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心身状况的影响

2021-01-04 03:13刘艳成金宝城赵胜军朴海旺
河北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骨质

张 威, 刘艳成, 赵 丽, 金宝城, 赵胜军*, 朴海旺

(1.承德医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成为全球范围内重点关注的焦点,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而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高致残性,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1]。国内研究调查显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总患病率也占很高的比例,约为6.6%~19.3%[2]。根据我国2013年人口普查结果,超过60岁的老人约为2.02亿,推测至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上升至4亿,中国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的患者将达到2.12亿[3]。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钙吸收能力下降,钙流失增加,呈负平衡,破骨细胞活跃,骨强度下降,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出现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并发症,伴随骨质疏松症所出现的慢性疼痛、活动障碍、骨折等,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营养不良、自理能力下降等身心疾病[4]。临床医生往往只重视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忽略了手术干预对减轻疼痛,缓解身心疾病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干预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生活自理能力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承德市中心医院骨二科住院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连续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114例住院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低能量损伤,X线片、CT及MRI综合确定为新鲜骨折为责任椎体;③骨质疏松症诊断由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确定;④无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椎体陈旧骨折不愈合;②合并椎体后壁不完整及有神经损害症状;③肿瘤、感染所致骨折;④合并脊柱侧弯及腰背部肌肉萎缩所致腰痛者;⑤依从性差不能正常遵从医嘱者;⑥存在手术禁忌者。

1.2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临床医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身状况,两名医师分别对同一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营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取两位评定者的平均分作为最终评定结果。

1.2.1手术组手术方法:患者俯卧,调整手术床过伸位体位复位,C型臂透视观察复位形态并体外标记穿刺进针点。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选择稀释的1%利多卡因(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决定是否强化麻醉)。在C型臂透视引导下,双侧穿刺行责任椎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特殊关注骨水泥弥散情况,确保弥散充分,推注骨水泥时注意避免出现骨水泥渗漏,并注意观察血压、指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观察下肢感觉及运动变化[5]。 手术方案设计及操作均由同一术者进行。术后自行翻身平卧,麻醉恢复室监测生命体征30min,详细记录术前及术后腰痛VAS评分,规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基础药物选择钙剂+维生素D,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如过敏选择唑唻膦酸)[6]。

1.2.2对照组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骨折椎体水平垫复位枕,维持过伸位体位复位,对症应用止痛药物,规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基础药物选择钙剂+维生素D,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如过敏选择唑唻膦酸)。

1.2.3焦虑:评估方式:采用量化表进行,HAMA-14项版本,评分≥14分认定焦虑状态,<14分认定无焦虑。特定的安静房间,时间设定20min,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观察及谈话进行评分,具体内容包括:受伤前的一个月认知、睡眠、体重、食欲、躯体状况、日常生活兴趣等,根据患者具体反馈在量化表上评分。

1.2.4抑郁:评估方式:采用抑郁量化表进行,HAMD-24项版本,评分≥20分认定抑郁状态,<20分认定无抑郁。特定的安静房间,时间设定20min,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观察及谈话进行评分,具体内容包括:受伤前的一个月认知、绝望感、睡眠、体重、食欲、日夜变化、躯体状况、日常生活兴趣等,根据患者具体反馈在量化表上评分。

1.2.5睡眠状况:评估方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化表进行,评分>7分认定睡眠障碍,≤7分认定睡眠正常。具体内容包括:主观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

1.2.6营养状况:评估方式: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量化评分,评分>7分认定营养正常,评分≤7分认定营养不良。具体评分内容包括:近3个月有急性疾病或者应激状态、食欲严重减退及体重丢失,运动能力评估,精神及神经疾病,体质量指数(BMI)。

1.2.7ADL:评估方式:应用Barthel指数量化表,≤60分认定生活不能自理,>60分认定生活基本能自理。具体评分内容共10项:洗澡、进食、面部修饰(梳头、刷牙等)、穿衣(含系鞋带)、如厕、小便、大便控制、(含衣物整理以及二便后清洁措施)、平地行走、下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楼梯行走能力评估。

