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丸古今应用分析

2021-01-05 12:49李晶晶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皂荚药性大枣

李晶晶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卷》中所创众多方剂按照条文宗旨应用于临床都有立竿见影之效。其中皂荚丸一方,药味精简,杂糅于该篇数方之中,专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应用却不若它方之多而广。然查阅近现代医家应用皂荚丸治疗相关疾病的医案及文献,对于切中病机者其临床都能效如桴鼓。现将其配伍分析以及古今医家之临床应用总结整理如下。

1 张仲景创制皂荚丸的方义分析

张仲景所创立之皂荚丸,组方但以皂荚一味药和丸,并配枣膏和汤服下,主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之肺痈咳嗽上气。临床以吐出浊厚浓痰,不得安卧为主要表现。

皂荚丸以一味皂荚为主药,将其去皮,酥炙,研末后作梧子大小以备后用。皂荚性温燥,可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本经》谓之“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本草纲目》言其“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风疠疥癣,其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同时恐其燥烈,耗伤正气,配以枣膏和汤,送服皂荚丸。其中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张锡纯谓大枣之津液浓厚滑润,最能滋养血脉,润泽肌肉,强健脾胃,调和百药,能缓猛药健悍之性,使不伤脾胃。是以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诸方用之[1]。其用法以皂荚丸每服三丸,日三夜一作服,来增强化痰开浊的力度。

2 历代医家应用皂荚丸的特色及变化

回观历代医家医案及查阅当今同道临床治验,应用皂荚丸进行临床治疗的古今医家数十人,临床效验确切,现特将其临床医案及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2.1 王旭高应用皂荚丸治痰喘

王泰林,字旭高,无锡人氏,悬壶济世于道光初年间,先以疡科闻名,渐浸及并专注于内科,因其审证用药甚精,求诊者日益增多,故渐名闻于江浙。在《王旭高临证医案》痰喘门中记录着这样一例医案:金某,痰气声嘶,面仰项折,久而不已,防有鸡胸,龟背之变,盖肺气上而不下,痰涎升而不降,上盛则下虚,故病象如此。宜清肺以降逆,化痰以理气。方以生石膏、紫石英、半夏、茯苓、橘红、石决明、川贝、海蛤壳、紫苑、杏仁、竹油、姜汁内服,另以不蛀虫皂荚三枚,去皮核子,煎浓汤一饭碗,用大枣三十枚,将汤煮烂晒干,将汁再浸,再晒干,日食枣五六枚[2]。

王旭高师意于仲景所立皂荚丸,将皂荚煮水得浓汤,并以此药汁煮取大枣,使之浸透皂荚之药性,随后晒干配以汤药服用,以取其祛顽痰,降痰涎之效。王旭高别出新意,师古而不泥于古,省去制作枣膏及枣膏和汤一步,将大枣充分吸收皂荚药性后服之,既可以除顽痰,又不伤正气,可谓妙极。加之切合病机的汤药同服,可谓效如桴鼓,切中病机。

2.2 曹颖甫应用皂荚丸治痰

曹颖甫乃近代伤寒大家,善用《伤寒论》中经方治疗临床疾病。在其所著的《经方实验录·皂荚丸证篇》中载有如下医案:门人卢扶摇之师曹殿光,芜湖人,年五十所,患痰饮宿疾,病逾十载,扶摇不能治,使来求诊,其证心下坚满,痛引胸胁,时复喘促,咳则连声不已,时时吐浊痰,稠凝非常,剧则不得卧。余谓其喘咳属支饮,与《伤寒论》之心下有水气,《痰饮篇》之咳逆不得卧,证情相类,因投以小青龙汤,不效。更投以射干麻黄汤,合小半夏汤,又不效。而咳逆反甚,心殊焦急。更思以十枣汤攻之,而十枣又为胸胁悬饮之方。思以葶苈大枣降之,而泄肺系为肺胀、肺痈而设,皆非的对之剂。纵投之,徒伤元气,于病何补?因念其时吐痰浊,剧则不得卧,与《金匮》所载皂荚丸证,大旨相同。遂以皂荚炙末四两,以赤砂糖代枣和汤,与射干麻黄汤服之。共八剂,痰除喘平,诸恙尽退[3]103。

