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吸吮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及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2021-01-05 16:37潘达慧丁江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6期
关键词:血氧母乳饱和度

潘达慧 丁江玲

美国儿童协会认为,疼痛变化与情感及感官经历有关,对人体组织造成潜在或真实性的损伤。足跟采血在健康筛查中占重要部分,是新生儿出院前必经过程,采血所致的疼痛刺激可产生明显的哭声、疼痛面容、粗大运动等行为表现,近期可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进而使脑血流量及其氧含量发生改变,导致神经发育损害,甚至引发心室内出血[1-3]。考虑到药物对新生儿可造成呼吸抑制、器质性伤害等副作用[4-5]。因此为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如何有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是临床护理工作重要内容[6-7]。国内外不断研究发现,通过拥抱、体位护理、非营养性吸吮及母乳吸吮等方式可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8-9]。临床近年来常采用母亲拥抱方式采集足跟血,但采血效果较差[10-11]。为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及啼哭时间造成的不良影响,本院对妇产科新生儿实施母乳吸吮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儿科护理》标准[3];②胎龄37~41周,娩出72 h以上;③新生儿评分≥8分。(2)排除标准:①母亲产后3 d仍继续使用镇静、镇痛、抗生素等药物;②先天性畸形、心脏病;③中、重度感染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纳入120例新生儿资料参与研究,采用不同模式干预分为两组,57例常规拥抱采血新生儿为参照组,63例母乳吸吮采血新生儿为研究组。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拥抱干预措施,首先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安静,关上门窗维持室内声音恒定,连接好心电监护仪,采血前更换新生儿纸尿布,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产妇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尽量保障心情舒畅。在护士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侧卧位抱法,产妇侧卧双腿屈膝,枕头抬高,背部放置靠垫,同侧手臂举抱新生儿头部,另一手食指与拇指轻柔新生儿耳垂。研究组实施母乳吸吮干预措施,常规准备仪器,更换尿布后由护士人员协助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吸吮。产妇统一采用侧坐卧位,一侧手臂举起新生儿头部进行怀抱后,另一侧以“C”型托住乳房,触碰新生儿嘴唇,使其自然张开嘴吸吮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当新生儿两颊鼓起,双唇有节奏的蠕动表示吸吮成功。两组患者均在干预5 min后开始采血,并贯穿采血过程及采血后5 min,持续11 min左右。新生儿成功吸吮后,局部常规消毒,采用BD触压采血针进行一次性末梢采血,从周围向针点轻轻推压,血液自然涌出,刺激较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新生儿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5 min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记录穿刺过程中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持续时间;此外,采用DAN量表评估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0分为无痛,10分为重度疼痛,分值越高则表示新生儿疼痛越明显[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参照组男31例,女26例;顺产36例,剖宫产21例。研究组男34例,女29例;顺产39例,剖宫产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采血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60例成功采血,采血成功率为95.24%;参照组46例成功采血,采血成功率为8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6,P=0.013)。

2.3 两组采血前后心率变化比较 采血前,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中和采血后5 min,两组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血中心率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血后5 min心率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采血中、采血后5 min心率与采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血后5 min心率与采血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采血前后心率变化比较[次/min,()]

表2 两组采血前后心率变化比较[次/min,()]

*与采血前比较,P<0.05;#与采血中比较,P<0.05。

2.4 两组采血前后血氧饱和度水平变化 两组采血前、采血中和采血后5 min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采血中血氧饱和度水平低于采血前(P<0.05)。见表3。

表3 两组采血前后血氧饱和度水平变化[%,()]

表3 两组采血前后血氧饱和度水平变化[%,()]

2.5 两组疼痛指标变化 研究组急性疼痛行为评分、啼哭和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疼痛指标变化()

表4 两组疼痛指标变化()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不断研究发现,孕6周以后胎儿神经传递及皮肤感受逐渐形成,故新生儿具有疼痛认知[12]。国际学会指出,疼痛不仅给人们情绪、情感造成影响,同时可对身体组织产生近远期不同程度的损伤[13]。新生儿对急性、短暂性疼痛刺激较为敏感,在娩出后需接受多个检查,操作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其中足跟采血是新生儿出院前必经筛查项目[14]。临床以往常通过拥抱接触模式,刺激新生儿的触觉、前庭及运动感觉系统,从而降低应激行为的发生[15]。有关研究表示,采血过程中需反复挤压采血点,增加新生儿疼痛,当给予安慰性拥抱时,可消除新生儿孤独、恐惧感,有效提高新生儿对应能力[16]。本次探讨中,参照组实施拥抱干预后采血成功率低于研究组(P<0.05),且采血后5 min新生儿心率高于采血时(P<0.05),结果可见常规拥抱干预模式临床运用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新生儿采血疼痛,缩短应激行为,是目前妇产科新生儿护理工作重要内容。

母乳吸吮是安抚性拥抱、注意力转移、母乳甜味刺激等多种因素综合安抚作用,有效缓解疼痛对新生儿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反应,降低采血疼痛[17]。有关研究表明,母乳本身属甜味,新生儿在吸吮过程中易产生愉快的身心反应,进而刺激大脑愉快中枢,调节疼痛物质传导,进而稳定心率[18]。另一方面,新生儿嗅觉敏感,在给予哺乳吸吮时吸引新生儿注意力,使疼痛信号减弱,达到生理、心理干预效果减轻疼痛。本次分析产妇采用侧卧位拥抱及母乳吸吮均减少新生儿活动及体位更换,进而降低环境改变造成的应激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血前,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中和采血后5 min,两组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血中心率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血后5 min心率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采血中、采血后5 min心率与采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血后5 min心率与采血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母乳吸吮干预情况下更利于稳定新生儿心率,缩短应激行为持续时间。苑静[19]研究表示,母乳吸吮干预不仅稳定新生儿心率,减少刺激反应,同时在吸吮中添加了乳汁,可改善采血过程中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血前、采血中和采血后5 min各时间血氧饱和度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参照组采血时血氧饱和度水平低于采血前(P<0.05),结果与以上分析相似,进一步说明单纯的拥抱干预效果较差,母乳吸吮可有效稳定新生儿血氧饱和度。鲍柳春等[20]学者研究发现,经母乳吸吮干预后有效改善疼痛应激反应,缩短足月新生儿面部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及啼哭时间。此外,母乳吸吮缩短母婴分离时间,使新生儿在母亲环抱中处于相对熟悉的环境,促进足跟血采集成功率。表4结果显示,参照组通过拥抱干预模式后新生儿啼哭、疼痛面容及急性疼痛行为评分均高于研究组(P<0.05),进一步证实母乳吸吮干预模式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综上所述,足月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实施母乳吸吮干预措施,有效通过转移注意力形式稳定心率、血氧饱和度,并降低疼痛评分,缩短疼痛行为时间,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拓展运用。本次探讨中缺少多中心、大样本,影响足跟采血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血氧母乳饱和度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糖臬之吻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