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与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互文性解读

2021-01-04 18:19鲁向黎
科教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摩天大楼

摘要从互文性概念出发,任何文本都会留下前人创作的痕迹。2020年国产悬疑网剧《摩天大楼》取得了不俗的播出效果,这和它吸收各种悬疑经典元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在叙事结构、情节设计、凶手反转三个方面借鉴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成功经验。由此可见作为侦探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对后世悬疑创作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摩天大楼》 阿加莎·克里斯蒂 互文性 悬疑

中图分类号:Q93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14

An Inter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Skyscraper" and Agatha Christie’s Detective Stories

LU Xiang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any text will leave traces of previous works. In 2020, the domestic suspense online drama "skyscraper" has achieved a good broadcasting effect, which has a lot to do with its absorption of various suspense classic elements, especially i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plot design and murderer reversal. This shows that as a landmark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detective literature, Agatha Christi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suspense.

Keywords"Skyscraper"; Agatha Christie; intertextuality; suspense

“互文性”概念是由法國符号学家朱莉娅·克利斯蒂娃于1967年发表在法国《如是》杂志上的一篇名为《词、对话和小说》的论文中最早提出的,她认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也就是说,“从写作层面看,任何作者,有意或无意,都是从语言、社会、文化、历史和文学传统中借用符号、喻说、编码,混合形成自己的文本。”[2]从“互文性”概念出发,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它都是在前人文本的基础上经由提炼、抽取、糅合、混杂、变形等程序加工而成的。因此,所有文本中都留下了前人创作的痕迹。

2020年8月19日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国产都市情感悬疑剧《摩天大楼》在豆瓣得到了8.2的评分,取得了不俗的播出效果。《摩天大楼》改编自陈雪的同名小说,由陈正道、许肇任、吴中天执导,殳俏、沈洋、任鹏、易帅婕编剧,郭涛、杨子姗领衔主演,杨颖特别主演。该剧讲述了摩天大楼楼下咖啡店店主钟美宝在自己租住的公寓内被人杀害,警察钟敬国和杨蕊森通过走访问询与被害人相关的各色人等,揭开了摩天大楼内众人深藏的秘密,最终认定凶手为钟美宝的继父颜永原,正义得到伸张,邪恶终受制裁。网剧改变了原著小说凄惨、阴暗、绝望的叙事格调,善良之人虽蒙尘落难,但最终以温暖和爱战胜邪恶为结局,透视人性之恶却依然给人以生活的希望。作为一部悬疑推理剧,《摩天大楼》跨界融合了很多侦探文学的经典元素,尤其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在其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20世纪英国古典侦探文学的巅峰级代表人物,被称为“侦探小说女王”。她一生留下了80多部作品,许多侦探小说成为经典之作,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罗杰疑案》《无人生还》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推动了侦探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侦探小说史上的“黄金时代”,并深刻影响了后世侦探文学的走向,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从互文性视角来看,从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里吸收营养的文学作品、影视剧作数不胜数,《摩天大楼》中当然也有很多似曾相识的影子。

1叙事结构

网剧《摩天大楼》一共16集,分别以8个案件相关人的名字命名,一人两集。这8个人分别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与被害人钟美宝之间的故事,8个人的故事里又穿插了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的故事,如《林大森篇》里又插入了林大森妻子李茉莉的叙述,《林梦宇篇》里插入了林梦宇的情人丁晓玲和妻子沈美琪的讲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或不可告人,或难以启齿,或痛苦不堪,于是每个人的讲述里便留下了空白与缝隙,因此每个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嫌疑,悬念由此而生。但随着两位警察的抽丝剥茧,最终,8个叙事单元拼接在一起,真相浮出水面。

这种在叙事结构上让当事人一个一个出场,分别讲述故事的设计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里经常采用的模式,比如《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五只小猪》《零点》《闪光的氰化物》《大象的证词》《底牌》等作品。

《五只小猪》讲述的是一起陈年旧案,大侦探波洛接受委托,负责重新调查一起妻子谋杀画家丈夫的案子。他首先拜访了5个曾经参与案件侦破诉讼的律师和警司,他们分别谈起自己印象中的画家谋杀案。从这里,波洛大致了解到整个案件的经过和审判结果。接着波洛又分别走访了当时案发现场的五个当事人,并用5只小猪来比喻他们。在他们回忆案件发生的过程中,波洛也获得了对这几个嫌疑人的初步印象,并且确信他们都有所保留,没有完全讲出实话。在第二卷中,这五个嫌疑人又分别以书信的方式向波洛补充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使得整个案情逐步明朗。最终波洛得出了与判决结果完全不同的结论。

