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故事

2021-01-02 22:09张秀锦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保健病人医生

文/张秀锦

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担负着传承的责任,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精英名流,无论是在家庭里,在社会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优良的传统需要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方能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我的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从业三十年,医术算不上高,但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精神让幼年的我耳濡目染。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校并被录取,女承父业走上了学医的道路。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年轻时身着戎装的照片始终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军帽上那颗闪闪的红星点燃了我心中的梦想——成为一名军人。高三时军校提前招生,身材瘦小、高度近视的我看着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地去面试,内心暗自失落,原以为从军之梦自此幻灭,却不曾想还有“曲线救国”之径。1995年我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适逢那几年军队连续扩招地方大学毕业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并顺利通过了军队接收地方大学生选拔,如愿以偿穿上了庄严的军装,并且成为一名人民军医,正是应了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第一次回家探亲时,我特意穿戴整齐去拍了军装照,父亲把我的军装照(军装不太合身,其实照片很难看)和他的那张老照片并排挂在了一起,我的泪水瞬间涌了出来:父亲一直克服经济困难支持子女好好读书。我考上大学打破了村里连续十几年没有大学生的记录,让他倍感骄傲;而今我正式成为人民军医,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内心所想不曾对我说,应该是颇感荣耀吧。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医生则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且高度自律的职业,继续读研是医生追求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我在大学毕业前夕对于考研的认识并没有与个人人生轨迹联系起来,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迫切希望尽早就业以减轻家庭负担。第一次考研由于准备不足而失败,但这颗种子一直埋在心里。临床工作忙忙碌碌,业余时间坚持学习,英语、内科学、外科学以及基础医学的书常年放在触手可得的地方。但医院规定工作满两年后才能考研,作为军人自然要服从管理,一直到1999年底才等来报考机会,而那年我刚刚结束5年的异地恋,结婚后过上稳定的生活还不满1年,考研则意味着又要面临两地分居。那年冬天异常寒冷,在苏北没有暖气的宿舍里,穿着两层棉衣仍然是手脚冰冷。复习资料里面的重点内容已经被红黑蓝3种颜色的笔划了不下3遍。考期日渐临近,我出现难以抵抗的困倦感,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才能保持清醒,后来证实是怀孕引起的早孕反应,还有先兆流产的迹象,是保胎还是继续复习?我有些犹豫,但事已至此,弃之可惜,我决定继续咬牙坚持!在如此状态下应试,不敢奢望有什么结果,最后竟出人意料地高分通过,考上了解放军总医院的硕士研究生。

来北京面试之前,通过同学找到了导师家的电话号码,希望能够得到面试方面的指导。那时候我还住在集体宿舍,打电话要去医院外面的投币式公用电话亭。在某个周末,我找了一个僻静处的公共电话亭拨通了导师家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个变声期小男生(导师的儿子)的声音:“妈妈去查房了,您晚点儿再打吧”,我只好回到宿舍,换个时间再打,记得来回跑了好几趟才和导师通上话。这件事让我对导师的工作产生一种神秘感:她工作这么忙呀,周末都不能在家休息、陪伴家人?2000年之前互联网尚未普及,我的信息来源很有限,虽然已经在干部病房工作4年余,但对解放军总医院保健工作的地位没什么概念,对于医院(学校)的影响力也不清楚,填报志愿完全是误打误撞,因为我的一个同事比我早一年考研,从他那里才知道可以报考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孤陋寡闻的程度是不是很可笑?正是这次与导师的通话经历成为我理解保健工作的一个开端。

2000年8月,我来解放军总医院报到,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是参观院史馆,一幅幅画面展示出医院发展壮大的历程,一件件实物见证了医疗航母打造的艰辛,一个个故事述说着历代总院人大医精诚的情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参观之后,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又为自己无心插柳的选择感到庆幸:这是全国医疗和科研水平一流的医院,这是军队医院的旗舰,这里有低调朴实的名医大家,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科研平台,能够在这里学习和工作是何其有幸!因此也倍加珍惜这3年的学习时光。

