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1-01-02 01:41李爽刘亭彦孙秀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纯音前庭振幅

李爽 刘亭彦 孙秀梅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烟台 264100)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是前庭功能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前庭感受器或前庭神经对气导声刺激、骨导振动刺激或直流电刺激产生反应,经特定反射通路诱发出的短潜伏期电位变化,可分为颈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及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关于oVEMP来源曾有三种假设:1.大脑或脑干的神经活动;2.眼球运动产生的视网膜-角膜偶极子位移电位;3.眼外肌背景肌电的调制电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oVEMP是受试耳对侧下斜肌肌电电位的调制电位,其反射通路为交叉的三级神经元反射通路:开始于椭圆囊斑的兴奋,通过前庭上神经传导依次到达Scarpa神经节(初级神经元)、脑干前庭神经核(二级神经元)、支配对侧下斜肌的对侧动眼神经核(三级神经元)[1]。因此,oVEMP可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功能的完整性,是一种检测椭圆囊-前庭上神经通路功能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测试标准,不同实验室、不同测试方法的oVEMP结果存在差异。本文将从受试者自身因素、测试方法、参数设置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为规范oVEMP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1 受试者自身因素

1.1 年龄

学者们发现随年龄增长oVEMP引出率、振幅降低,NI、PI潜伏期延长,检测阈值升高。分析原因如下:首先,年龄增长可导致前庭传入神经通路的形态学改变,如毛细胞的丢失、前庭神经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前庭核神经元的丢失,从而降低前庭传导通路能力[2]。其次,年长者肌电位水平降低,oVEMP测试配合度较差。

1.2 性别

谢溯江等[3]发现oVEMP振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认为这与男女肌肉体积的差异有关。Rosengren等[4]则认为性别对oVEMP无影响。

2 测试方法

2.1 体位

学者们研究发现不同体位oVEMP振幅不同。Taylor等[5]、Makowiec等[6]采用“腹-腱”电极、气导声刺激时发现,随偏离直立位的角度增加,oVEMP振幅逐渐下降,即直立位时oVEMP振幅最大。分析原因为:直立位时椭圆囊斑呈水平位,耳石膜位于椭圆囊斑上方,毛细胞纤毛嵌入耳石膜底部,此时椭圆囊斑处于静息电位;仰卧位时耳石膜在重力作用下对毛细胞产生剪切力,降低了声刺激后毛细胞的电反应。Kastanioudakis等[7]采用“双眶下”电极、气导声刺激时发现,坐位及仰卧位oVEMP的振幅差异不显著。Wang等[8]发现气导短纯音刺激时悬头仰卧位、仰卧位及坐位oVEMP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前额骨导振动刺激时悬头仰卧位oVEMP振幅显著大于坐位,为悬头仰卧位时耳石膜位于椭圆囊斑下方,对骨导振动刺激产生的线性加速度的敏感性增加所致。

由此可见,不同电极放置位置、刺激声种类时临床检测oVEMP的适宜体位不同。

2.2 凝视角度

目前临床检测oVEMP时要求受试者在一侧耳刺激(气导声)前向正上方凝视,激活对侧下斜肌使其处于收缩紧张状态,下斜肌肌腱接近皮肤表面,有利于给声刺激后对侧眼眶下缘oVEMP电位的记录。

学者们对oVEMP的最佳凝视角度进行了研究。Murnane等[9]发现,随凝视角度增加,oVEMP引出率、振幅及P1潜伏期逐渐增大,因此30°为最佳凝视角度。Kantner等[10]发现当向上凝视角度由30°增至35°时,oVEMP振幅显著增加,由30°继续增至最大凝视角度时振幅未进一步增大,潜伏期未受凝视角度影响。

从水平眼位到向上最大凝视角度之间,oVEMP振幅与凝视角度呈近似线性关系。Rosengren等[11]认为随着向上凝视角度增加,下斜肌的肌紧张度增加;向上凝视时眼外肌与表面电极的距离更近,从而增加了记录的信号强度。由此推荐临床oVEMP检测的适宜凝视角度为向上30°~45°。

2.3 电极放置位置

电极位置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目前传统的电极放置位置:记录电极位于测试耳对侧眼眶下缘中点下约lcm处,其下2-3cm处为参比电极,为“双眶下”电极。在保持记录电极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学者们对参比电极不同放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将参比电极置于颏部、耳垂、胸骨均获得更高振幅。

Sandhu等[12]对不同记录电极及参比电极的放置位置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当记录电极置于眼睑下缘的中线外侧,参比电极置于同侧内眦(即“腹-腱”电极)时,oVEMP振幅最大。分析原因为:内眦为电中性位置,降低了参比污染的可能性;且不能排除邻近其他眼外肌的参与。Govender等[13]发现,ML-R1电极位置下电位反应最大,比“双眶下”电极具有更稳定的N1潜伏期及与凝视角度的线性关系。推测为“双眶下”电极时记录电极和参比电极邻近,下直肌的活动干扰所致。

