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ERP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04 10:41王小杨李乐婷陈晨
科教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实践教学

王小杨 李乐婷 陈晨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ERP软件的核心技术以及应用领域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扩展。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基础,对学生设定能力培养和适应企业岗位为的目标,进行基于OBE理论的ERP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从教学目标上进行学科分类,培养目标的改革;之后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最后是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通过对一系列实践课程的改革,让学生感受到ERP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ERP实践课程的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OBE ERP 实践教学 产出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3.043

ResearchonTeachingReformofERPPracticeCourseBasedonOBEConcept

WANG Xiaoyang, LI Leting, CHEN Chen

(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ZhongshanInstitute,Zhongshan,Guangdong528400)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evel, the cor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ERP software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expanding.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marke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RPpracticecoursebasedonOBEtheoryiscarriedoutwiththegoalofcultivatingstudents’abilityandadaptingtoenterprise positions. Firstly, we should classify the subjects and reform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fter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reformed; Finally, it is the reform of practice curriculum assessment. Through the reform of a series of practical courses, students can feel the importance of ERP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imulate their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enterprises and solve problems, and provide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ERP practical courses.

KeywordsOBE; ERP; practice teaching; output orientation

随着中国智造2025的提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社交等技术的出现,ERP软件也与时俱进的在技术层面不断创新,外延不断扩展,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ERP软件的不断创新和企业需求的稳定也确保了ERP市场持续性的增长。ERP不只是软件,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思想,需要企业不断加深理解并付诸管理实践。ERP软件是ERP管理思想的落地,从需求等多个角度看都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基,需要企业善用这一工具,从真正意义上成功落地,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1 ERP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强的课程,由于企业对人才要求与院校实践教学脱节,导致现阶段业界对高校培养的ERP人才普遍评价创新性、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实践课程体系缺乏前沿性、阶段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

目前开设ERP课程的专业大多是经济管理类,实践教材内容也是偏重经管方向。软件版本较低,大多是企业已经不用的过时版本,而实践教材设计的操作,也是较传统企业的运作方式,当今企业的需求和应用无法体现。最终未能将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以及本科阶段的学习结合起来,实验实践课程呈现落伍性,静态性,缺乏前沿性和灵活性,尚未形成循环渐进以及适应度高的教学体系。

1.2实践教学内容零散,缺乏完整性,与企业行业需求脱节

在安排实践活动时,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忽略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与ERP理论教学内容的连续平行性。很多实践教学中的软件模块,比如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运作与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部分相关内容关联度不大,缺乏连贯和衔接,各模块相对独立,未成体系。设计的实践案例不是来自企业真正的需求,这种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为主要指导思想,而忽略实践教学目标和企业需求的培养方式,导致供需错位问题严重。

1.3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方式相对落后,尚未形成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的评估体系

现有的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根据理论教学所设计出来的实践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与理论课相似,对学生考核方式的单一化也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真正效果,而ERP这样庞大的系统,不同模塊需要的知识点不同,大而全的考核机制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降低,没有发挥他们的兴趣点,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于OBE理念的ERP实践教学改革

OBE理念是一个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的结构与系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基于OBE理念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各高校均开始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践环节,努力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ERP课程作为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一门课,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未发挥出在该学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2.1基于OBE理念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及分类

ERP这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内容,集计算机、管理、财务等专业和技术为一体,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单纯的对软件操作指导,却没有针对性的分模块进行侧重教学,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将来面向的就业岗位不同,岗位职责不同,但却都是用一套软件,操作所有模块,对每个模块的操作要求也相同,会导致学生仅仅是忙于实践操作,而忽略与自身专业结合的思考。

结合OBE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为导向。采用项目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与企业合作教学。根据学生的专业设计项目的侧重点,把专业培养的相关基础科目和企业的需求综合考虑,进行实践教学设计。

图1所示的是ERP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方案,首先对学生进行专业分类,分为计算机专业和经管类专业,然后根据学生所学的基础课程与企业ERP所需要的学科进行提炼,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本学期所学的,还要与已经学习的知识相结合,同时,根据企业所需的前沿业务,适当拓展理论的深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在研发,要在比如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领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能力,设计出项目式的ERP实践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以业务应用为重点,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设计案例式的ERP实践课程。

2.2基于OBE理念的实践课程设计

2.2.1突出人才培养的过程性特点,调整ERP课程的校内校外实踐环节安排,构建覆盖式实践教学体系

从目前的ERP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来看,可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图2)。其中校外实践模块可以细分为认识实习和校外竞赛两大部分。认识实习属于岗位能力实践,主要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从企业的实际操作中了解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而校外竞赛等活动属于创新能力拓展实践,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和就业意向,有目的和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针对ERP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遵守学校整体教学安排的同时,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逻辑关系,结合原有专业课程的安排,调整原有校外实践中的实习安排,适当增加专业实习环节。如图3所示,专业实习部分主要是跟校企合作企业安排部分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ERP工作中,现阶段我们已经跟若干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且也尝试把相关专业的学生安排到对应的岗位中实习,接下来这部分改革的重点就是,如何跟相关合作的企业对接,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

企业的校外实践不能解决全部的学生,我们课改的另一个方法,是基于OBE理念的课内实践培养,把学科竞赛联系企业实际和专业特色,设计成激励学生参与的校内实践课程,解决实践课程覆盖范围的难题。如图3所示,增加课内实践环节,在课程设计时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以调研走访的形式,去体会ERP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同时结合学科竞赛,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参与班级范围的沙盘比赛,为后续参与校外竞赛奠定基础。

