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离退休党建管理模式

2021-01-03 02:47文|葛
企业文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年龄管理工作党员

文|葛 梅

前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企事业单位中离退休人员的数量已经呈逐年递增的形态。而离退休党员作为该人群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的带动作用和引导力依旧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针对离退休党员加强管理的创新,构建良好的管理模式,打开退休党建的新格局,让理想当中的管理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

一、创新离退休党建管理的重要性

在针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党建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离退休管理处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阵地。在现阶段,只有跟随时代发展,满足时代需求,不断的追求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够使得党组织生活满足时代发展,使得离退休党员可以在晚年时光安稳幸福的度过,使得其的余热得到发挥,能够真正的保障立场坚定、永存理想、思想创新等等,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现阶段,离退休管理处一定要加强在此方面的认知,不断的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管理目标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离退休党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年龄悬殊

针对于离退休党员群体,首先在年龄上是非常悬殊的。如,有的一些离退党员已经有80~90的高龄,出现走不出、记不住、听不清、看不见的情况,无法对相关活动进行参与。而对于一些刚刚退下的党员年龄大多数都在50~60岁,精力旺盛、体力充沛,能够更好的迎合时代发展,对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也比较熟悉,乐于参与各种活动,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快。这样就会导致在管理过程当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在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需要关注的要点。

(二)居住分散

在从前分房时期,大多数的党员在离退之后都居住在家属小区或者学校周边,居住较为集中。但是伴随着制度改革、人民物质条件改善以及子女居住地、工作岗位的变动等等,很多党员在退休之后已经搬离家属小区,甚至搬到其他城市居住、国外居住等等。这样就导致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非常分散,无论是活动开展还是事项通知都遇着非常大的阻碍,为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三)心理失衡

党员在退休之后,思想方面会伴随着时间出现一定的变化。如,在脱离岗位后心里难免会出现失落感,再加上消息闭塞,就导致党员对于一些变化和现象无法正确理解。如,在离退休之后,党员在收入上必定会相应减少,和在职相关人员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不平衡心理的出现。或者由于周边环境产生孤独感和消极情绪等等。这就需要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大指导和开导,充分变换角度予以理解,最大化的避免一些心理失衡现象的出现。

三、创新离退休党建管理模式的路径研究

(一)引入结合管理,实现模式创新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离退休党员的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就可以将结合管理这样的模式引入进来。这样可以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活力,提高凝聚力,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管理效果。

例如,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在结合管理的模式下,应该树立以人为本这样的管理原则,兼顾到每个群体的特点,真正的实现有效结合,取长补短,让不同类别的党员之间也能够补充融合,发挥良好局面,使得党员之间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比如,可以借助老少结合的方式,突破年龄悬殊的问题。积极鼓励年龄较大的退休党员在年轻退休党员的带动下形成小组,积极参与活动,使得年轻退休党员汲取经验、年老退休党员也能够活跃思想,让两者之间真正的实现互补,也能够让党员之间的情感得以增进,让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和缺陷得到弥补。

(二)开展灵活管理,实现模式创新

为了更好地推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动,也可以实现灵活管理。这样就可以让传统管理模式当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得到有效的改进,让管理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做到随机应变,更加具有灵活性。

例如,对于刚刚退下的党员来说,本身具备着身体健康、经历丰富的特点,并且有着较高的责任心。因此,就应该针对于这类党员积极的进行鼓励,鼓励其在相关的支部活动当中积极参与,能够与时代发展密切结合。如,可以继续进行聘用,可以为相关单位做出相应贡献。而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退休党员,可能会存在着行动不便等情况。所以,应该加强党员和同街道、同社区之间的联系,让这些退休党员可以就近地进行学习、参与活动,获取到更多的关怀而对于一些在国外、外地长期居住的党员,则可以加强网络系统的有效运用,对工作群进行开设,注册QQ、微信、微博等等,使得彼此之间能够保障密切联系。也可以借助网络视频通话的方式,实现实时沟通,对空间进行突破。借助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所有的退休人员都对活动内容以思想进行了解,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和贴心。

(三)推动制度管理,实现模式创新

在开展离退休党建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制度管理的有效运用。通过制度管理能够更好的赢取大众的认可,使得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行之有效。

例如,在实践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组织方式进行明确和固定,逐渐的构建成规范的管理体制。但在活动开展时间上,则可以灵活性的进行把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散或小规模地开展。真正的展现出认真务实的原则,保障离退休人员有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做到人性化和固定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此外,在活动开展过程当中,也应该对一些用具和设施进行配备,如学习资料、阵地、旗帜的树立等等,使得离退休党员也可以展现姿态、树立形象、亮出身份,让制度化管理得到有效地推动,达到理想当中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四)实现分类管理,实现模式创新

考虑到离退休党员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个体差异。所以,在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也可以对分类管理这样的模式进行有效的运用。在分类管理当中,可以根据离退休党员现阶段不同的特质来对生活进行组织,在管理方法上做到有所侧重,管理规范,保障退休党员可以积极的参与到组织活动当中,让生活变得更加行之有效、形象多样、丰富多彩。

例如,对于党近期下发的改革方向、政策方针,可以让管理者借助慰问谈话、家庭走访的方式及时宣传。而对于一些依旧有余热的党员,可以更好的展现出这部分人群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如,引导这部分人员扮演好宣传者、参议员、调解员等身份,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如,对于日常生活当中所出现的一些家庭纠纷、邻里纠纷,都可以找这些党员积极的帮助、解决。以这样的方式成为示范者,对于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都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五)注重活动管理,实现模式创新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注重活动管理。对于离退休党员来说,都属于中老年的年龄范畴,考虑到其的需求,也应该对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党员对企业改革和国家大事进行理解,也能够丰富其的精神生活,让其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心理失衡现象的避免。

例如,可以开展养生保健讲座、老年合唱班、太极拳班、舞蹈班、健身班......使得各项活动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动,这些都是离退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此过程当中,管理者也应该深入参与到活动当中,及时的对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不足进行发现,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改进。使得离退休党员之间可以逐渐的构建合作、合拍、合心的氛围,真正的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预期当中的管理目标得到逐一的实现。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于离退党员不断的加强党建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解决在当前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好离退休党员自身的引导力,对于各项工作的推动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主要可以引入结合管理、灵活管理、制度管理、分类管理、活动管理等多种形式,真正的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年龄管理工作党员
变小的年龄
我是党员向我看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年龄歧视
党员标准是什么?
算年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