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2021-01-01 02:15林巧玲樊现远刘月廉李亚何红
科技风 2021年34期

林巧玲 樊现远 刘月廉 李亚 何红

摘要: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农业微生物相关课程实验、实习、科研训练等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是高校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为契机,该项目通过健全基地管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基地信息化管理、优化实验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开放实验室制度等措施,逐步建立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平台,对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改革和实践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呈现“生态化、国际化、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不但对人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需求更为迫切,而且对人才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创新素质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对接党和国家的要求及产业发展的需求,探索提升學生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支撑体系,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引领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发展的重大任务。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导致应用型人才缺乏,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或招聘到应届毕业生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训,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缩短了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两者间的差距,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进行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和改革,有利于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中去,从而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同时对企业来说,是实现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创新方式,有利于企业快速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合格人才。

2019年,广东海洋大学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与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合作,获得教育部高教司立项,签订了《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拟定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以此为契机,对校企双方合作建设实验教学基地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类似的合作模式提供参考。

1基地建设背景

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是农学类专业进行农业微生物学、普通微生物、食用菌栽培等本科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主要由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现有的微生物分室、微生物分室接种室、微生物分室药品室、植物保护分室仪器室、值班室等教学实验室整合而成,场地面积约500m,配备了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先进设备,仪器设备总额达81万元。基地主要面向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农学、植保、园艺、环科等专业,学生从大一至大四均有参与,承担上述本科专业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开放性实践活动等实验内容。

为了使学生实验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2019年该实验教学基地与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共同开展基地建设的改革和实践。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生物领域高新技术龙头企业,获得教育部高教司认证,具有对高校教师、学生全程校外实践教育的功能。校企双方结合项目的实施,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条件,初步形成校企合作新机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

2基地建设内容与成效

2.1健全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合作期间,实验基地由广东海洋大学与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与管理。广东海洋大学为基地建设主持单位,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合作单位,双方签订了基地建设与管理协议,保证基地的开放运行。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农业微生物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和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标准,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并通过双方互派教职工等技术人员互相取经、聘任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师等方式,及学生在校内实验基地学习并短暂在企业实习等方式,为学生搭建经济实惠、安全高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2.2加强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型实验室

为更好地加强实验教学基地的管理,在青岛海德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引入“elabhost”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打造规范化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智慧实验室,为实现实验基地的安全高效管理提供助力。

(1)通过该平台可与学校和学院网络对接、互动,构建了中心网络化和多媒体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查询,查询课表、网上选课、成绩查询及查阅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及规章制度等信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所选课程及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化学习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资源条件介绍,科研项目一览,学科建设介绍及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等。该中心网站将秉承“开放共享、更新快速、反馈及时”等理念,建立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教师与学生及实验技术人员的使用。

(3)通过该平台与全校的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对接,可实现实验室物品采购、库存查询、追踪溯源、仪器预约排期等信息化、可视化管理,同时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现对实验基地人、财、物等相关信息的全方位管理。

2.3优化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

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原则,将实验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科研和创新实验4个层次,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基地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开展实验教学,拓展实验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形成融基础、应用和创新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对现有的实验室进行功能的合理划分,以便不同学科方向的协调发展。把实验基地划分为实验教学区、学生创新实践区,求真务实地搞好实验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作用。

(2)鼓励大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引入与地方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实验项目,使实验内容与社会应用密切联系,充分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如引入食用菌栽培项目,学生组成“香草园”创新团队,利用废弃香蕉叶栽培草菇,获得2014年“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的好成绩。

2.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融合

我们教研组在农业微生物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推行“小组学习法”教学改革,将不同专业学生按教学班级分成不同学习小组,通过教师引导疑问的产生,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归纳答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提交和论证。通过“小组学习法”,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原本不熟悉的知识点得到完善和巩固。

伴随着在线课程平台、虚拟仿真技术和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成为高校变革的方向。線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创造立体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并能有效监督学生课前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官网(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资源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遵循结构整体化、内容碎片化的原则,线上以自主学习引导、虚拟仿真练习与测评为主,线下主要进行微生物技术的实操训练。

2.5推行开放实验室制度,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推行开放实验室制度,鼓励学生进实验室自主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训练。设置开放实验项目,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需要择优选做,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考研方向确定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选题,并在实验基地完成相关毕业论文实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室预约与使用等,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建立教师指导演示、学生设计实施,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总结、教师组织交流的实验实习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3结语

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健全基地管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基地信息化管理,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开放实验室制度等措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建立了学生领悟反思和提高知识学习效果的路径;项目的实施,构建了高校和企业联动支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近几年实验基地培养的本科生保研及考取相关方向的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项目组成员共指导、获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项,并在2016年、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分获银奖、和金奖;2019年“黄埔杯”第六届“创青春”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农业农村组创新类一等奖;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青年红色逐梦之旅”赛道获优秀创新创业奖。

校企合作模式是符合时代需求但还处在探索期的人才培养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我们应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继续深化农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逐步建成符合产学研人才培养需求的优秀实验教学基地。

作者简介:林巧玲(1979— ),女,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植物病原微生物及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