此外,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皂荚丸篇》中载“师曰:《要略》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按射干麻黄汤证但云咳而上气,是不咳之时,其气未必上冲也。若夫本证之咳逆上气,则喘息而不可止矣。病者必背拥叠六七层,始能垂头稍稍得睡。倘叠被较少,则终夜呛咳,所吐之痰黄浊胶粘[3]102。

曹颖甫曰“皂荚丸之功用,能治胶痰,而不能去湿痰。良由皂荚能去积年之油垢,而不能除水垢也。然痰饮至于咳喘不已,中脘必有凝固之痰,故有时亦得取效。惟皂荚丸之作用乃由长女昭华发明。彼自病痰饮,常呕浓厚之痰,因自制而服之,二十年痰饮竟得台今劖除病根。予服之而效。曹殿光适自芜湖来诊,病情略同,故亦用之而效也”[4]105。故知皂荚丸之主治痰症为胶粘黄浊凝固之痰,辨证得当,用药治之,有覆杯之效。

曹师在遵皂荚丸立意的基础上,或取简便之红糖代替枣膏送服皂荚丸或将皂荚炙末,放入去核的黑枣内包煎服用。以上诸法既缓解皂荚的燥烈之性又保留了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3 现代医家应用皂荚丸经验举隅

皂荚味辛性温,善走窜,能祛风痰、化胶痰,医者却碍其药性之峻,往往避而不用。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皂荚性热,药性猛烈,与肺病有热象者不相宜之说,不作清化痰浊的首选。但通过对皂荚丸的不断研究及临床实践,现代医者对皂荚丸的应用进行了许多探索,获得了确切临床疗效及应用心得。

当下皂荚丸治疗仍以肺系疾病为主,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其要点当瞩意于“浊痰”“胶痰”,临床表现为痰出不畅、但坐呼吸。豫北地区老中医刘善锁[4]应用皂荚丸治疗痰浊阻肺、痰阻气逆及风寒讳肺证,以临床见舌根部有厚苔者为参照应用标准,治疗因痰浊雍盛而导致的气逆咳喘,但坐不得眠。《黄帝内经》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古人亦有“两虚一实,当先治实,以开一面”之说。痰浊阻肺是邪气实盛之证,虽部分患者存在正气虚损之虑,但仍当急治其标。临床上当把握病机,用皂荚丸豁痰以开气道,不可碍其药性霸道避而不用,导致气闭甚至气脱之危重症。

慢性肺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气流受限的情况,浊痰、胶痰、顽痰往往就是导致气道阻力增高的致病因素。岳旭东[5]对临床常见的肺系疾病,把握其“痰浊壅肺”的病机重点,“咳喘痰多,痰粘稠成块,咯唾不爽,虽频吐稠痰而咳喘仍毫无缓解之势”的症状特点,应用皂荚丸进行治疗,临床收到确切疗效。

在治疗剂型方面,甘德堃等[6]充分结合现代医学优势,对于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予以皂荚丸进行联合治疗,随后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等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张南会[7]则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基础上改皂荚丸剂型为汤剂,合定喘汤进行加减化裁,具体药物组成如下:炙麻黄6 g,白果10 g,苏子15 g,杏仁10 g,黄芩10 g,桑白皮10 g,款冬花10 g,法半夏10 g,皂荚6 g,大枣10 g。对于以痰浊阻肺为主要病机的肺系疾病,还有利用皂荚丸合方变剂进行治疗者,如用千緍汤(皂荚、法半夏、生姜、生甘草)合礞石滚痰丸作为涤痰基本方治疗慢阻肺,应用蠲哮汤合礞石滚痰丸或千緍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应用附子薏苡败酱散、大黄牡丹汤合千緍汤加礞石滚痰丸来进行合方治疗支气管扩张,以增强临床疗效[8]。

3 应用皂荚丸的临床体会

3.1 立方符合肺之生理功能

肺为清虚之腑,主宣发肃降,生理状态下参与体内津液正常输布,病理状态下则为贮痰之器。慢性肺系疾病,多有伏饮、胶痰存之于内,病者多由摄生不当或感触外邪引发,致痰阻气道,发为咳喘。重者呼吸不利,喉中痰鸣犹如拽锯,病人往往喘不得卧,夜间不能安寐。此时以常规清热化痰,泄肺平喘药剂投用,往往收效甚微。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肃降有利于大肠司传导之职,大肠腑气畅通又使肺气得以肃降,临床上常见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反过来影响肺气的清肃洁净。

