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吸粉!从0到膨化市场占比超50%,这家饲企只用了3年

2021-01-04 10:30当代水产程纯明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闽江网箱白露

■当代水产 程纯明 文/图 [微信公众号:tsfish]

福建,依山傍海,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提起福建的水产养殖,很多人能够想到的就是对虾、大黄鱼、石斑鱼、蛏子等沿海养殖品种。

确实,福建的淡水养殖鱼类并不多,但也不算太少。据渔业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福建淡水鱼养殖产量为553.3万t,其中草鱼养殖年产量16.7万t,而闽江,则是福建草鱼养殖的集中区域之一。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平市延平区的樟湖镇也不例外。樟湖镇位于闽江上中游,2017年,受环保风暴影响,延平区樟湖镇的猪场基本被清理殆尽,那一年,草鱼行情好得让人咋舌,塘头最高卖价达到10.8元/斤。樟湖的人们似乎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下河投建网箱,2018年草鱼饲料容量就超过了2万t,这样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也引发了各大饲料厂竞相角逐。

从0到50%,市场要实力说话

据了解,樟湖的草鱼一般养到3斤/尾起卖,以河道网箱和库区拦网两种方式为主。常规网箱是6×12m,深度3.7~3.9m,放苗量在3,000~5,000尾/箱;库区放养密度在1,000~1,500尾/亩。

在2017年以前,樟湖一直是颗粒草鱼的天下,2万多t的饲料容量中,只有1,000t左右是膨化料,占比不足5%。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对产品的信心,福州市珊瑚饲料有限公司(下称福州珊瑚)团队带着他们的膨化料,正式开发这一市场。

淳朴的小镇,有着它固执的一面,在情感上,与已经合作惯了的厂家相比,他们不愿意相信和接受一个外来的陌生人和新品牌。“当时我们用惯了沉料,浮水料一个是贵,第二没什么人用过,让我们去用肯定不愿意。”漳湖某养殖户向笔者透露。

对这点,从2017年就进入樟湖服务的福州珊瑚樟湖业务员施生淳体会最为深刻,“当时大家根本不愿意相信膨化料的效果,试都不想试的,看笑话的也不少。”

因为在那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在樟湖推过膨化料,但不少都铩羽而归。讲技术、做效果、加强服务,当年的福州珊瑚,凭着一股韧劲,最终成功进入市场。2017年在樟湖草鱼料销量达900t,2018年2,800t,2019年就做到了4,000多t,市场份额占比超过20%。2020年,预计销量将近6,000t,膨化料预计4,000多t,占整个樟湖草鱼膨化料市场的50%以上。

在樟湖顺利站稳脚跟后,福州珊瑚经过慢慢引导,改变当地养殖观念,也顺势改变了当地草鱼料的市场结构。“去年因行情原因有部分养殖户上岸了,樟湖草鱼料市场容量缩减至2万t左右,但膨化料已经达到8,000t,占比超过40%。我们是用膨化料切进来的,今年总销量有增长,但颗粒料销量反而是减少的,说明膨化料的群体在增加,使用膨化料已经是一个市场趋势。”福州珊瑚淡水鱼料闽北区域经理陈康华表示。

成活率90%,网箱单产近14,000斤

福州珊瑚能顺利切入已经成熟的樟湖草鱼料市场并占据超20%的市场份额,依靠的是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力,一步步实力吸粉。

在闽江尤溪口段养网箱的黄祥松老板,地道的樟湖人,也是福州珊瑚在樟湖的第一批用户。在2017年的那股草鱼养殖热潮中,黄祥松、陈志宏、黄信梅、胡建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计后,在当年8月正式合伙下河。