综上,不同电极放置位置影响oVEMP振幅。分析原因如下:①与“双眶下”电极相比,其他电极放置位置均不能排除其他眼外肌(除下斜肌外)的影响;②与“双眶下”电极相比,参比电极置于内眦、颏部等处可降低参比污染可能性;③当记录电极置于眼睑下缘中点下约lcm或中线偏外侧时,向上凝视可使记录电极深部的下斜肌肌腱向前移动2mm,更接近皮肤表面,并使下斜肌强直性收缩水平增加,从而使oVEMP振幅增大[11]。

尽管不同电极放置位置影响oVEMP振幅,但临床上是在相同电极放置位置下比较双侧oVEMP振幅不对称比,因此不影响结果判读。、

3 参数设置

3.1 刺激声种类

研究显示,气导声刺激(ACS)、骨导振动刺激(BCV)和直流电刺激(GVS)均可稳定诱发oVEMP。其中,ACS和BCV分别通过声音和振动刺激椭圆囊产生兴奋信号,沿前庭上神经、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对侧动眼神经核兴奋对侧下斜肌;而GVS通过直流电直接刺激前庭上神经再沿上述通路兴奋对侧下斜肌。

3.1.1 气导声刺激(ACS)

气导声刺激一般通过耳罩式或插入式耳机给声,包括短声(click)和短纯音(tone burst)。Chihara等[14]发现500 Hz气导短纯音刺激时oVEMP引出率、N1、P1潜伏期及振幅均高于短声刺激;杨引通等[15]发现500Hz短纯音、125Hz短纯音和短声刺激oVEMP引出率依次降低,500Hz短纯音刺激振幅最大,125Hz短纯音刺激振幅最小、潜伏期最长。

气导声刺激具有以下特点:①一侧刺激对侧记录;②500Hz短纯音为适宜刺激;③ACS-oVEMP振幅和引出率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④ACS-oVEMP可受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影响;⑤刺激强度的增大可增加耳蜗损伤的风险[16]。

3.1.2 骨导振动刺激(BCV)

骨导振动刺激需将微型骨导振动器、叩诊锤等固定于颅骨特定位置,施加振动刺激后产生线性加速度激活椭圆囊斑Ⅰ型毛细胞。BCV的常见刺激位置有前额、顶骨、枕骨及乳突,前三者均位于颅骨中线位置。Lin等[17]发现,前额振动刺激oVEMP潜伏期短于枕骨,认为与额骨骨密度较高及传导性能较好有关。Holmeslet等[18,19]发现顶骨刺激oVEMP潜伏期最长、振幅最小,认为与顶骨与内耳距离最远及头发、骨质下软组织的干扰有关;前额与顶骨振动刺激相比,不对称比显著降低,重复性显著增高,认为低频骨导振动刺激前额优于顶骨。Curthoys等[20]发现乳突刺激易受刺激位置、方向及力度的影响。

骨导振动刺激具有以下特点:①当BCV位于前额、顶骨、枕骨等颅骨中线位置时,同时刺激双侧椭圆囊,同时记录双侧oVEMP,增加不对称比可靠性;②BCV-oVEMP振幅一般高于ACS-oVEMP,可能与椭圆囊斑对BCV较ACS更敏感有关[8];③BCV-oVEMP刺激阈值一般低于ACS-oVEMP,Curthoys的动物实验可印证这一观点[21];④不受外耳及中耳传导通路的影响,适用于患有外耳、中耳疾患的患者。

3.1.3 直流电刺激(GVS)

直流电刺激检测oVEMP需将记录电极置于眼睑中点下0.5~1.0 cm处,参比电极置于记录电极正下方,接地电极置于鼻根或胸骨处,直流电刺激阳极置于前额发际线中点,阴极置于乳突处。GVS-oVEMP波形是向上凝视眼外肌收缩时波形减向下凝视眼外肌松弛时波形[22]。不同学者认为GVS-oVEMP的适宜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4 mA/2 ms、5 mA/1 ms、3 mA/1 ms等。

GVS-oVEMP为一侧耳刺激对侧记录的电位[23],临床可结合ACS-oVEMP或BCV-oVEMP(反映的是椭圆囊-前庭上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对迷路或迷路后病变作出定位诊断[24];并且最佳刺激强度下可同时记录GVS—cVEMP和GVS—oVEMP,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感。同时,学者们研究发现直流电刺激具有以下局限:①易受记录条件及额外电信号影响,产生较大刺激伪迹;②受试者可出现刺激电极下方和周围的刺痛瘙痒;③不适用于耳蜗(及类似设备)植入患者,因为作用于头部的电流可通过电磁干扰导致植入失败[23]。

