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0-12-31 11:1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获得感理念思想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前言

当我们进入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思想,这一思想充分体现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获得感”一词迅速成为人们衡量事物有用性的标准,同时获得感思想也被积极引用到我国教育领域,更加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获得感一词从字面理解就是指人的一种情绪体验,然而学生的情绪体验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更加是我国“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以获得感为逻辑起点,这将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激发新的创造力。这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学生的获得感直接能在课堂中体现为“学以致用”。这里的学以致用是指学生是否能将体育课堂中所习得的技能应用至体育项目游戏比赛中,将其玩起来、赛起来,让学生从独有的运动项目中有获得感。因此,将获得感思想引进到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中是势在必行,必不可少的。

1、相关概念界定

1.1、“获得感”概念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思想。但对于获得感的具体概念学术界没有统一界定。杨伟荣与张方玉两人指出:“由于幸福感缺乏了一种真是触摸感才有获得感的产生,意义获得感与实在获得感共同完成了获得感的完整内容”;陈兴中则写到“获得,在教育中是教育主客体互动的结果,感,则是学生对其结果的情感体验”;汪来喜将获得感从三方面进行阐述:(1)获得;(2)感受;(3)获得感的持续问题;翟慎良进一步指出获得感与参与感密切联系,它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指数;蒋永幕等人认为获得感是一种正向的情感体验;张梦皙在关于学生获得感研究中认为学生获得感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主观心理感受。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获得感是人们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情感体验,是衡量事物发展状况的一个情感指标。而学生的获得感就是将这种情感体验与指标加以范围限制即学生对知识,能力的心理获得体验以及对外在学习环境的心理评价。

1.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课程模式建设和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叫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开发课程,序化课程以及编制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则是研究怎么教的问题,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形成系统的教学系统。

2、“获得感”思想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价值彰显

2.1、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我国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建设理念滞后;体育课程目标宏观定义;体育课程内容趋于同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出现刻板现象等。由于课程设置理念滞后,在体育课程建设中就产生了“蝴蝶效应”导致课程目标,内容以及教学环节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体育教学水平上不去,学生对体育的好感度下降,甚至出现体育课走向“放羊”极端现象。要想转变目前的发展趋势,必须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的根本入手,找到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主心骨”。

2.2、学生“获得感”思想在体育课程模式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课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模式建设,二是教学模式建设。这两问题分别是研究“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在这两个模式建设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感”作为检验两个模式建设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体育课程自身就具有“获得感”特征,所以无论是从学校设置什么类型的体育课程,还是体育课程中以什么方式教授课程内容,在体育课程中学生会以第一时间习得运动项目效果以及情感体验进行反馈。

2.3、学生“获得感”思想在体育教学模式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学生 “获得感”思想同样是检验一个教学模式质量的最佳指标。获得感一词,重点是在于学生的切实情感体验,并且这种的获得感应该是好的感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一堂课程中能够习得一定的技术动作,但是该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获得”问题,这就严重的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这种感受往往就来自于运动技术应用于真实的项目游戏或比赛中,让学生所习得的知识技能有“学以致用”的用武之地。曾有学者提到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一定阐述了一个先进且科学的教学原理,那么学生获得感思想就能够给课程建设建设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可行的方法论。

3、影响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感”的因素

张梦皙在文中指出:“影响学生获得感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影响教学体验因素;二是,影响关系体验因素。”那么搞清楚这两个维度因素在学生获得感,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一点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课程建设的要素分别有规划设计与课程标准,实际分别对应的就是课程模式建设与教学模式建设。这两个组成部分首先构成了一个关系体验因素组合。课程建设模式的科学规划设计理念,第一步影响的是教学模式的建设,课程设计的好坏能够从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得到体现,即教学模式的获得问题;第二步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理念下的操作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获得感问题,所以要想更好的处理学生获得感问题,就必须先处理好两个基础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作用于学生。

然而,与学生获得感的因素高度相关的因素是教学体验,那么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都是作为教学体验因素的重要因子。例如,学校足球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客观需求与自身专业素养教授学生知识,这将从学生是否获得科学合理地足球技能得到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先进,将从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氛围以及接受知识的总体进度得到体现。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我国体育教学理念,可以从学生能不能通过习得足球技能之后进行游戏比赛,从中获得成就感快乐感得到体现。由于体育项目自身就带有获得感特征就必须强调在学生在获得教学技术之后的感受问题。

4、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对我国体育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4.1、创新体育课程建设理念,合理开发体育课程

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开发者应该将课程建设的成果通过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心理感受直接落实与反映,这就要求在开发体育课程时要充分的了解学校与学生之间供给与需求问题。要根据新时代学生的发展状况去理解学生的需求不仅仅包括身心健康,文化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注重精神感受等问题。只有在课程建设理念中融合了学生获得感思想,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才能真正习得适合该水平发展的运动项目,才能通过合理的体育课程开设达到体育育人的终极目标。

4.2、教师要因项而异,因群而分制定教学计划

因项而异,因群而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堂中,教学计划不是机械化的让学生接受本堂课程度的教学任务,学生获得感受非常重要。针对不同阶段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案与计划,尤其在体育课程中由于运动项目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此时,教师的教学计划要兼顾两者,为其服务。

4.3、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细化教学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改革,不断创新出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新型理念下,教学目标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只是在一种固定式的教学目标完成多种不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标准细化教学目标。例如,游泳课与田径课的最终的教学目标都是让学生习得该项运动技能,但是由于游泳和篮球是两个不同环境下的运动项目,基于学生获得感视角的思想每个学时的教学目标要有所变化。同时要求教师细化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游泳课上初学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消除学生对于水的恐惧,激发学生对游泳的潜在兴趣。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细化教学目标之后,学生在体育课上享受更多的是运动项目带来的乐趣,有兴趣才有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结论

当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时代,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只是停留于具象思维,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有踏实的落脚点,首先就是要实现学生有获得全面发展的真实感受。基于学生获得感思想去建设学校体育课程,让体育课程设置有个“主心骨”,让体育课程设置不落后时代的发展但也不只是为了“赶时髦”。让学校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模式有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将我国体育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让体育时时在学生心,学生心中时时有体育。

猜你喜欢
获得感理念思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思想与“剑”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