据了解,黄祥松和几个伙伴共投建了50个网箱,一年放苗超过30万尾,每口网箱放苗量在5,000尾左右。

为了便于管理,在小苗进来后,黄老板会按照3万尾/箱的密度集中养殖,到了2~3两/尾的规格,再按照5,000尾/箱的标准,筛好规格进行分箱。

9月底,黄老板在6月进的夏花到了分箱的时候了,为了保险起见,他想让珊瑚公司技术人员前来确认健康度后再操作。9月29日,笔者跟随福州珊瑚技术服务团队走上了黄老板的鱼排。

作为靠天吃饭的行业,养殖的路上总是有风有雨。因为没经验,2018年黄老板在洪水期随大流把网箱拉到内河避洪,导致死了五六万斤鱼;2019年又碰上了闽江洪水多发,加上行情低迷,依然亏损。起早摸黑,几个大男人一年到头守在闽江上,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在这里,一年365d都要有人值班,忙的时候,其他人都是早上7点就要上排,一直忙到晚上。”陈志宏感慨道。

幸运的是,今年的行情还算不错,加上成活率高,产量跟着上来,黄老板他们的辛苦总算有了一点回报。“从去年底陆续在卖,今年也卖了24口,平均一箱出鱼14,000斤左右。昨天(9月28日)5.7元/斤出了一箱13,000多斤,还有17箱大鱼没出。”

有这样好的结果,一方面是行情,另一方面则是黄老板他们在产品上也做了调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黄老板就全部转用了膨化料,提高鱼的长速,尽快出鱼。“养了几年,也总结了一点经验,像我们养网箱的,其实还是膨化料更适合。”

另一方面,在白露前,他提前投喂“益鱼肽”调节鱼体肝胆健康,安然度过了“白露瘟”。“用‘益鱼肽’的鱼肝胆比不用的好很多,吃料也比较凶。我是8月20日开始连续喂了7d,白露的时候我们这里没什么事。五部溪比较严重,死了不少鱼。”

据黄老板介绍,今年他们的草鱼养殖成功率预计达到90%。“我们的鱼苗都是从江西拉过来的,损耗比较大。所以,如果从苗算起,成活率在80%左右,从2~3两/尾分箱后算,可以达到90%以上。”

动一动,养成时间从2年缩短到10个月

与黄老板他们不同,同在樟湖的胡宗云胡老板,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水产人,养了25年的水库鱼,拥有4个水库,共500亩。

2017年,在樟湖草鱼养殖热时,胡老板在其承包的冬坑水库改养了草鱼。“开始那两三年都不怎么顺利,第一茬鱼养了将近2年,鱼才达到3~4斤的规格,又碰上闽江水位上涨超过警戒线,鱼全跑了,只抓了5万多斤。去年开始跟福州珊瑚合作,情况好一点,卖了10万多斤。”

有感于养殖周期越长、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今年开始,胡老板选择全程投喂福州珊瑚的膨化料。“我们这里有人用浮料做过试验,结果是用浮料成本更低,长速还比沉料快了不少。今年我用了后,长速确实可以。我2月放的3~5尾/斤的草鱼苗,养到现在规格都有2.5斤/尾了,再过一个多月,到11月中下旬就可以卖鱼了。”

除了长速,在鱼病防控上,胡老板也下了功夫。在白露前,担心草鱼体质不好会出现损耗,从8月28日开始,胡老板就开始了为期10d的“益鱼肽”投喂。最终的结果也不负胡老板的期望,白露后,武部、溪口出现了大范围死鱼,而胡老板的草鱼却能安然无恙。

据了解,胡老板这120亩的水库,今年总共放了16万尾的草鱼苗。“今年没怎么死鱼,至少应该有8成鱼存活,应该是最好的一年了。”胡老板说道。

在樟湖,草鱼一般是3斤/尾上起卖,按照胡老板的数据估算,他今年预计可以出38万斤鱼。

猜你喜欢
闽江网箱白露
农事 白露
白露 秋分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网衣的清洗方法
闽江雨情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秋日·白露 组诗
罗汉滩上打票船 威震闽江破敌胆——闽浙赣游击纵队截击敌运输船纪实
白露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