3.2 频率

目前研究发现,除听觉系统神经元外,椭圆囊及球囊对声音刺激也具有频率调谐特性。采用气导短纯音刺激时,一些学者发现500Hz时oVEMP振幅和引出率最高、阈值最低;Totai等[25]发现1000Hz时oVEMP振幅最大;Todd等[26]发现最佳频率为400-800Hz。采用骨导振动刺激时,一些学者发现100 Hz乳突骨导刺激时oVEMP振幅最高;250Hz前额骨导刺激oVEMP引出率和振幅最高、阈值最低。Dlugaiczyk等[27]基于以下解剖生理认为500Hz为骨导刺激的适宜频率:500 Hz骨导刺激激活100%的球囊和89%的椭圆囊不规则传入神经纤维,但并不激活球囊和椭圆囊规则传入纤维和半规管传入纤维;小于等于100Hz骨导刺激不激活球囊和椭圆囊不规则传入纤维,但可以激活半规管不规则传入纤维,前半规管传入神经纤维投射到对侧下斜肌,可干扰oVEMP结果。Curthoys等[28]认为气骨导刺激的频率差异与二者传导通路差异有关:骨导振动刺激通过产生线性加速度,直接激活微纹区I型毛细胞静纤毛,其频率取决于刺激方向、颅骨大小、质量和共振;气导声刺激通过镫骨运动使基底膜运动而激活I型毛细胞静纤毛,其频率由中耳传导功能决定。

Piker等[29]发现oVEMP刺激频率与年龄有明显交互作用:气导短纯音刺激时,青年人在500Hz或750Hz时、老年人在750Hz、1000Hz时oVEMP振幅最大。因此认为,最佳刺激频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

3.3 刺激声强度

能够激活毛细胞产生oVEMP的最低声音强度为刺激声阈值,但刺激声强度过大会造成耳蜗损伤[30],这就需要一个适宜的刺激声强度。不同学者对500Hz气导声刺激的阈值研究结果不同:129 dB SPL、110 dB pe SPL、83 dB nHL 及118.9 dB pe SPL等。不同学者推荐的刺激声强度不同:130 dB pe SPL或 100 dB nHL、95 dB nHL。Thomas等[31]认为儿童的安全刺激声强度水平低于成人,故应更谨慎选择。

3.4 极性

采用ACS或BCV测试oVEMP时,有密波(正向)、疏波(负向)及交替波三种参数,不同学者研究发现极性参数不同oVEMP结果不同。Govender等[32]发现三种极性参数气导声刺激oVEMP无显著差异;乳突骨导刺激时密波oVEMP潜伏期较短,疏波振幅较高;前额骨导刺激时密波oVEMP振幅较高,疏波潜伏期较短。Romero等[33]发现气导短纯音密波刺激oVEMP振幅最大,疏波刺激潜伏期最早,故认为密波刺激为更有效刺激。Amorim等[34]采用气导短纯音500Hz/4ms刺激12例正常受试者,发现密波、疏波及交替波oVEMP曲线有以下特点:大多数受试者(尤其是密波和疏波刺激)的N10波出现两个亚峰,两亚峰间期约1.9ms;密波早于疏波出现最高亚峰,密波晚于疏波出现第一亚峰;部分受试者会出现三个亚峰,第三亚峰出现于最高亚峰密波刺激之前、疏波刺激之后;第三亚峰与邻近亚峰间期短于其他任两个亚峰间期;交替波刺激是疏、密波刺激的结合,N10波常表现为单峰。相较于多峰,单峰的N10波潜伏期、振幅更易被确认,故推荐采取交替波刺激。但在观察oVEMP曲线时需要辨别N10波是单峰还是多峰,对于多峰N10波的潜伏期和振幅的确认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3.5 上升/平台/下降时间

短纯音刺激oVEMP时,上升/平台/下降时间不同 oVEMP 结果不同,Takahashi等[35]、Kantner等[36]分别推荐适宜时间1/2/1ms、2/2/2 ms。

学者研究发现,N1、P1潜伏期随上升/下降时间延长而延长,Singh等[37]认为与刺激持续时间、单位时间内传递声能及前庭神经纤维放电的变化有关。另外,学者发现oVEMP振幅随平台时间延长先升后降,认为振幅最高时平台时间为“最佳平台时间”。不同学者推荐的“最佳平台时间”不同:2ms、2-4ms、2ms/5ms,学者认为振幅在“最佳平台时间”前后的升降分别与传递到内耳的总声能增加[16]及镫骨肌反射有关。

综上所述,影响oVEMP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个因素均有相对适宜的方法或参数。在临床中能够引出oVEMP前提下主要评估oVEMP阈值和双耳间幅度不对称比,需要同一病人双侧检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结果才更准确。不同检测方法和设置参数下oVEMP结果没有可比性。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检测设备配置情况以及我们的临床经验,推荐采取仰卧位向上30°凝视眼位、“双眶下”电极位置、500Hz、95dB nHL、交替波、上升/平台/下降时间为1/2/1ms的气导短纯音测试oVEMP。总之,oVEMP作为近10余年来新的关于椭圆囊-前庭上神经通路功能的评估手段,其神经反射通路、规范的检测方法和参数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纯音前庭振幅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动纯音听阈检测技术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社区老年人中的应用△
CE-Chirp听觉稳态反应检测在听阈评估中的价值
高压氧综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