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抗炎作用机制探讨

2021-01-04 03:13顾菁华杜培欣梅祖兵
河北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肛瘘治疗仪创面

顾菁华, 杜培欣, 梅祖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 上海 200221)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采取用手术治疗方式,且术后创面多采取开放处理[1]。由于肛瘘患者发病部位较为特殊,手术切口位于消化道末端,手术切口处菌群较多,不利于术后创面的清洁干净,因此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多愈合缓慢[2]。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开放性创口的愈合,一直是临床肛肠外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3]。本研究探讨分析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抗炎作用机制,为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提供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行切开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29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1.27±12.41)岁,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71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肛瘘诊断标准”,且均为低位肛瘘患者;②行肛瘘切开手术治疗且术后创面为开放性创面;③肛门形态正态,既往无肛肠疾病史;④年龄18~70岁之间;⑤符合肛瘘手术指征;⑥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直肠肿瘤、克罗恩病等直肠或肠管其他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④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⑤过敏体质患者;⑥未按要求完成治疗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每日大便坐浴后,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然后用红油膏纱条将手术切口覆盖,确保引流通畅,然后使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红油膏组成:九一丹30g、东丹4.5g,凡士林300g,将其混匀成膏后放入大小约为2cm×3cm左右的干纱布条拌均匀,然后进行高压蒸汽消毒后备用。连续治疗14d。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每日使用光子治疗仪照射,距离创面5~10cm照射,光斑中心针对完全暴露的创面中心,每次照射10min,每日照射1次,照射换完成后再使用红油膏纱布条敷贴。连续治疗14d。

1.4临床疗效:治疗14d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痊愈:创面上皮覆盖完整,瘢痕坚实,未再次发生溃烂;显效:创面较原有创面缩小75%以上,肉芽组织新鲜且颜色正常;有效:创面较原有创面缩小25%~75%,肉芽组织新鲜且颜色正常;无效:创面缩小不足2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观察指标: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疼痛程度,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②分别于术后1d、术后7d、术后14d记录两组患者创面面积,使用透明的薄膜敷贴在手术创面上,用记号笔标记出创面边缘,然后计算创面面积;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④检测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14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购于美国R&D公司。

1.6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和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术后1d、术后14d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患者术后创面面积情况比较: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d、术后14d观察组患者创面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两组患者术后创面面积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面积情况比较

2.4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22±6.40)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3.94±5.84)d,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499,P<0.05)。

2.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术后7d两组患者血清IL-4、IL-7以及TNF-α水平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IL-4、IL-7以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肛瘘的主要病变部位为肛管,肛瘘的发生原因主要和直肠肛门损伤、炎症性肠病、肛周脓肿以及会阴部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手术治疗是治疗肛瘘的首选方案,手术的治疗目的为降低肛门括约肌损伤程度、预防肛门失禁以及病情复发等,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肛瘘手术治疗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病情复杂,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为困难,且术后创面愈合困难,影响患者临床预后[6]。

中医学认为肛瘘术后创面属于“溃疡”范畴,由于手术使皮肤、肌肉损伤,经气被激、脉络断裂,导致气血郁滞于络外,而出现经脉气血不畅,影响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7]。由于肛门所处生理部位特殊,易受湿热之邪侵扰,加上肛瘘手术之后,病灶虽除,但脓腐不能去而肌不能生[8]。红油膏主要成分为九一丹、东丹,九一丹具有清热、生肌之功效,而东丹则具有解毒祛腐、收湿敛疮的功效,两药合用起到拔毒提脓、祛腐生新的功效[13]。学者研究显示[9],红油膏能够明显消除局部急性炎性肿胀,抑制磷酸组胺所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光子治疗仪是肛肠疾病术后常用的外用辅助治疗手段,可通过红色可见光辐照产生的电磁效应、光化效应以及刺激效应,从而达到镇痛、消炎的作用,同时光子治疗可促使局部细胞活动旺盛,从而促进机体的代谢过程,而加快细胞再生以及修复,促进创面愈合[10]。本研究探讨分析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创面缩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与学者研究报道结果相似[11],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可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同时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手术所引起的机体炎症反应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IL-4主要的分泌来自于Th2淋巴细胞,对Th1的激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诱导机体大量释放炎症递质,从而可诱导局部免疫反应的增加[12]。IL-17是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重要临床指标,IL-17由淋巴细胞所分泌,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炎症反应因子的聚集,从而诱导炎症反应损伤。TNF-α作为机体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可诱导机体多种炎症介质的聚集而诱发机体炎症反应。因此炎症因子水平的有效抑制,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而促进创面的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d两组患者血清IL-4、IL-7以及TNF-α水平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IL-4、IL-7以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可有效抑制肛瘘术后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炎机制而有助于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

综上所述,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可有效缓解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肛瘘治疗仪创面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