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顺利留院,脱离临床3年,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开始感觉有点儿无所适从。第一位带教我的上级医生姓刘(现任解放军总医院某医学中心主任),也是我大学的学长,记得他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保健无小事,这让我切实感受到作为保健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他还告诉我对待病人要做到三勤:嘴勤,也就是多和病人沟通,有问必答,调整治疗要解释原因,检查化验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病人;腿勤,即多巡视病房,病人有主诉随时床旁查看;手勤:即及时书写病历记录病情变化,及时粘贴化验单,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落实会诊、检查预约等。现在回想起来师兄传授的这些经验恰恰是“保健精神”的具体要求。“保健无小事”强调的是保健工作对责任心的严格要求,而三勤则帮我这个新手迅速找到坐标。“嘴勤”锻炼了医患沟通能力,刚开始连进病房都发憷,逐步找到并熟练掌握了医患沟通技巧,后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腿勤保证了患者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曾经有一位长期使用呼吸机、大脑处于植物状态的病人,无法提供任何主诉,我通过对腹部体征的仔细观察,及时诊断了十二指肠穿孔;手勤则保证了病历书写质量,曾经作为优秀病案参展。

在身边良师益友的带动下,加上自身踏实严谨、吃苦耐劳的品质,我很快适应了医疗保健的工作。入科后不到半年,我接到了第一个特别医疗任务,一位开国将领因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需要抽调专门的医护力量加强病情观察,科主任专门与我谈话,告诉我能够参加特医任务是组织的信任,也是一次考验。说实话,我只知道有特护,还从未听说过特医的存在。当时我和爱人分居两地,儿子刚上幼儿园,家里只有我16岁的外甥女帮忙照顾孩子,而特医组只有两位医生24小时倒班,下了班只有半天休息,现实问题是孩子怎么办?当个人困难与工作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作为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毫不犹豫,顾全大局没有二话。默默克服家庭困难,自始至终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记得我第一次进入病房,患者夫人坐在门口沙发上,双手拄着拐杖,她从头到脚打量着我,那一刻我意识到这次任务面临的将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挑战!高强度的夜班,密集的会诊(一天内最多达七八次),除了观察病情,落实医嘱,还要花大量时间整理会诊记录。在这次任务中首次启动使用多媒体汇报病历,在那之前医生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巨大的体温单,专家们长期以来是通过这种形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趋势,总结规律,调整诊疗方案。第一次特医持续了3个多月,面对家属严苛的要求,我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最后一个班连续30多个小时没合眼,筋疲力尽差点儿晕倒。值得欣慰的是,患者家属对我的工作表现非常肯定,也算向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一次特医的出色表现得到认可,此后我在特医团队中高频出现,被同事戏称为“特医专业户”。每次执行任务我都是全身心地投入。这些经历让我的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我逐渐领悟到保健所面对的这些患者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或是经历过枪林弹雨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或是鞠躬尽瘁引领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物,更有重中之重保健对象,他们把健康托付于解放军总医院,这沉甸甸的信任不可辜负!科主任在科室总结会上曾说“我们科室在医院保健工作中担负着最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我们每个人的贡献,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句话让我对于保健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尽管保健工作有时会让人感觉枯燥、精神压力大、缺乏成就感,但这项工作需要保有一颗绝对忠诚的心,需要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态度,需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的奉献精神。

保健工作中,多学科会诊模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刚来科室时,只要是有大会诊我都主动参加,因为受邀专家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名医大家,他们对疑难病例的剖析,可以帮助年轻医生掌握构建临床思维的方法,这种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牟善初教授(著名老年医学专家)那时已经80多岁高龄,仍然是每次大会诊的“定海神针”,他发言从不长篇大论,却次次一针见血。我注意到他的白大衣口袋里一直装着一本小书,经常在会诊间隙掏出来看,我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终于有一次看到书的封皮,原来是本80年代出版的《英语世界》。我的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已经是这位功成名就老专家深入骨髓的习惯,即使在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不断求索,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虚度光阴呢?李小鹰主任做客CCTV《开讲啦》栏目时,动情地讲述了牟老的故事,他在保健工作的特殊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时时处于待命状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精湛的医术来自艰苦的实践与总结,只有重视临床第一线工作,勇于实践,才能成为好医生”。

