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及效果

2021-01-04 08:52占云明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败血症泌尿系尿路

占云明

(英德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 英德 513000)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集中在病人的肾脏和膀胱。尿路结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表现为腰痛、排尿困难、尿液流变学可疑,尿频急。临床上对结石恢复快,应用范围广。但易引起尿败血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预后[1]。因此,对泌尿系结石术后尿路脓毒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我院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后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手术已被传统的开放手术所取代,许多病人可以轻易接受。但术后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结果更为严重,是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2]。

与其他防治方式相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有更大的优势。加强术前、术后对尿路脓毒症的认识,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这种防治方法能在术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感染,降低术中灌注压,保持反流通畅,尽可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从而有效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另外,由于脓毒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应加强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的检测,如血常规、血液生化等,脉搏加快、体温过低或心率加快应考虑尿毒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尿毒症。对梗阻患者,如梗阻及时解除,肾周脓肿严重者,应行手部解剖清除病变。手术应微创,缩短手术时间[3]。我们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保证患者重要器官的灌注。危重病人应尽快转入重症监护室。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后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8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45.5±3.2)岁(23 ~78 岁)。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5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 例,肾结石15 例。输尿管镜碎石术15 例,经皮肾镜取石25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1±3.8)岁(23 ~78 岁)。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2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 例,肾结石14 例,输尿管镜碎石术12 例,经皮肾镜取石术28 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操作方法

对对照组给予了以往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基础研究。对照组:手术前进行日常教育和护理,及时准确地告知手术的目的、意义和效果,说明手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报告了尿道败血症的危险因子,对患者的状态,尿道感染症,石原性进行了评价[4]。结合患者的个人经历、尿检、石蜡性、细菌培养等进行了风险评估,并结合评价法对预防对策进行了改进。控制了手术时间和灌注压力。为了减轻并发症的危害,需要强化术后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结合预防和治疗对策,进行并发症的有效诊断和治疗。研究班:在以往的治疗基础上,将研究班派到手术后的集中治疗室,进行积极的苏醒、辅助治疗,使呼吸、血压平稳,积极进行抗菌治疗。在术后早期,需要根据患者的状态,在静脉内给病人足够量的异丙二醇和硅酮。请检查患者的漏管是否光滑。一旦发现闭塞,应该马上处理。必要时,应使用最少的侵袭方法来消除梗塞,并对患者的肺、胸、腹部进行监控。

全身症状改善后,采用卧床休息法消除综合因素。采用膀胱引流管双J 管或经皮肾造瘘术控制综合因素。尿路脓毒症症状缓解后,引流尿路梗阻,清除异物。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相对不足患者应严格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5]。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满意度。在症状体征改善、辅助检查结果等基础上,制定显效、好转、无效3 项评价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好转。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率、呼吸、体温、心身液平衡等综合指标,白细胞、血浆C、血浆降钙素、血清内毒素等炎症指标明显改善;改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均有一定改善;无效:治疗改善效果不明显或病情恶化[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2.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满意度。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临床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对照组7 例发生感染性休克,1 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解除梗阻,实施药物治疗,纠正凝血状态。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泌尿系结石手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患者负担轻,创伤小,术后恢复早,接受率高。然而,由于其高危险性和高死亡率,预防和治疗该并发症十分必要[8]。它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在尿道结石手术后预防和治疗败血症的实践中,通过对对照组进行目标治疗介入的研究小组获得了良好的结果。研究小组的有效率为95.0%,临床满意度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和70.0%,显示了靶介入疗法的适用效果和价值。通过术前预防和术后管理,作为对象的介入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可以提高手术前尿失禁的理解[9]。术后,为了有效抑制败血症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积极的苏醒辅助疗法,抗菌疗法,综合性的因子管理,特殊的处理。

由于缺乏尿路败血症初期症状的特异性,需要强化手术后的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的监测,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血液生化,尿检,细菌培养结果。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避免全身病变的扩大。结合细菌培养的结果,特别是为了有效的治疗抗生素,特别是针对重症败血症患者和尿道感染患者,早期使用药物提高生存率,结合病原细菌、细菌耐性和患者的个别情况。使用异丙烯酸酯-硅酮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结果[10]。对于闭塞性患者,使用最小限度的侵入性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身体和精神负担,尽快使用血管作用药控制疾病,减少有害性。

综上所述,早期预防和有针对性地治疗腔内尿路结石术后脓毒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危害,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败血症泌尿系尿路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