另一部侦探小说《零点》的第二章标题叫《一开门,所有的人都在那里》,这一章又按日期分成了11个小单元,在这11个单元里,案件里所有重要人物逐个登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秘密。当所有这些人聚在一起时,谋杀发生了,每个人都难逃嫌疑。

阿加莎·克里斯蒂非常喜欢这种拼图式的叙事结构形式。一起谋杀案,必定有被害人、凶手、目击者、证人等不同角色,必定有动机、时间、地点、实施、工具、结局等必需元素,每一点都是整个案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当事人都不可能了解全部的真相或者他们会隐瞒其中一些真相,所以单独看每个人的证词,都是残缺不全的,只有把他们所有人放在一起,把他们的叙述按照合理的逻辑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去伪存真,案件真相才会逐步清晰。而侦探的作用就是把这些人的讲述拼凑起来,如果拼凑出来的画面有缝隙,有重叠,或者缺损,那就证明不是少了一块拼图,就是有些拼图位置放错了。而最后拼图严丝合缝地展现出来的时候,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候。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一书中把具有空间感的叙事结构上称为形式空间,而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里的形式空間又可以具体为“拼图式”结构。“这类作品的一些章节就像是一个个的元件,可供读者按照某种秩序进行重组,但不管如何去做,有一点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只有像玩拼图游戏似的把相关内容拼接起来,以组合成某种空间‘图式’,才能发现小说的妙处。”[3]

很显然,《摩天大楼》的剧情结构同样是这种拼图式的空间结构,而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里常用且经典的叙事手法。借鉴经典悬疑叙事,也许是《摩天大楼》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两者之间的互文性便显而易见了。

2情节设计

《摩天大楼》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有独到之处。在真相最终被揭开之前,新人警官杨蕊森发现,案件里所有善良的人都在黑暗中挣扎,一旦反抗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钟美宝经历凄惨童年,遭受邪恶威胁,准备开始新生活时却死于非命;李茉莉和丁晓玲作为最好的朋友,帮助钟美宝囚禁继父,用谎言掩盖事实,只是为了能让恶魔再也无法害人;医生叶美丽出于善良和同情,带着美宝的弟弟颜俊逃离父亲的折磨,并将其培养成了著名的钢琴家,却被颜永原举报拐卖儿童;弟弟颜俊一直遭受父亲的猥亵、折磨和勒索,并因此患上了精神病,忍无可忍之下用刀刺伤了颜永原,犯下了故意伤害的罪行;保安谢保罗、建筑师林大森、房屋中介林梦宇、作家吴明月都不同程度地帮助了钟美宝,却因伪证罪而触犯法律。而真正的恶魔颜永原却因为没有证据逍遥法外。杨蕊森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甚至对自己扬善除恶、维护正义的警察事业发生了怀疑。

在故事里,颜永原走私、家暴,要挟勒索,逼死妻子,猥亵儿女,丧尽天良、干尽坏事,却一直逍遥自在,就像影子一样出没在美宝姐弟俩的身边,挥之不去。美宝姐弟备受折磨,却看不到希望,于是决定自己去复仇。美宝在两个好朋友的帮助下打晕了颜永原,并将他囚禁在自己房间的储藏室里长达近一年之久,谢保罗、林大森、林梦宇、吴明月都为这一计划提供了帮助。这种好人为惩治坏人而不得不犯罪的故事情节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里同样出现过。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最经典的侦探小说之一。故事讲述了绑票集团首领卡赛悌绑架并杀害了阿姆斯特朗上校年幼的女儿,致使上校怀有身孕的妻子流产并因此而亡。随后,上校开枪自杀,保姆为自证清白也跳窗而死,一家五口命丧黄泉。而凶手卡赛悌却运用种种手段,打通关系,被判无罪,逍遥法外。若干年后,阿姆斯特朗一家的亲人和朋友乔装改扮、精心策划并在东方快车上谋杀了卡赛悌,为阿姆斯特朗一家复仇,12个人每人一刀的残忍表达了亲朋好友的愤怒与反抗。好人被害,坏人得逞,为了伸张正义,好人不惜以谋杀的犯罪方式为死去的亲人复仇。这个故事震撼人心。

《摩天大楼》和《东方快车谋杀案》都有好人受难、坏人逍遥的核心情节,都有众多亲朋好友无私帮忙的温情,都有绝望之下自行复仇的无奈,在故事情节的构思上异曲同工,在表现人性善与恶的挣扎中都透视出了正义的复杂性。《摩天大楼》里虽然有《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影子,但在最后的结局上却作出了与时代、地域相吻合的不同选择。《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大侦探波洛识破真相,却选择隐瞒不报,体现了对法律制度的不信任和对正义的向往。而《摩天大楼》中,恶人终受报应,但犯了错的好人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对法治健全完善的美好希望,这是与时俱进的本土化改造的成功之处。

