区的植物资源调查较少。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第23位,华为终端、京东智谷等龙头企业入驻,对东莞市进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工业园区,秉承“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生态与产业并举,创业与宜居并存”的规划理念,将科技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成350万m2的生态公园及650万m2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绿化覆盖率超过60%的国家4A级景区,一流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松山湖的突出优势和名片。因此,对松山湖高新区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了解松山湖高新区植被情况,对于松山湖高新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松山湖高新区园林植物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松山湖高新区园林绿地植物资源的利用状况,以期为松山湖绿化植物选择、群落配置模式提供参考,为东莞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城乡园林绿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松山湖高新区概况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东莞几何中心,坐落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园区总面积103 km2。松山湖属亚热带海洋气候,靠近南海沿岸,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温差小,雨量充沛。松山湖的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少数地区是沉积土,极少地区是沙土,但是也有些地区土壤受工程施工的影响含有石砾、渣子、垃圾等。松山湖土壤pH在4.86~7.43之间,除工业南路、月荷湖地区pH在6.5~7.5之间呈中性,松山湖湖边及绿地pH<5呈强酸性外,其它地区的pH都在5~6.5之间,土壤呈酸性。

2 研究范围与方法

调查地点覆盖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松山湖内各个类型的绿地进行植物应用状况(种类组成、分布区域、生长状况)调查,重点调查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及附属绿地,具体包括:工业北路、工业西路、新城路、工业南路、玉兰路、大学路、沁园路、科苑路、环湖路、迎宾路、畅园路、工业东路、松山湖大道、红棉路、园艺博览中心、中心公园、月荷湖公园、湿地公园、桃源公园、松湖烟雨、生物医药科技园、金多港、管委会附近、台湾高科技园区、青竹路附近私家花园旁、松湖烟雨次生林、松湖花园小区、青竹路旁的生态沟谷等绿化场地。

以实地调查为主,咨询及查看资料为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植物名录登记、标本采集、分类鉴定、概况拍照、植物生长概况分析、土壤性质分析,以文字或手绘图的形式记录各种地被植物或其配置情况,并结合历史资料对调查点绿地植物应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对松山湖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园林植物现状分析

松山湖高新区园林植物调查共登记园林植物242种,其中乔木108种,灌木79种,草本植物51种,藤本植物4种,分属76科163属。在植被或植物群落中占优势或所含种类相对较多的科,常被称为某一地区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松山湖高新区应用种数较多的科有桃金娘科(Myrtaceae)、禾本科(Gramineae)、桑科(Morace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棕榈科(Palmaceae)、蝶形花科(Fabaceae)等,它们构成了该区园林植物的主体,约占总记录园林应用植物种数的41%。

3.2 松山湖常用乔木调查分析

目前松山湖高新区内应用较广泛的乔木约有45种,隶属23科36属,主要集中在苏木科(5种)、桃金娘科(4种)、桑科(3种)、蝶形花科(3种)、夹竹桃科(Apocynaceae,3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常绿阔叶树种(表1)。乔木的配置类型主要有孤植、列植、对植、丛植、林植、群植。如白兰林植(图1)、红花羊蹄甲列植(图2)、落羽杉群植(图3)、荔枝孤植(图4)等。

表1 常用乔木统计表

3.3 松山湖常用灌木调查分析

松山湖绿地内共有灌木37种,隶属28科36属,主要集中在木犀科(Oleaceae)、大戟科、夹竹桃科、桃金娘科、锦葵科(Malvaceae)(表2)。均属于华南地区较常用的种类,其形态、叶色和花色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观花灌木应用较多如山茶(Camelliasinensis)、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semidecandra)、大红花(Hibiscusrosa-sinensis)、毛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龙吐珠(Clerodendrumthomsonae)等;绿篱运用较多的植物是假连翘(Durantarepens)、福建茶(Carmonamicrophylla)、九里香(Murrayaexotica)、米仔兰(Aglaiaodorata)等,一般都是修剪呈长方体。灌木配置类型主要有散植、篱植、丛植、带植、片植,如巴西野牡丹丛植、红绒球散植、木芙蓉丛植等。

表2 常用灌木应用统计表

表2(续)

3.4 松山湖常用地被调查分析

松山湖高新区常用地被34种,隶属21科32属,主要集中在石蒜科(Amaryllid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禾本科(表3)。地被以色彩艳丽的花卉为主,如鸡冠花(Celosiacristata)、西伯利亚鸢尾(Irissibirica)、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醉蝶花(Cleomespinosa)等。其形式有花境、花丛、花坛,如园艺博览中心前的波斯菊(Cosmosbipinnatus)花海、交通岛里的矮牵牛(Petuniahybrida)、鸡冠花花丛。彩叶地被主要有红龙草(Altemantheraficoidea′Ruliginosa′)、艳山姜(Alpiniazerumbet)、朱蕉(Cordylinefruticosa)、花叶芦竹(Arundodonaxvar.versicolor)。

表3 常用地被应用统计表

表3(续)