慢阻肺临床病机常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在其急性发作期更多以邪盛为主要矛盾。患者多因浊痰阻塞气道,痰液胶固难出,致肺气不得正常宣降,虽时时咳嗽,却痰不得出,咳嗽费力,喘憋症状难以缓解,有时甚至有气闭之危候。

皂荚丸,虽药味精简,却配伍得当、攻补兼施,既可清化浊垢之痰,又可保护胃气。皂荚除了化风寒痰,还可化痰浊。痰浊可自生凝聚或抟聚成浊,也可来源于患者曾居住腐烂及霉变的环境,或痰湿日久不愈,逐渐化浊[9],其主症当着重浊痰二字,临床常见患者面色如蒙油垢,伸舌见其舌苔多以垢腻、板腻为主。

据现代药理研究,皂荚中的皂苷成分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且可以改变细胞的通透性,罂粟碱则能降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胃肠、胆囊、平滑肌痉挛,故皂荚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系疾病。现代研究表明皂荚含有天然防腐成分,对于多种球菌、霍乱弧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部分患者服皂荚丸后会有反射性呕吐表现,痰涎往往随之而出;且皂荚富含油脂,可以起到润肠通腑的作用,部分患者则在服用皂荚后,得腹痛而泄,使痰浊随大便而走。故知皂荚丸除痰液稀释易咯外,还具有催吐通便的双向作用,符合《黄帝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之立意。皂荚丸既可宣畅肺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可通畅腑气,从而尽快恢复肺脏的清虚本性,复其宣肃之职。

3.2 临床应用的配伍宜忌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然皂荚性燥烈,味雄性走窜,祛除顽痰之时更易耗伤正气。所含皂苷虽能祛痰,但亦刺激胃黏膜,内服过多容易引起呕吐、腹泻,故临床上治疗肺系疾病时往往碍于其燥烈药性,不能很好使用。

正如曹师所言“夫甘遂之破水饮,葶苈之泻肺胀,与皂荚之消胶痰,可谓鼎足而三。惟近人不查,恒视若鸩毒,弃良药而不用,伊谁之过?”其实皂荚临床应用控制在6 g之内入煎剂,可避免其毒副作用[8]。皂荚含有三萜皂甙,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刺激呼吸道分泌,有良好的祛痰作用,临床应用祛痰平喘作用好。应用皂荚丸后,往往可以咯出大量痰涎,呼吸道阻塞得以解除,喘咳得减[11]。对于痰涎壅塞的患者,虽有正气亏损,不可投鼠忌器,当把握时机放胆用之,往往可收到确切疗效。

又据仲景经验,皂荚制丸伍以枣膏和汤送服,足可缓和其药性。王泰林前哲巧思妙用,将大枣浸透皂荚药汁浓汤后晒干口服,亦是仿从皂荚丸意。曹颖甫更师仲景护胃之意,取红糖这一平时易得之物,冲水送服皂荚丸。笔者临床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表现为痰浊壅盛,甚则化热者,先顾其邪实之候,常以皂荚丸为先导开拓通路。但应用时变丸为散,将皂荚制粉,每次用蜂蜜调水送服6 g为汤药导引。不待其自上而下慢慢吸收,只期其力宏而专,直捣病所,化气道胶凝之痰,启气道之闭,更好地散布药力。且单味皂荚散剂制作简便,更利于患者制备服用。同时在以皂荚丸导化痰浊,开启通路之时,还要结合患者具体辩证论治情况配以射干麻黄汤、定喘汤、苓桂术甘汤等进行加减化裁以化痰涤饮,平喘降逆。

以上诸法应用于临床皆可取效,可供临床医师用药借鉴参考。但皂荚丸毕竟属于攻破之品,虽有著效,不可贪恋其功常服久服。临床上用之开破胶痰,但凡浓厚之痰得出,呼吸得畅快,可以安卧时则即刻停药,继服对症之中药汤剂。切莫直率而往,以恐生耗气伤津之变。

猜你喜欢
皂荚药性大枣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大枣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大枣
难忘皂荚
往事
皂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