如图4所示,原有的ERP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24学时为理论,24学时为实践;采取了新的实践课程方式后,改变原有的理论和实践课时,把纯理论课程压缩到16学时,在32学时的实践课程中穿插着理论分析,并把一些调研实践环节放在课下的业余时间,作为作业让学生完成。把原来只有少数同学参与的校外竞赛,拆分成实践课程,让全体学生参与校内的沙盘实践,做到实践课程与学科竞赛协同;调研实践和专业实习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深入企业的实践课程,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如表1所示,各阶段实践的设计是循序渐进和交叉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环环相扣,又触类旁通的交叉学习了其他技术。

最初的“感性认知”实践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校内实训课程、课后的调研实践以及认知实习,参观各类企业ERP平台,初步了解ERP在企业中的应用,利用现象观察与描述的学习方式为后面的理论学习积累的感性知识,打好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第二阶段的“理论印证及实践初步体验”环节的设计,是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考察的实践体验活动。在校内课程学习中,针对感知认识环节中观察到的企业行为和活动进行理论阐释,使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论学习得到相互印证,进而为实际的项目运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环境设计沙盘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的全过程,体会ERP不同模块的侧重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为了后续选拔优秀队伍参加校外竞赛做准备。

最后的专业实习和校外竞赛则是深层次的实践体验,重点关注企业活动的不同环节及操作流程,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多方位的实际管理和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交流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调学生的服务技能运用。这两个部分的实习重点侧重于选拔出来的学生,剩余的一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沙盘模拟大赛,完成这部分的模拟实践,但目的都是为了加深对行业理性认识的过程,并可为毕业后工作积累从业经验。

2.2.2结合校内专业课程教学,增设校外实践活动

在现有教学的课程体系上,加强专业课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效结合,延伸校外实践活动的链条。鼓励开设与ERP课程相对应的校外实践教学内容,督促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充分体现“干中学”的特点。

通过统一安排与分组自主观察结合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提升理论认识”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统一安排观摩,以参观讲解的方式初步ERP在不同类型的基本功能和运作。然后辅以针对性的自主观察,分专业深入了解,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2.2.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根据基于OBE理念的ERP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推进与之配套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工作。ERP软件目前覆盖了我国的大中小以及各个行业的众多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群是改革的一大亮点。继续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深入挖掘原有校外实践基地潜力,开发新的合作企业,打造涵盖认识体验型、实际顶岗型、主题项目型、技能鉴定和就业型等多种类型、层次分明的校外实践基地群(图5)。

具体来看,认识体验型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感知认识实习,以参观为主,辅以讲解。而实际顶岗型则培养岗位所需要的一般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锻炼动手能力,主要用于专业实习。主题项目型实习基地则是更高难度的实践,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主要是在企业某部门独立完成某一模块或多模块的ERP活动,如财务模块、营销模块等。技能鉴定和就业型则主要是为获取某项企业ERP技能(如企业涉及的ERP相关模块软件操作、信息化管理等等),通过技能鉴定服务于未来学生就业。此类实践基地则主要需要在前期已和学院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如已有接收往届毕业生等),还有主题项目型实习基地企业中的技能培训,可采用与学院联合培养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由于ERP课程的特点,技能鑒定也可以与校外竞赛捆绑,在比赛的同时获取到鉴定证书,因此校内的沙盘实践课程的设计需要与此结合。

在校外实践基地群建设时,结合专业特色,分专业方向选派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改变以往不分方向导致实践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兴趣低等状况,使学生保持对ERP课程的热忱。在不同的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实践基地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ERP的必要性、计划性以及应用和实施等阶段的运作过程,构建渐进式校外实践体系。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注意除了与企业合作,还应与相关组织或行业相关机构合作,如“用友杯”沙盘大赛的组委会,让学生充分享受和体会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3基于OBE理念的ERP实践课程评估体系改革

在课程评估方面,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实现多维度、多层次评价。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并重、实践结果与实践过程评价并重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结合,通过实践与竞赛协同的教学评价把握实践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点、校外实践的工作效果及企业评价、校外竞赛的成绩、技能鉴定的成果等,不再局限于提交实习报告的单一形式。学生的评价由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三部分形成,比例为1:1:1。

基于OBE理念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中,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等结合,另一方面要将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与教师的实践教学业绩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估挂钩,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教师实践教学指导的积极性。此外在课程的评分中,将增设的实践环节纳入校内课程的评价中。

同时积极构建完备的实践效果反馈机制,实现实践教学对于理论教学的检验与反馈,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尤其是针对校外实践活动以及沙盘竞赛等活动,要定期组织安排与学生的总结交流,及时解决校外实践或比赛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在校外实践活动或比赛结束后及时进行全过程的总结,探讨此次的所得与不足,并明确未来的改进步骤。

4结论

本文基于OBE理念进行ERP实践课程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为企业、为市场解决问题的人才为目标,对实践课程部分进行改革,并从专业分类的目标、实践方案以及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实现从第一次课堂教学开始直到最后,师生一起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努力的状态,实现了校企师资联合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升了面向行业和社会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讯作者:王小杨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OBE理念的《企业资源计划》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应用研究”(编号:S-JY201803)

参考文献

[1]江伟光,兰秀菊.基于OBE的企业自由计划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 2020(3):136-139.

[2]王俊艳,蔡星娟,崔志华.企业资源计划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7):101-103.

[3]刘争,范东华,曾庆光.基于OBE理念的项目式实践教学设置及思考——以“专业综合训练”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14-117.

[4]顾军,姜秀柱,李锡渝.OBE理念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 2021(4):124-127.

[5]王璐,王瑜,刘宝林.基于OBE理念的线上教学设计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1):102-105.

[6]杨梅.基于OBE理念的电子技术创新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1):89-94.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实践教学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视角下对电影《面对巨人》的信念诠释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产出导向:指向未来的数学核心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