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第一个模范

2021-01-04 13:18罗春花
党史文苑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院院长福音伤病员

罗春花

傅连暲,原名傅日新,福建长汀县人。他从小随父母加入了基督教会,后来从医并且担任长汀县教会医院——福音医院院长。1929年参加革命,开始了他的波澜壮阔的一生。1933年后历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红军军医学校校长、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医院院长。他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长、党组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无私奉献,创办中央红色医院

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在瑞金、会昌与国民党钱大钧部两次激战,虽歼敌四个团,但我军伤亡也不小。留下300多名伤病员被送到长汀福音医院医治。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傅连暲不顾个人安危,马上发动全汀州城的医生,以福音医院为中心成立合组医院。傅连暲带领另外2名医生争分夺秒地救治伤病员,并且动员他年迈的老母亲和妻子、女儿投入到护理工作中。而且,所需药品全部由福音医院无偿提供。从此,傅连暲与红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3月,红四军进占长汀后,傅连暲免費为全军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后来,在毛泽东的引导下,傅连暲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为革命工作。1932年深秋时节,毛主席来到福音医院养病。在毛主席养病的几个月时间里,傅连暲同毛主席朝夕相处,一方面精心为毛主席治病养病,另一方面,经常陪毛主席到医院后面的北山林中散心。在互相交谈中,傅连暲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了许多革命道理,深受启发和教育,从而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决心。1933年年初,正当中央苏区急需扩大医疗机构时,傅连暲放弃了每月400大洋的丰厚收入,带着妻儿老小,将价值2000多元的整个福音医院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全部无私捐献给了苏维埃政府,组建中央红色医院。苏维埃中央政府派了170个运输员,整整搬了半个月才把医院设备搬完。为了表彰傅连暲赤胆忠心,投身革命,无私奉献创办中央红色医院的高尚品德,1933年4月26日,《红色中华》第73期专门刊登了题为《红匾送给他们——捐助巨产的傅院长》的文章,称赞他是“苏区第一个模范”。

中央红色医院成立后,驻扎在瑞金县叶坪乡云集区朱坊村洋江下的朱氏祠堂内。苏维埃中央政府任命傅连暲为中央红色医院院长。从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医院。中央红色医院因设备比较先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比较高,成为中央苏区规模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

医者仁心,抢救每一个生命

提起傅连暲的名字,在中央苏区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他为人谦虚,态度和蔼,医术高明,妙手回春,从死神手中成功抢救过无数的红军指战员和老百姓,被人们称之为“红色华佗”。

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来到长汀县城,傅连暲亲自带领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从瑞金壬田战斗和会昌战斗的火线上退下来的300多个伤病员,其中还医治好了陈赓的腿伤。当时,担任起义军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营长的陈赓,在会昌战斗中被敌弹炸断了腿骨,流血过多,原本需要做截肢处理,但是傅连暲凭着自己过硬的本领,采用“保守疗法”,耐心细致地为陈赓治疗腿伤,经过精心、持久的治疗与护理,终于保住了陈赓的腿。

1933年,中央红色医院刚成立不久,就接纳了80多个红军伤病员入院治疗。这其中包括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他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受了重伤。敌机的一块弹片从他的右下腹打进去,穿过外结肠,嵌在肠骨窝上,伤势十分严重。他被抬到中央红色医院时,伤口已经化脓,情况非常不好。傅连暲经过仔细检查后,与中革军委卫生部部长贺诚研究决定,在没有麻醉药品的情况下,为王稼祥做了切开引流手术。同时采用“保守疗法”给他排脓、解毒、打针、护伤。由于傅连暲的高超技术和精心医治,最终保住了王稼祥的性命。

1933年9月下旬,毛泽东带着随行人员离开瑞金云石山,前往于都调查指导工作。刚到于都,他就废寝忘食地深入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本来身体就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毛泽东,因为繁忙的工作,突然病倒了。此时,他高烧超过40度,一连3天不吃不喝,咳嗽不止。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闻讯后,立即派傅连暲赶赴于都,为毛泽东实施救治。傅连暲接到通知后,带到药品和器械立马出发,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看到了重病缠身的毛泽东。他不顾长途劳累,立即打开药箱,拿出体温表为毛泽东量体温,发现他高烧达41度。于是转身询问站在身后的土郎中,土郎中告知了为毛泽东医治的经过,并且暗示病人没有救了。傅连暲再次给毛泽东检查,通过反复细致诊断,最后,他确定毛泽东患的是恶性疟疾。于是,他为毛泽东注射了奎宁和咖啡因,同时服用奎宁片,并交代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要为毛泽东勤换额头上的冷敷巾,多喂凉开水。当晚,傅连暲就在毛泽东的病床前打了一个地铺,与他同住一室,以便随时医治和护理。连日来,傅连暲在医院为病人做手术已经熬了几个通宵,但他为了医治毛泽东,坚持不合眼。为了驱赶睡意,他给自己打了针咖啡因提神,每隔一个小时便起来为毛泽东量体温、喂水,一直忙到天亮。第二天,奇迹出现了,毛泽东的病情开始好转,并且很快转危为安了。一星期后,毛泽东的病基本治愈。

中央红色医院建立后,傅连暲不仅尽心尽责为红军伤病员治病疗伤,而且不辞辛苦地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一天夜里,傅连暲正在编写讲义,突然,一个叫毛焕章的老乡气喘吁吁地跑进傅连暲的房间,请傅院长为他难产的老婆接生。傅连暲闻讯立刻起身带着接生器具来到老乡家里。这时,只见孕妇脸色苍白,嘴里发出微弱的呻吟声。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傅连暲认真仔细地为孕妇做检查,凭着他高超的技术和经验,顺利地接出一个又白又胖的女婴。毛焕章一家人都感激不尽地说:“傅院长真是华佗再世啊!”

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在北京收到一封来自江西瑞金的信,信里附有一张“全家福”。照片上有一对老夫妇,三个年轻妇女,七个小孩子。原来这封信是毛焕章写的,那对老夫妇,就是毛焕章和他老婆,三个年轻妇女中,其中一人就是傅连暲20多年前接生的那个女婴,如今她也生了孩子了。毛焕章在信中再三对傅连暲20多年前那次救了他老婆和女儿表示万分感谢,说是傅连暲救了他家12个人,是他们一家人的大救星!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医院院长福音伤病员
让传言变福音
基于排队论的战时伤病员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H.265:网络视频的福音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百年福音文化的时代创新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控费 听听大医院院长怎么说
医院院长必备十大技能
打包式分诊模式在突发群体伤病员中的应用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