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

2021-01-03 02:47文|田
企业文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工作

文|田 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作为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为企业安全环保、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等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凝聚国有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将凝心聚力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融合出员工队伍新面貌

企业党委班子要明确发挥出骨干表率作用,提升精气神儿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前提和基础。

坚定信心,在思想上更加统一。党委委员分别承包基层总支,常规性开展主题形势任务教育,通过开展支委会、集中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反复研讨,形成共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在抓好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党委委员要深入联系点做报告、讲党课,定期撰写上报学习体会;注重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载体平台,抓好党员集中学习讨论交流,通过集中宣讲、传送资料、组织生活等方式,抓好离退休党员学习,实现学习零死角全覆盖;机关科室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各单位的学习组织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党建工作的重点检查考核内容。

抓准典型,在行动上步调更一致。通过开通党建专栏、召开七一表彰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将学习教育常态化与岗位实践活动协同推进、互促融合,更加科学、严格地推动岗位实践活动各个环节落实落稳;坚持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建立基层党支部自查自改、基层党总支审核把关、处党委督查考核的“三级检视”机制,层层压实责任、解决问题,全面细致梳理岗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通过组织记录抽查、基层组织巡查、列席参加基层组织生活等多种途径,检查基层组织生活是否按规定做到经常、严肃、认真,“三会一课”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开展流程是否符合规定,相关记录是否详实。

放低身子,在作风上更加硬朗。党委委员要加大调查研究频次和走进现场的频率,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与处领导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基层党员干部约谈访谈、集中考试、民主评议等方式,查看基层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查改问题、理想信念和工作状态情况,针对回顾检视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归属,要求责任组织及相关党员干部从严从实制定对应整改措施,实现销项管理、闭环管理,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按时上报整改情况,基层党总支对整改情况负直接责任,企业党委不定期进行巡视检查。

二、将提质增效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融合出扭亏解困新成效

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明确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履责见成效。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书记参与生产、组织改革,行政正职重视党建、会抓党建;强化“委员”意识,党委制定党建工作年度工程,发布项目责任清单,委员牵头司责,承担起分管党建责任;基层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按项目要求领责,不再“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履好责、勇担当,完善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业绩考核机制,采取民主测评、组织考核、集体约谈等方式,对全处科级班子和科级干部进行督导,领导干部更加履职尽责。

抓实基层,组织的促进作用真发挥。结合企业生产点多、面广,人员难集中的实际,为解决“散”、“远”问题,进一步优化党支部的划分,将党员数目较少的支部撤销成立党小组,调整后严格按照选举制度,成立支委会,健全支部机构;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制度》等,使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本着“生产经营主战场延伸到哪里,工程就开展到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理念,在年度党建工程下设立子工程,将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切实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身上。

强化教育管理,党员先锋骨干作用突出。严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员上讲台、现场传帮带、师带徒等活动,建立刚性量化考核细则,执行每季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同干部任用、评先选优挂钩;把岗位实践落在行动,以书记大讲堂、干部讲党课、基层巡讲等形式,把讲堂搬至基层、带到现场,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政策、转变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三、将改善民生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合出和谐稳定新局面

精心选树,不断扩大典型影响力。党委严格按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要求和好干部标准,充分挖掘宣传生产组织、安全管理、外闯市场、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开展“传承前辈精神,再谱新篇章”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典型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企业安全平稳发展的守护者,真抓实干的劳模等身边典型;创新开展“身边的感动”、“我是党员”、“企业榜样”故事展演等活动,让一大批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的先进竞相涌现,为全体党员干部、员工群众立起标杆、塑起形象;积极评选星级共产党员和星级共产党员责任区,让“安全之星、创效之星、节约之星、和谐之星”在各项工作中散发光芒、指引方向。为不断扩大先进典型影响力和引领力,通过企业简报、专题视频、网络专栏、典型交流、故事演讲等载体,充分发挥典型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服务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以点带面,依法合规带头干事业。坚持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一是突出战略引领作用。对标对表先进企业,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支持作用,强化政策研究和细分产业研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建立与产业和同业交流机制;强化风险管控作用,坚持低风险偏好,坚持集体审议机制,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审查、审议、审批全流程分层授权、交叉管控;聚焦行业风险和政策变化,强化风险预警体系和跟踪排查机制作用;发挥内控机制作用,合理划分部门职责权限,通过科学制度设计,建立优化组织体系和部门职能,实现责、权、利有效分配和制衡。

四、将改革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新起点和目标点,融合出深化改革新形势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打造党建工作亮点。企业党委按照党建体系建设要求,围绕各项改革发展规划,执行“五条基本线”的党委工作思路:即狠抓“创优创效”根本,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确保企业蓬勃高速发展;紧盯“风险管控”关键,确保企业平稳有序发展;严控“内部管理”重点,确保企业科学效益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确保实现兴企惠民发展。提出“1234”的工作要求,即“一个目标”、“两个创新”、“三个稳定”、“四个提升”,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岗位实践活动,结合处内实际寻找抓手,确保落实具体化,可操作。

创新开展载体活动,增强活动实效。积极开展“一站到底”知识竞赛、企业技术(技能)竞赛等活动,搭建职工自我提升的平台;不断深化“上产降成本、安全提效益、重塑形象添光彩”劳动竞赛、形成“百岗千哨”、“安全里程碑”“安全金点子、银点子”等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特殊品牌活动,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建言献策、创优创效;建立“四位一体”服务帮扶体系,积极落实生活帮扶、医疗帮扶、助学帮扶、特殊帮扶,强化矛盾化解,当好传递组织关怀的纽带。组织党员参加“党员进社区”、共产党员活动日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使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

“守正”与“创新”,是探索企业国际化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本遵循,只有不断拓展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新领域新方法,及时将可行性强、能操作的研究成果组织进行试点转化推广,努力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效,才能实现以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引领生产经营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走基层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