3凶手反转

《摩天大楼》的凶手设定也很有特色。在前几集中,一个个嫌疑人陆续出场,每个人似乎都有可能是凶手。从第7集《吴明月篇》开始,钟美宝的继父颜永原逐渐进入观众视野,他禽兽般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接着,叶美丽、颜俊的讲述一步步把嫌疑指向了颜永原。颜永原就是凶手几乎已成为剧情的基本指向。但在最后两集的《钟美宝篇》中,剧情突然反转,原来钟美宝与李茉莉、丁晓玲竟然是如家人一般的闺蜜关系,于是之前的证人证言出现了巨大的漏洞,谢保罗、林大森、林梦宇、李茉莉、丁晓玲最后被证明全部说了谎。而所有人作伪证就是希望能栽赃颜永原,使其能被当作凶手受到法律制裁。剧情到了这里,颜永原的杀人嫌疑不攻自破,并且颜永原因为被钟美宝囚禁竟然还成了被害人。结果可想而知,颜永原因为缺乏证据被无罪释放,而钟美宝的亲人朋友却都触犯了法律。警官杨蕊森对于这样的结果无法释然甚至开始怀疑法律的公正,观众失望无奈感叹命运无常并且开始重新推断凶手是谁。而就在这时,剧情再次反转。在杨蕊森的坚持之下,案发现场唯一的目击证人沈美琪拿出了关键证据——一段颜永原杀害钟美宝的视频,颜永原终于被绳之以法。

在对凶手的设计中,两次反转出人意料、令人惊叹。一个犯罪嫌疑人最初被认定是凶手,而后被推翻,重新出现证人证据之后再次被认定为凶手,这样的设计当然并不是《摩天大楼》的首创。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中,《零点》就采用了这样的凶手设定。

《零点》中,特雷西利安夫人在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度假期间,被人杀死在自己的卧室里。警察勘查现场发现的证据直接指向了特雷西利安夫人的养子内维尔。但随着勘察进一步深入,警察又发现了更多的物证,而这些物证统统指向了内维尔的前妻奥德丽,而且她有更充分的动机。就在奥德丽被警察带走之后,意外出现了一位新的现场目击证人,他最终证明,真正的凶手其实就是内维尔。原来内维尔出于对前妻与人私奔的报复,精心设计了一个陷害栽赃的谋杀计划。他杀害了自己的监护人特雷西利安夫人,然后把案发现场制造成两重指向,第一重明显且表面的证据指向自己,第二重隐蔽且更具可信性的证据指向奥德丽,然后证实自己不在案发现场。通过这样的设计,案情被内维尔带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推断:奥德丽杀害特雷西利安夫人故意栽赃内维尔,以此来报复自己的前夫。但幸亏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出现,最终证明了内维尔的阴谋。“内维尔通过第一重证据将嫌疑指向自己,正是为了在第二重指向出现之后将嫌疑指向奥德丽从而摆脱自己的嫌疑。而一般来说,经过如此复杂的推断之后,谁也不会再把嫌疑指向已经排除过的人了。”[4]

《摩天大楼》正是吸收了这一精彩设计。由此可以看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零点》在凶手设定上可以算作是《摩天大楼》的互文本。

“所谓文学史,都是后来的作者借用先前的文本,转化而实现创新,如此相传累积,形成丰厚的文学遗产。”[5]侦探文学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从侦探形象、推理模式、悬疑风格到叙事结构,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树立了无数经典,成为今天悬疑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这正是互文性文本产生的基础。网络悬疑剧《摩天大楼》的成功也正在于作为影视文本吸收了众多侦探文学的经典元素,并且又能有自己本土化、时代化的创新。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作为互文本,对后世悬疑创作的影响也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史忠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7.

[2][5]童明.互文性[J].外国文学,2015(3):88;89.

[3]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63.

[4]鲁向黎.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零点》的空间叙事[J].文教资料,2019(10):16.

猜你喜欢
阿加莎克里斯蒂摩天大楼
好好活着
Fantastic Dinosaurs神奇恐龙
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获荣誉
摩天大楼
放弃苦练十年的钢琴
用一支笔歌唱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魔幻时刻
今天你喝可乐没?
摩天大楼的反恐绝招
克里斯蒂遇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