2 结 果

2.1114例住院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平均年龄为(71.34±4.56)岁,手术组70例,平均年龄为(70.28±5.13)岁。对照组44例,平均年龄为(72.46±4.48)岁。男性45例,女性6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年龄、性别、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独居情况、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慢病种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一般情况分析n(%)

2.2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手术组、对照组治疗前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焦虑、抑郁、睡眠情况、营养不良、生活自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手术组治疗前后分析,手术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睡眠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前后分析,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睡眠、营养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前分析n(%)

表3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前后分析

2.4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手术组、对照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睡眠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后分析n(%)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全身骨骼疾病,临床特点:骨量低,骨强度下降,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性增加。而骨质疏松骨折是由于骨钙含量不平衡或身体钙质流失所导致的一系列诸如骨强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等病症的综合征[7]。由于患者骨钙质密度含量的降低,骨骼十分脆弱,日常生活运动即就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受到影响,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高龄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衰弱,合并OVCF患者主要以疼痛、后凸畸形为临床表现,甚至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及活动,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保守治疗长时间卧床,加速骨量丢失,形成恶性循环[8],且由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观念不足,依从性差,容易出现躯体以外的疾病,情绪消极失控,心理负担加重,机体状况变差,自我调整能力不足,老年人独居,没有心里疏通途径,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生活能力下降等心身疾病。

本研究发现,老年OVCF患者行PKP手术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保守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焦虑、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多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加之老年人心理调节能力差,易产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9]。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丢失,营养吸收差,会出现骨质疏松,OVCF患者因活动等体位变动后,椎体受压会出现压缩性骨折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性骨折疼痛比较隐匿,常被误认为急性腰扭伤、腰背部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患者很容易忽视,常采取保守治疗,或者不治疗的方式[10]。OVCF造成的慢性疼痛,长期困扰患者,疾病迁延不愈,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而经过PKP手术治疗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改善。从研究可以看出,住院老年OVCF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较高,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根据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适时开展手术治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的老年OVCF患者睡眠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入睡困难明显减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提高。而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睡眠障碍似有加重趋势。睡眠是通过人体中枢系统进行的一种主动消除疲劳的神经调节机制,可以让人体主动处于充分休息阶段[11]。日常行为中睡眠障碍形式多样,程度不一,例如睡眠减少或过度,难以入睡或者经常存在睡眠模式调整。形式多样的睡眠问题引起多种临床症状,无论是机体免疫力低下,还是抑郁及焦虑的发生几率都明显升高,从而引发精神及心理疾病,疼痛已经逐渐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OVCF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会导致患者入睡困难、睡眠觉醒,从而使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疼痛和睡眠障碍相互影响,疼痛影响睡眠,导致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反过来又降低了疼痛的阈值,如此反复导致机体功能恶性循环[12]。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

本研究发现,老年OVCF经过治疗,营养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收集的是患者治疗后一周的心身状况,术后评估患者心身状况时间比较短,营养状况短时间内改善不明显。高龄患者,随着机体衰弱,消化系统退变,腺体分泌消化液功能下降,同时对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功能明显下降,打破了维持正常机体代谢的营养供需平衡。而高龄老人无论是骨折后的康复,还是内科疾病的恢复,甚至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健康恢复,很大程度上受到营养状态的影响,呈正相关。从研究可以看出,住院老年OVCF患者出现营养不良高达72.8%,因此,在以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观察老年OVCF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本研究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的老年OVCF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OVCF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形成脊柱后凸畸形,椎体塌陷导致椎体功能高度丧失,还会发生脊柱不稳定,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PKP有疗效好、创伤小、副作用少、易于操作等优点[13]。因为PKP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早期可下地活动,患者较术前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OVCF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在社会老龄化深度不断加剧的过程中,此种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PKP可以迅速解除胸、腰背部的剧烈疼痛,早期恢复至伤前状态,且取得显著效果。结合患者的身心状况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焦虑、抑郁、睡眠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为老年OVCF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椎体骨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