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2021-01-03 01:08贾丽芬
企业文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二者政治思想

文|贾丽芬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二者有相同点,也有异同之处,本文分别站在二者的角度,挖掘其自身内涵,与此同时,剖析二者的内在深刻联系、本质区别,并辩证的看待二者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企业文化的内涵,并指出二者的关系,既有同一性,又有不同性。也指出了二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融合、协同发展、互相补充的企业管理体系和思想建设体系。使企业不断挖掘自身优势,释放自身能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

(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是自我党成立以来,促进我党各项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实践成就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理论和实战经验。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具体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落实;学习社会主义核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意识形态的构建;我党文化建设与培育新型党政人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同时包括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思想;以及党的创新精神,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因,包括企业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也可细化为企业的生产产品观、使用人才观、客户服务观、安全生产关等第二层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认知的目标、共同理念、共同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总和。愿景就是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的大方向。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遵循的行为原则、信念。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是一种柔性的管理。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物质层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整个VI 设计,企业的整体形象、标识、企业文化传播平台等。制度层是指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规章制度,具有规范性、约束行为导向的特点。精神层是指企业员工所共同信守的理念、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企业的整体精神风貌。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二者的关系

(一)二者的不同之处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有一些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二者存在的本身可以相互融通、融合。

1.二者的所属范畴不同

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属于政治范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党的纲领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通过党在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思想教育,与时俱进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坚持明确的政治立场。这是政治范畴内容。企业文化是属于企业管理范畴。企业文化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是通过企业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一致认知,来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有效实现员工的管理,是管理范畴和经济范畴。

2.二者的逻辑起点不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构建是以党的意志为中心,是要包括企业在内的任何组织紧紧围绕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整个逻辑的起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领导各项事务。企业文化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企业领导者或者企业股东的利益导向下,整个的逻辑起点围绕企业的利益。

3.二者的形成机制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是对人们的世界观、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工作态度进行教育,是具有指引性和领导性质的。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逐步自然而然形成的全员达成共识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应该说是一种自发形成的。

4.二者的运行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主导是靠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以党的政治核心领导,党政工三方合力共管,采用系统教育全面开展思想工作。而企业文化构建的主题是企业的职工,通过企业领导者的梳理和倡导,员工进行文化内化,开展自我教育、自我体验的内化过程。

(二)二者的相同之处

1.目标方向一致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构建为了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而展开的,使企业在任何冲击中以员工信念、思想和行为的助力让企业更稳定、更平稳地过渡,最终达成终极目的。

2.服务对象一致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都是人,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的运行靠组织,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最早的梅奥和霍桑实验就早已经证明了一点,要充分考虑人,关怀人。也正向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样,满足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关心人、成就人,这一点与我党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高度一致。

3.思维方法一致

思维是行为的导向,思维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必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民主生活会,这是一种自我批判的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是做企业的方法,如如何控制成本,比如确保质量、安全生产关是企业必须要常抓不懈的第一要务。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创新,引领时代,满足需求。

4.思想理念一致

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四个意识中的大局意识,企业也是要有大局意识,企业的发展是要看整体政治、经济、全球经济、世界格局等整体宏观环境背景,企业发展战略要按照整体宏观环境背景建设,又比如思想政治工作提到的四个自信,企业也是要有文化自信。积极的企业文化心理建设对企业会有正向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足

企业员工对当今世界的形势和整体格局认识不清,对全球市场经济的运行竞争趋向缺乏把握,无法融合企业具体实际情况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缺乏体系、持续性。职工思想政治学习缺乏渠道。对于大数据系统、微信公众号、APP 等平台利用不足。

2.方法单一

传统的工作方法缺乏互动,缺乏生动的结合员工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创新。

(二)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形式化

企业文化多限于一些口头和一些文本制作及一些文体活动。企业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如整体VI 设计、LOGO;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限于外在形式,企业员工无法内化。

2.碎片化

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不成体系,不像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完善的体系。往往文化墙上挂,行动无方向。规章制度要具体落实才有意义,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辅助制度的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性和规范性使得制度落实更为顺畅。

3.利益化

企业文化构建属于经济和管理层面。在西方管理学中提倡经济人假设,企业员工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缺乏大局观和战略性。

四、二者协同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二者协同使用的具体措施

(一)二者协同构建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自我党成立以来,我党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工作的位置。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和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企业发展的动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心理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经济思想的传播,目前企业员工的思想面临多元化,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推进、相互补充有着重要的时间意义。

(二)二者协同使用的具体措施

1.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按照马斯洛管理理论人有生存、发展、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以人为中心,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以人为本,强调集体和个体的结合,强调大局与个性化满足的融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发挥员工最大化的个体效能。精准掌握和分析员工思想,同时,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

2.创新管理模式

在管理主体上,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和企业文化相关部门的合作,成立专家组,以心理建设为核心导向,把党政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融合,在内容上,开展公共管理教育培训、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积极心理建设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团队建设培训,以问题导向,彻底发现、解决员工在任何时期可能产生的一切思想问题。

3.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技术水平上,开展宣传平台渠道建设、学习资源工作室建设。二是做好财务支撑,把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工作人员纳入员工考核体系,激励员工更好落实此项工作。

五、结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二者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的具体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详尽解读二者的关系,找到二者各自存在的问题,找到二者协同发展的必要逻辑,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关键点突破措施。在新形势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稳步、快速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二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