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栽密度对草珊瑚苗木生长的影响

2020-12-31 08:45李基生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侧根分枝生长量

李基生

(三明市三元区城区林业工作站,福建 三明 365001)

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又名肿节风、满山香、观音茶等,为金粟兰科草珊瑚属常绿小灌木[1-10]。草珊瑚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全草入药,药食同源[1-10],也可作为庭院观花、观果植物。三明市三元区种植草珊瑚已有10余年,草珊瑚产业基础好[4]。为探索移栽密度对草珊瑚苗木生长的影响,参阅相关研究[5-18],于2018—2020年在苗圃地进行草珊瑚苗木不同移栽密度比较试验,总结草珊瑚苗木移栽适宜密度,为草珊瑚优质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三明市三元区林业局岩前林业站苗圃,地处东经117°26′7″、北纬26°9′5″;苗圃地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及灌溉条件好,气候及环境条件适宜培育草珊瑚苗木。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于2018年3月上旬采用混沙湿藏的草珊瑚种子去皮后在苗床撒播,播后在畦面覆盖黄心土约0.5 cm厚,黄心土表层再覆盖一层干燥的碎草,苗床上方采用遮荫网常年遮荫。出苗后,及时进行苗床除草,做好苗木的水肥管理及保护措施等。2019年5月上、中旬进行小苗移栽,开展不同苗木移栽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0 cm×10 cm、10 cm×15 cm、15 cm×15 cm)比较试验,3种苗木移栽密度的面积均设置为50 m2,各处理随机重复3次。

2.2 调查方法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移栽密度草珊瑚苗木生长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不同移栽密度草珊瑚苗木生长指标及多重比较

表2 不同移栽密度草珊瑚苗木生长量的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3.1 不同移栽密度草珊瑚苗高、地径生长量比较

经调查,草珊瑚苗木不同移栽密度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以株行距15 cm×15 cm、10 cm×15 cm较高,苗木平均高分别达30.4、27.2 cm,平均地径分别达0.42、0.38 cm;株行距10 cm×10 cm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低,苗木平均高20.3 cm,平均地径0.26 cm。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不同移栽密度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在株行距10 cm×10 cm、10 cm×15 cm、15 cm×15 cm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3.2 不同移栽密度草珊瑚侧根及分枝生长量比较

经分析,草珊瑚苗木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5 cm×15 cm、10 cm×15 cm的侧根、分枝数较多,≥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达11.4、9.0条,分别比株行距10 cm×10 cm的高出81.0%、42.9%;平均分枝数分别达3.1、2.7条,分别比株行距10 cm×10 cm的高出47.6%、28.6%。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不同移栽密度≥5 cmⅠ级侧根数量在株行距10 cm×10 cm、10 cm×15 cm、15 cm×15 cm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分枝数量株行距10 cm×10 cm与株行距10 cm×15 cm、15 cm×15 cm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株行距10 cm×15 cm与15 cm×15 cm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3.3 不同移栽密度草珊瑚合格苗产量比较

经调查比较,草珊瑚苗木不同移栽密度的合格苗产量差异较大,不同移栽密度的平均合格苗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株行距10 cm×15 cm(2.27万株·hm-2)>株行距15 cm×15 cm(1.70万株·hm-2)>株行距10 cm×10 cm(1.64万株·hm-2)。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不同移栽密度的合格苗产量,株行距10 cm×10 cm与10 cm×15 cm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15 cm×15 cm 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株行距10 cm×15 cm与15 cm×15 cm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综合考虑圃地利用率及草珊瑚苗木的质量与适宜产量,本次试验以合格苗产量作为评价苗木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指标,得出草珊瑚苗木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 cm×15 cm最为适宜,单位面积的合格苗产量显著提高。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密度对草珊瑚苗木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对不同密度移栽后的2年生草珊瑚苗木进行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移栽密度(株行距)15 cm×15 cm的草珊瑚苗木个体间的营养空间较大,苗木吸收的养分较多,有利于草珊瑚苗木的生长,苗高、地径、侧根生长量最高,分枝数最多,但因苗木密度偏稀,导致单位面积的合格苗产量显著降低,平均合格苗产量为1.70万株·hm-2。移栽密度(株行距)10 cm×10 cm的草珊瑚因苗木偏密,个体间的营养空间较小,苗木吸收的养分也较少,不利于草珊瑚苗木的生长,草珊瑚苗木的苗高、地径、侧根生长量、分枝数、单位面积的合格苗产量均显著降低,平均合格苗产量为1.64万株·hm-2。移栽密度(株行距)10 cm×15 cm的草珊瑚苗木密度适宜,能保持苗木个体间适宜的营养空间,苗木吸收的养分充足,促进了草珊瑚苗木的生长,草珊瑚苗木的苗高、地径、侧根生长量及分枝数均较高,且苗木密度相对较高,圃地利用率高,单位面积的合格苗产量显著提高,平均合格苗产量达2.27万株·hm-2。

猜你喜欢
侧根分枝生长量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栾树分形特征分析
NO 诱导IAA 和O2·-积累于侧根尖端促进水稻侧根生长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一株吊兰
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
GA3、JA激素浸种对重楼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
兴化市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