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课内外阅读契合点,搭儿童有效阅读天梯
——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2021-01-03 10:54
课外语文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家长语文

郑 琪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庆华小学,甘肃 庆阳 745100)

加强小学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能力,加强词汇收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以往老师不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家长也没有引导孩子阅读的习惯。现如今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改善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如今小学阶段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阅读材料。之后可以将这些网络材料简单分类,再将其融入课堂阅读之中,这样可以有效推进课堂进度,但是相应的,教师对阅读文本的思考会大大减少,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教师无法从文章和阅读的角度进行教学,所以信息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因此教师应尽量积累教学的经验,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带给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在时间方面,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能一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只能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并不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目前,大多数小学的课内外阅读不够,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有的家长也会课后为学生申请不同的兴趣班,导致许多学生没有时间仔细挑选课外读物,只能在看到哪些书是“畅销书”时才去拿。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阅读与课堂阅读无关,而且书的质量很难保证,很容易使小学生的阅读量低于阅读要求,而阅读质量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自主性和自信心,有时语文老师会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材料。学生素养与教师培训密切相关。如果教师教学能力强,善于探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学生的阅读水平变得会更加优秀。然而,一些语文教师仍然受制于传统教学方法,主要用注入法解释历史和结构背景,这使得课堂气氛极其枯燥,削弱了许多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完《七律·长征》后,建议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歌,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但学生很少注意这些诗歌,课后也不会主动阅读。有时候老师会在课前就上节课留下的阅读问题提问,很多同学说不知道,不记得这篇文章,不利于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有时候是因为语文老师没有做好引导学生课内课外阅读的工作。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注重教学,所有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进行的。这样单一的深度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不利于增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使其在语文素养上的表现相对简单。针对上述阅读量不足、家长关注不足、学生阅读动机不足、教师指导策略偏颇等问题,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践和学生具体阅读情况,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他们的主体意愿,采取综合性的实际措施,改进辅导战略等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侧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水平。

二、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有效的阅读衔接点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不仅包括课前准备,也要在课堂上做好准备。

根据文章的题材和内容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以及理解和体验阅读方法的过程中,有效巩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学生意识到乌鸦遇到困难时,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乌鸦用智慧战胜困难的过程实际上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学会用智慧战胜困难。这种用动物作为隐喻指代人的写作方法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这段文字来自《伊索寓言》。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类似的描述人与动物的故事。有许多为学生熟知的故事,如《龟兔赛跑》《亡羊补牢》《农夫与蛇》。寓言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练习语言的组织能力。可以将历史故事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讲述,学生可以结成小组从历史中寻找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每个人都可以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阅读画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这些故事,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教材往往将内容、主题和思想相近的文章组合成一个学习单元,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学生获得丰富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的有效手段。在阅读过程中,吸收了生活的智慧,培养了语言和思维习惯,学生可以在具体的阅读练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小学阶段的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深刻理解教材,把握阅读衔接的关键性

课外教科书的选择必须与教师的知识水平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分享课外知识和教材。在课内和课外的阅读中,教师必须确保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内容在精神上或形式上是平等的。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在语言或精神表达方面与学校文章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而确保内容的一致性。比如,在学习《大象的耳朵》的内容时,在这篇课文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盲目地听别人的意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再比如阅读《画杨桃》等材料和其他相关的课外知识,以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技能。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包括充满古典韵味的古诗词和具有现代气息的名著。优秀作品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在教学前阅读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阅读文本,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

(二)利用课内外阅读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量身订造阅读量,逐步掌握公共阅读中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情境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两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拔苗助长》之后,学生们通过教师所讲的知识理解了文章中所包含的真理:违反客观规律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不要投机取巧,犯错误要及时更正。当学生理解了这些哲理之后,老师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守株待兔》的寓言,用比较和欣赏的角度来阅读,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寓言所讲述的哲理,使学生能从中读懂生活的真谛。教导学生做人不应该偷懒,要踏踏实实做人,不仅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而且创造了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三)积极带领学生开展活动,带领学生体会阅读乐趣

除了这些动人的故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利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阅读内容,激发对阅读的兴趣。例如,让学生自己制订阅读计划,阅读计划要取决于自身的阅读能力,选择充满神奇幻想的材料,可以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和兴趣,明确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就要写出感悟,感悟字数不需要太多,但是要求能表露真情实感,在阅读后可以和同学交换读物来进行再次阅读,这种教学手法有利于改善学生阅读的环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比如在大街上,在父母和亲戚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商店的广告牌和街头的礼貌用语,并且许多学生对报纸和电视很感兴趣。家长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让学生利用报纸和电视进行独立阅读,也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阅读。教师和家长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四、结束语

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对提高语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联系,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必须解决教育与课余制度之间的联系问题,努力加强学生阅读,传授学生阅读方法,促进阅读与教学的联系,建立教与读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家长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