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野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2021-01-03 05:3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本科生校园文化研究生

罗 玮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又对学生有一定影响的群体文化。其相对于校园硬件设施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抽象表达,对学校的发展建设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各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面临的挑战与竞争也日益增多。而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应用性和创新性日益重要的社会高速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培养理工科创新人才是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向。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1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

1.1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研究生端正的思想政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安稳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环境,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实际为在无形中对研究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研究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及发展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可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2 学术文化影响熏陶

对于研究生而言,科研学术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目的。因此,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学术文化建设是该群体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既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同时也更好地将学术科学研究与创新性培养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为目标,组织开展各类学术型科技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养成,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1.3 校园归属感与专业认同感提升

专业认同感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就业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一个良好的专业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对于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学校归属感对于研究生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的管理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的约束,否则会让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难以适应,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尽快地建立学校归属感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既可帮助研究生加强专业认知,从专业认同感角度出发,学科专业为核心,加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1.4 激励竞争机制作用

良好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直接激发研究生学生的荣誉感和战斗精神,还能使研究生这个集体一直处于浓厚的创先争优的氛围之中,使研究生在“比科研、比学术、比进步”的气氛激励下,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对于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分析

2.1 研究生生源多样化

根据调查发现,在参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时,研究生群体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首先,研究生已经经过了大学的洗礼,其思维独立意识强,思想、心理和行为更加趋于成熟,价值观已基本定型,加上学科专业划分、研究方向各异、班级功能弱化等原因,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意识淡漠、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强烈等问题。因此,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次,由于其年龄大,生源广,学生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很难形成统一的核心力;再次,对于研究生而言,科研压力普遍较大,几乎每天除去寝室之外的地方就是实验室,根本没有时间参与课题之外的活动。事实上,目前研究生参与的活动也多以学术性活动为主。

2.2 研究生干部管理松散

研究生干部管理松散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对于研究生而言,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以学习及科学研究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干部管理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与成熟性。研究生干部获得培训的机会也较少,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不足。高校对研究生干部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干部队伍业务能力难以提升。

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干部组织活动容易形式化,缺乏一定的创新。研究生干部相互了解少,沟通不足致使团队凝聚力较差,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执行力不足的现象,在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增加了困难。

2.3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单一性

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在惯性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校园建设以学术活动为主,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新性,对研究生的具体指导意义不全面。尤其在当前大背景下,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趋向多元化,根据往年研究生毕业去向调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进入高校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工作面非常广。高校作为育人的源头,更应该考虑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来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所以在活动设计方面也不能仅仅考虑学术型活动,而应该与时俱进,去了解研究生的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修养。而目前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每项活动都充满沧桑感,展示不出时代的新鲜气息。

3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3.1 健全科学管理工作模式

健全的制度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研究生会的工作制度通常是非常简单的,大部分仅仅是对日常事务性工作做出规定和解释,而并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相关的制度。因此,加强制度管理,在制度中加入文化建设内容,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不仅仅和研究生群体相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研究生学生干部。研究生学生干部是研究生会各项工作开展得最为重要的执行者和最为有效的实施者,系统地加强研究生会干部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水平以及服务意识,提升其组织协调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干部培训,让他们树立起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通过他们的带头表率作用去影响一般的研究生会成员,将校园文化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可进一步发挥班级或年级在研究生群体中的作用,形成核心力,增强归属感。

3.2 紧抓研究生群体特点

在教育日趋重要的大背景下,高校中研究生比例稳步增加。研究生群体一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又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

首先,从年龄结构、心理特点、人生阅历角度来看,研究生在问题思考和思维水平上要明显优于本科生。甚至于大部分研究生都有短暂的社会工作阅历,其对于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大局意识等均要更胜一筹。因此,如果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得到很好的建设,将研究生更好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研究生本身的群体特点,有利于更好地拓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内涵。

另一方面,研究生群体生活过于单一。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学生甚至导师都会倾向于将重心放在学术科研上,而对其他活动重视程度不高。这样导致研究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等。

因此,根据研究生群体特点和目前的现状,打破现有的研究生校园活动模式,将研究生学术活动有机的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将文化建设活动更加创新化、丰富化,将不同专业学科有机融合,碰撞出艺术与理科思维的火花,是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

3.3 开创专业品牌特色活动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单一性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充分把握研究生群体特点,组织开展适合的、富有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活动不够具有传承性和品牌特色。如本科生在入校之处就会进行专业介绍会、专业交流会、老生带新生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考研之时会进行考研交流会、考研就业探讨会等等一系列活动,活动具有较高的指导性意义,并很好的从高年级向低年级传承,形成品牌特色。相较而言,研究生的活动大部分为短暂性、临时性,不能对研究生形成一个更好的指导意义。因此,借鉴在校本科生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取长补短,建立研究生专业品牌特色活动。另一方向,将两者以活动的形式打通,有机的融合起来,搭建研究生和本科生互动平台,鼓励研究生引导本科生进行科研与创造发明探索,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进行创业尝试,发挥各自的长处。发挥校园文化的示范、激励和互相进步功能,促进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思想政治与学术培养有机结合,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本科生校园文化研究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