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免疫及炎症因子对代谢综合征引起骨质疏松的影响*

2021-01-05 16:37王美霞郭彩群王先桥童卫华陈建波陈燕玲熊燕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6期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综合征

王美霞 郭彩群 王先桥 童卫华 陈建波 陈燕玲 熊燕华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血脂紊乱和高血压等疾病,该病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风险因子[1]。近来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趋化素(chemerin)、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免疫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维持骨代谢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选取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将其分成代谢综合征骨密度正常者、骨密度减少者、骨质疏松者三组,另选体检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分别检查受试者的脂肪细胞、免疫、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不同组受试者之间的差异,验证脂肪细胞、免疫、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异常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为临床对症治疗,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来本科就诊89例代谢综合征者,年龄37~65岁,平均(48.32±13.61)岁;男52例,女37例。(1)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代谢综合征具体诊断标准为具备以下3项或以上,①高血糖,即FPG>6.1 mmol/L或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 mmol/L,和/或己经诊断为糖尿病并治疗;②BP>130/85 mm Hg及/或己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③血TG≥1.70 mmol/L,低HDL-C,即空腹HDL-C<1.04 mmol/L;④腹型肥胖,即腰围>90 cm(男),>85 cm(女)。(2)纳入标准:①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37~65岁。(3)排除标准:①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或者肿瘤等;②绝经后妇女;③试验前服用调脂药物;④试验前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如液体钙、维生素D、激素类药物等);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肝脏、肾脏疾病;⑥精神病。将其分成代谢综合征骨密度正常者37例(A组)、骨密度减少者30例(B组)、骨质疏松者22例(C组)。另选30例本院同期正常体检者为正常组。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体格、血糖、血脂检查 通过测量受试者身高、体质量(分别精确到0.1 cm,0.1 kg),计算体质指数(BMI);腰围测量取腰部肋下缘与骼骨上缘连线中点周径。统一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右上肢坐位血压,取3次测量平均值。采集受试者外周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

1.2.2 骨质密度检查 受试者利用超声进行骨密度检查,依据“中国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5]: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的1个标准差(s)但小于2.5 s为骨量减少;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的2.5 s以上为骨质疏松;大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 s为骨量正常。通常用t-score (T值)表示,即T值≥-1.0为正常,-2.5

1.2.3 脂肪、免疫、炎症因子检测 采集受试者空腹外周血,利用ELISA法分别检测受试者脂肪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趋化素(chemerin)采用人趋化因子配体5 ELISA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采用上海酶联生物有限公司试剂盒];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检测免疫因子CD3+、CD4+、CD8+、CD4+/CD8+)。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后,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A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37~63岁,平均(47.73±10.52)岁;平均病程(3.46±1.73)年。B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7~64岁,平均(48.21±10.72)岁;平均病程(3.84±1.92年)。C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9~65岁,平均(49.12±10.34)岁;平均病程(3.81±1.89)年。正常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7~65岁,平均(47.72±10.35)岁。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四组血脂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四组dem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A组、B组、C组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四组免疫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四组血清免疫因子CD3+、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A组、B组、C组血清免疫因子CD3+、CD4+、CD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四组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四组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A组、B组、C组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四组血脂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ng/mL,()]

表1 四组血脂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ng/mL,()]

*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表2 四组免疫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表2 四组免疫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表3 四组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表3 四组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其病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其与遗传、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人消化功能减弱,蛋白质、钙、微量元素等摄入不足、内分泌因素(性激素、降钙素)以及脂肪因子(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等有关[6]。

chemerin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趋化因子,2007年后确定chemerin是一种脂肪因子。有研究发现chemerin可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化和成骨化方面的动态平衡。王鑫[7]研究表明血清chemerin与骨质疏松及骨折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在骨密度正常患者、骨密度减少者、骨质疏松者的血清检测中发现随骨密度的不同,其表达水平有显著的差异,骨质疏松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增高幅度最大。

多项研究表明脂肪因子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与胰岛素抵抗有关[8],这些脂肪因子由脂肪细胞分泌,调节自身和其他组织的功能,特别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方面的作用更大。Leptin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物效应,研究发现,成骨细胞存在瘦素受体,其可能对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9-10]。adiponectin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Berner等[11]发现adiponectin及其受体在人的股骨以及胫骨成骨细胞中有所表达,提示adiponectin与骨代谢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中这些脂肪因子在代谢综合征骨密度正常患者、代谢综合征骨密度减少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者血清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有研究表明,高adiponectin水平可加重胰岛素抵抗[12],可见高adiponectin水平通过胰岛素抵抗影响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

以往Zhang等[13]的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通过产生IL-7和破骨细胞异化因子(RANKL)直接促进破骨细胞生成,由此可以推测骨质疏松症可能是一种免疫系统介导的疾病,通过免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导致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重构和骨转换的调节失控,引起骨吸收活动增强从而产生骨质疏松症[14-15]。本研究对免疫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代谢综合征骨密度正常者、代谢综合征骨密度减少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显示三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免疫因子CD3+、CD4+、CD8+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在骨密度减少者、骨质疏松者中明显升高,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免疫因子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影响。

不少研究表明炎症因子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关,炎症因子是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小分子蛋白质[16-17]。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增高,以CRP、IL-6、TNF-α 增高最为常见,IL-6和TNF-α 升高可导致骨代谢失衡,导致骨量丢失[15]。本研究结果显示CRP、IL-6、TNF-α 随代谢综合征骨密度正常、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者血清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是炎症介质,有研究结果提示高敏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且CRP水平与骨密度之间呈负相关,CRP水平的增高可能会引起骨密度的降低[18]。IL-6主要由T淋巴细胞产生,Papanicolaou等[19]的研究结果显示,过度表达IL-6的转基因老鼠表现出骨量减少,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微结构破坏,成骨细胞数目和活力下降。IL-6主要通过与RANKL-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轴的相互作用,发挥其对破骨细胞及骨吸收的诱导和促进作用[20]。TNF-α 由T淋巴细胞分泌,是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最早、最重要的一种多功能因子[21],可以有效增强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从而导致骨量减少[22]。

本研究通过对代谢综合征骨密度正常患者、代谢综合征骨密度减少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者与正常人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免疫因子(CD3+、CD4+、CD8+)、炎症因子(CRP、IL-6、TNF-α)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免疫因子(CD3+、CD4+、CD8+)、炎症因子(CRP、IL-6、TNF-α)表达水平异常,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骨密度减少与骨质疏松的诱因之一。这进一步验证了代谢综合征诱发的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与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免疫因子(CD3+、CD4+、CD8+)、炎症因子(CRP、IL-6、TNF-α)表达水平异常有关。

猜你喜欢
骨密度骨质综合征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考前综合征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