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识别中的作用

2021-01-05 10:27吴圣洁金澄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学部杭州310016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调配差错正确率

吴圣洁,金澄滔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学部,杭州 310016)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进行全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场所,对促进合理用药、规范药品管理和降低医疗成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在PIVAS实际工作过程中,当发现差错时,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依靠差错发现人员回忆差错发生环节,询问同事或按照科室工作流程一步步排查来识别差错并将其解决。但这种方法往往存在差错识别正确率不高、耗时过多的问题。同时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当未能正确识别差错时,只能将所有可能存在差错的成品输液进行报损处理,造成不必要的药品浪费。为更好地改善这些问题,节约药品资源,提升药师工作效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PIVAS引入了视频监控系统,将其全面覆盖于PIVAS工作区域,并按照实际的工作需求合理调整监控密度,以期提高PIVAS差错识别正确率,减少不必要的药品损耗,同时缩短差错识别时间,提升药师工作效率。本研究旨在探讨PIVAS视频监控系统对正确识别差错环节、减少药品损耗及提高PIVAS药师在差错识别效率中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情况 视频监控系统于2018-09-28完全覆盖本院PIVAS工作区域。监控系统采用VM核心服务器、DM核心IPSAN存储。系统将前端720 P高清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音频信号,通过网络光纤编码、解码器传输至药师审方间电脑上,并实时播放。

1.2 方法 收集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6个月(2018-04-07至2018-10-06)及覆盖后6个月(2018-10-07至2019-04-06)PIVAS人为差错登记表上记录的数据,统计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6个月的差错总例数(包括正确识别和未正确识别的差错例数),同时统计了因未能正确识别差错导致的药品不必要损耗数及对应金额。

在PIVAS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只能按照工作流程采取自我回忆、询问同事、逐一排查、全面回顾等传统方法进行差错识别,效率较低。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后,药师可以选取相应工作区域的画面,通过对监控画面的回放进行差错识别,提高了效率。由于以往差错登记表上未登记差错识别时间,故无法比较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错识别所需时间。因此,根据以往常见的差错情形,人为模拟贴签时医嘱标签漏贴、药品批量调配时某一份药品漏调配、抗肿瘤药品少发或多发、贵重药品少发或多发、成品输液实际份数和汇总份数不一致等5种常见的差错情形,比较两种方法识别差错所需时间。为避免摸拟差错造成药品过多损失,用灭菌注射用水替代实际药品,并请本院信息部门编写专用程序,使打印的医嘱标签药名为灭菌注射用水。本研究参照了文献[2]的研究方法,将PIVAS的药师或药士以分层抽样分成两组,每组10人,使学历、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等混杂因素在两组间尽量保持均衡。两组人员依次采取传统方法和借助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差错识别,记录两组人员正确识别差错所需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统计并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错识别的正确率,因未能正确识别差错导致的药品损耗数及对应金额,以及识别5种人为模拟的PIVAS常见差错情形所需时间。

2 结 果

2.1 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错识别正确率的比较 本院常见差错情形主要有两类:一是每天两个固定班种对253种针剂药品进行点账、核对时发现的差错,二是在静脉用药排药贴签、调配、成品输液核对、成品发送过程中发生并自行发现的差错。要求差错发现人(包括自己造成差错自行发现的)对各种差错如实登记,包括差错原因、是否查明原因、药品损耗情况等相应信息。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各6个月,每月PIVAS需调配静脉用药份数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覆盖前(58 492±530)份,全覆盖后(59 796±799)份,P>0.05],每月差错例数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覆盖前(46.33±2.57)例,全覆盖后(40.83±1.17)例,P>0.05],因此,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的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后未正确识别的差错例数较全覆盖前减少了32例,差错识别的正确率较全覆盖前提高了1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2,P<0.05),见表1。上述结果表明,PIVAS覆盖视频监控系统有助于提高差错识别的正确率。

2.2 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药品损耗的比较 当发现差错时, 为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对于所有存在差错可能的相应成品输液都需要进行人为报损处理。上述结果表明,PIVAS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有助于提升差错识别的正确率,而差错识别正确率的提高是否有助于减少因未能正确识别差错导致的药品损耗呢?为此,作者又统计了人为差错登记表上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6个月中每月报损的药品名称、数量和药品金额,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药品损耗数分别为(54.67±1.96)瓶和(31.65±2.83)瓶。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后,由于差错识别正确率提高,因未能正确识别差错导致的药品损耗数较全覆盖前减少约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品损耗金额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679±122)元vs(1875±1386)元,P>0.05]。由于发生差错的药品具有随机性,同时药品的价格也各不相同,作者在回顾每月的原始数据时发现,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后6个月的数据中,存在1例因未正确识别差错而造成4瓶价格较高的抗菌药品损耗,导致了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后药品损耗金额这一数据标准差较大,与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药品损耗金额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IVAS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后,差错识别正确率提高,有助于减少因未能正确识别差错导致的药品损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表1 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错识别正确率的比较

2.3 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错识别时间的比较 根据以往常见的差错情形,本研究人为模拟了5种常见的差错情形,依次采取传统办法和借助视频监控系统查找差错,统计两组人员进行差错识别所需时间。结果见表2,药品排药、贴签、调配过程中的差错,较常见的为贴签时医嘱标签漏贴和仓内药品批量调配时某一药品漏调配,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借助视频监控系统识别上述差错所需时间分别减少了55.43%和4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肿瘤药品点账中出现的差错和贵重药品点账中出现的差错的识别中,借助于视频监控系统有助于提高差错识别的效率(分别提高了25.31%和34.11%)。针对成品输液出仓扫描后,实际药品份数与汇总标签份数不一致,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迅速发现差错,所需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5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借助视频监控系统选取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的监控画面有助于缩短差错识别所需时间,提升PIVAS日常的差错处理效率。

3 讨 论

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颁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现代医院在药学监护下集中调配静脉输注药物的管理模式,是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手段[3],如今PIVAS早已成为各个医院的必备科室之一。由于承担了全院的静脉输注药物的调配工作,也要求PIVAS能够正确调配药物并快速地将调配好的药物运送至相应病区,如何在保证患者正确用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PIVAS的工作效率,一直是PIVAS药师关注的重点[4-5]。

表2 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前后差错识别时间比较

视频监控系统近几年在医院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大多用于医院安保方面。本院将其引入到PIVAS的日常工作中,目前已能满足需求,为PIVAS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便利。本研究旨在探究视频监控系统在PIVAS差错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差错识别正确率较全覆盖前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药品损耗。故可认为,PIVAS工作区域全面覆盖视频监控系统,有利于药师正确识别差错,有针对性地避免差错和因未能正确识别差错造成的不必要的药品损耗。同时,在药师依次识别人为模拟的5种常见差错情形时,借助于视频监控系统,只需选取特定区域某一时间段内的监控画面,可以迅速发现差错原因,有效地提高了差错识别效率和药师的工作效率。

尽管视频监控系统为PIVAS的差错识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它本身存在局限性。它提供的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即只能在差错发生后帮助识别差错和处理差错,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差错。要真正从根本上避免发生差错,更多的要依赖于持续质量改进所形成的科学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后续将针对上述常见的差错类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不断优化PIVAS的工作流程,规范标准化操作,从根本上避免差错的发生。

猜你喜欢
调配差错正确率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大气调配师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生意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