“责任在肩,榜样在前”,李小鹰主任在演讲时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老一辈总院专家对自己的影响,她把传承牟善初等老一辈保健专家的榜样精神当作是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在医疗保健任务中,她曾连续数月守候在病床前,被患者和家属称为“生命守护神”。她身担保健重任,经常随行保健,长期长途飞行对身体是极大的挑战,即便是年轻人有时都会吃不消,但是李主任每次出差回来都是从机场直接奔回医院,马不停蹄地开始查房、处理科室事务,从来没有见她倒过时差。她的办公室就在我们主管医生办公室隔壁,中午预约见面的研究生或是其他人员都要排队等候,她分秒必争,像永动机一样高效运转,留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却极其有限。她在卸任科主任后继续致力于中国老年医学事业发展,组办了一期又一期中国老年科医师培训班,编写一系列老年医学相关教材,着力打造我国老年医学专科人才队伍,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年轻人:作为医生,应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要有远大的目标并有为之奋斗终生的毅力;作为军人,要听招唤、守规矩,全力以赴完成任务不打折扣;作为党员,要冲锋在前,识大体顾大局,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不讲条件。

我在科室工作的这些年,参加的大型会诊和重大抢救难以计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召之即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双休日,他们关注的只是病人的安危,放弃休息时间无怨无悔。他们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渐渐的,周末查房成了自觉,一天不看病人就心有不安;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日久天长家人也习惯了不能团圆的节日、不能陪伴的假期。儿子常问的几句话是“你几点能查完房呀”“放假你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回老家呀”,我不敢对他们做出承诺,因为如果病人情况不稳定我无法确定回家的时间,因为没有发布排班表我不知道能不能有假期?工作、病房、病人永远是我首先考虑的事情。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去要求调班,也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让领导关照。我爱人由于工作调动、转业安置等一系列问题的不如意,患上了重度抑郁,从拒绝治疗到主动接受治疗再到病情缓解,前前后后持续了六七年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秩序,甚至威胁到了婚姻。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不能让老人知道,怕他们牵挂;不想让朋友知道,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无法逃离,因为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我选择默默咬牙坚持,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斗转星移,当越来越多的患者或家属告诉我“你是个负责任的医生,我们信任你”时,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牟老曾经说过:病人的信任是对医生最高的奖赏!

不知不觉中,我们这一代医生已经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我常常思考:我们能跑好这一程吗?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对年轻一代的“三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冲突、暴力伤医事件,医生成了高风险职业。一些对医学感兴趣的优质生源顾及到执业安全问题对医学院望而却步,一些优秀的医生面对风险选择了逃避。医生的技术门槛很高,但收入却很尴尬。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的,都是视医学事业为“真爱”的勇士。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少数医生的价值取向也开始扭曲。我不时听到身边有人感叹:将来不知道该找谁看病了!这种担忧源自哪里呢?有的年轻医生不再把写病历当作锻炼临床思辨能力的方式,言之凿凿地辩说病历没人看,评职称又用不上;有的医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病人交流,认为还不如省点儿时间看文献,当上级医生问起病人的情况时,只能含糊其辞,找各种理由开脱;有的医生甚至懒得为患者查体,听诊器都成了摆设,还振振有词地辩说“做个检查就行了,听又听不出来问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萌生,这些现象确实令人堪忧。而有一些基本功扎实、临床实战能力强、踏实敬业的医生,却由于评价体系中的“硬件”不足被埋没,甚至淘汰出局。

我有时想:作为医生,我们有必要经常复习希波克拉底誓言,才能领悟医学的宗旨;作为军人,我们要牢记军人的职责与使命,才丢不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作为保健事业传承人,我们必须谨记一代又一代保健专家用智慧和付出书写出的“保健精神”:忠诚保健、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才能找到医者的初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要经常到病人床旁,关心他们的疾苦,才能逐步建立把患者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医学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履行传承的使命。

猜你喜欢
保健病人医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谁是病人
最美医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