3.5 松山湖高新区与其他园区的园林植物对比分析

将松山湖高新区与其它园区的园林植物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松山湖高新区面积72 km2,园林植物242种,乔木108种,灌木79种,草本51种,藤本4种。广东韶钢厂区内园林植物共有167种,隶属68科122属,包括乔灌120种,草本42种,藤本5种[14]。广西南宁石门森林公园共有园林植物156种,隶属于71科130属,其中乔木58种,灌木49种,草本44种,藤本5种[15]。广西贵港市园博园共有园林植物188 种,隶属于72科137属,其中乔木90种,灌木53种,草本43种,藤本2种[16]。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共有园林植物141种,其中乔木40种,灌木32种,草本64种,藤本5种[17]。

表4 松山湖高新区园林植物与广东韶钢厂区园林植物比较

与其他园区相比,松山湖高新区虽然园林植物种数较多,但是园林植物应用的多样性不高,其面积较大,单位面积内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应用种类在数量上均不占优势。松山湖高新区与同省的韶钢厂区植物的优势科均集中在桃金娘科、桑科、夹竹桃科、苏木科、木犀科[14]。从应用植物种数方面来看,广东韶钢厂区相对来说植物种类丰富且多样性高,抗污染能力较强树种应用较多,如夹竹桃、樟树、黄葛榕(Ficusvirens)、小叶榕等;而松山湖高新区园林植物应用多样性一般,应用植物主要侧重于观赏性,且乡土植物应用较少,部分种类植物应用较多,如红花羊蹄甲、小叶榄仁等。

3.6 松山湖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

松山湖高新区主要的外来入侵种有12种,多数原产于美洲。其中草本7种,占外来入侵种的58.3%;灌木4种,占外来入侵种的33.3%;藤本只有1种,占外来入侵种的8.3%(表5)。这些植物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危害,部分已经归化并逸为野生。其中危害较为严重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美洲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

表5 入侵物种统计表

4 讨论与建议

松山湖高新区是东莞市近年来重点建设的高技术产业园区。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采样、分析与鉴定,记录松山湖高新区内所栽植的园林植物,分析得知松山湖高新区内应用的植物多样性不高,种类相对单一,乡土植物应用优势不明显,存在一些外来入侵种。从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园内植物的观赏特性、配置、应用情况及养护管理,可为松山湖高新区后期发展及市内其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首先,选择合理的配置模式,构建健康的植物群落结构。松山湖高新区绿化植物种类比较单一,常绿树多,落叶树少;速生树种偏多,慢生长寿树种偏少。一些区域早期为达到当年成林的景观效果,种植间距较小,种植密度较大,树木长大后生长就会受阻,群落结构呈现不健康的现象。因此,选择合理的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的构建十分重要,针对现在一些地区乔木种植密度过大的现象,可以采用科学间苗,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发展空间;针对现在速生树种偏多,可在片植的速生树中增加慢生树等。

其次,加强乡土特色植物应用,打造地域文化特色植物景观。树种的选择上地方特色不太明显。作为东莞主要行道树树种的白兰是东莞市的市花,在全国各地普遍应用,但在松山湖种植较少,未能体现东莞的地方特色。作为东莞市树的荔枝,在园林应用中使用较少。乡土树种选用也不多。乡土植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本地生境形成了最佳的适应关系。乡土植物构成的群落在与环境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以最优化的形式利用自然资源,这种稳定和谐的植物群落正是构建稳定园林绿地系统和节约型园林所应大力借鉴的。应用乡土植物和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是体现地方特色景观的最终出路。如莞香树作为松山湖高新区乡土树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可充分地运用莞香树,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地域特色景观。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优势进行叶色、树形、观花造景,打造东莞市的景观特色。

再次,挖掘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发挥华南植物资源优势。东莞共有野生植物1630种,其中包括三尖衫(Cephalotaxusfortunei)、短萼仪花(Lysidicebrevicalyx)等115种珍稀濒危植物[18]。目前在松山湖高新区应用的野生植物种类不多,行道树和园景树主要以外来植物为主。与其他园区相比,虽然园林植物总数较多,但是园林植物应用的多样性不高,其面积较大,单位面积内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应用种类在数量上均不占优势,因此,充分挖掘乡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发挥地域植物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优良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合理利用观赏植物资源美化城市环境。

最后,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与病虫害的监测管控,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外来入侵植物不仅对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构成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控制其侵害进一步恶化,应采取措施进行管控监测。以预防为前提,早防早治,通过建设监测网络、高分辨率遥感识别和生态风险评价等措施,及早发现入侵植物的入侵动态和扩散趋势,防止入侵植物进入新的地区,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进入但尚限于局部地区的,应采用化学与物理防除相结合的方式,例如人工清除和除草剂药物的使用,完全灭绝入侵植物的根、茎,以防其传播;已大面积发生、导致清除的经济成本过高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生物或生态防治技术长期抑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另外,还要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如凤凰木夜娥(Pericymacruegri)、大红花吹绵蚧(Iceryapurchasi)、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erythrinae)、家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及其他蛀干害虫等常见病虫害,提高植物的养护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松山湖园林植物高新区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才艺专辑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梦,少年梦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