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指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水平

2021-01-05 09:13江招群
今日财富 2021年35期
关键词:国库财政资金财政

江招群

伴随着我国财政改革持续深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改革的深层次推进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全面的理解,在具体的实践中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指引,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优化、改革、制定并落实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策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政府部门把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管理,财政预算部门年初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单位提出用款申请,委托支付中心办理具体支付手续。预算单位设零余额账户,对政府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者。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

自2000年后,我国政府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比较之前的财政管理模式,直接省去中间繁琐的流程,保证财政资金的顺利流通和规范化管理,由此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改革深化,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及其他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中计划、组织、调度和监督等一切工作的总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体制改革正值关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务管理的新方向和新指导,合理融入到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对提升单位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必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便于行政事业单位灵活调度财政资金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之前,预算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的预算项目层层向上级部门申报,申请财政拨款,然后再由财政部门下达预算,将财政资金从国库向单位拨付,层层往下。每一层级单位都需要结合有关规定和自身实际的业务需求来使用、支付资金。可以看出,这种方式流程复杂,耗时较长,难以及时满足各级单位的实际财政拨付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之后,中间很多复杂的流程就被省去,层层拨付的程序改变,转为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将财政资金直接集中下达给单位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实现了预算执行动态管控,整合了财政性资金,在减少资金分散、沉淀和挤占挪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便于政府部门灵活调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到位速度和使用效益,降低财政资金支付成本。

(二)有效规范管理和指导财务行为

过去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申报和使用财政资金时会显得比较随意,资金使用上缺乏事前和事中的监督、控制,财政部门只能依赖财务报告进行事后审查来加以监督。加上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时,对最新的政策和规定不能够及时的领会和理解,于是在执行上就会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支付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可以对单位的相关开支以及采购行为作规范的管理并提供有效的指导,有效防止资金的挤占、挪用、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

(三)推动财务管理往信息化方向发展

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会遵循拨多少资金就用多少资金的做法,缺乏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宏觀分析和调控,不具备整体、发展、创新的眼光,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依托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通过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网络系统来保证各单位之间的财政工作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各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预算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开展预算项目的申报,提交支付申请,核查支付信息等工作,平台将这些内容反馈至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从而做出决策。由此可推动财务管理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于新时期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不足

毋庸置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诸多积极影响,但是我们也应当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其执行,既有益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预算编制准确性有待提高

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固定资产体系化程度不足,编制预算的主要程序跟实施前相比较,并没有很大的变化。预算较粗、执行起来较难,编制的时间又短,预见性差,难以保证财政资金预算的准确性,这样追加预算的情况就会发生。因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也会使预算容易出现一些违规、违法的现象,一些领导或是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来随意篡改资金用途,从而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预算单位的账务处理系统和国库支付集中系统还不能够称得上是完全互通,财务人员都要登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来录入、核查相关信息,定期提交用款申请,再由财政相关股室审核、下拨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减少,其工作效率和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暂没有一套规范统一的动态监控管理体系,监控规则受软件功能限制,存在监控盲区。只能对系统数据监控,对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无法判断,这样监控的效果相差甚远。且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各功能没有相互连通,无法规避资金安全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

在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前,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同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设立了相应的部门或组织机构,安排了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单位日常的财务报销和报账工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单位对财务管理缺乏全面认知,所聘用和安排的工作人员的门槛不高,也就无法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这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处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感以及法律意识,缺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因而难以胜任财务管理工作,甚至会出现一些违纪违规、挪用资金、乱报财务预算的行为。

(三)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并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缺乏健全的制度管理和保障,很多内容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单位的内控机制不够健全,就会使得自身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存在阻碍,难以形成紧密的合作与联系。而有的单位本身部门繁多,业务冗杂,各类部门如果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联动效应不足,财务部门也很难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政预算编制计划。

(四)缺乏规范有效监督机制

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内容繁杂,必然需要单位依照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财政资金管理。对自身实际情况的把握来源于对各项数据信息的分析,但在获取和求证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又会增加大量的工作量给财务管理人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一些管理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难度,就会省去其中的一些环节,比如评价程序和预算审批程序过于形式化,审查不够严谨,这样就会引发财政资金审核漏洞,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对于资金控制的有效性不高。另外,针对一些规模较小、数量较少的财务支出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虽然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也没能够真正让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作用发挥,这些现象的改善需要单位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有效的监督与监管。

(五)银行自助柜面系统有待优化

在这个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管个人还是单位的支付结算业务,都已经采用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更现代高效的结算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大部分也实现了电子支付,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支付的实时到账。但是代理支付模式处理流程也存在缺陷:一是授权支付电子凭证通过财政专线发送银行自助柜面系统后,自助柜面系统接收信息时间长,且支付时间为工作日8:30至11:30,可操作时间短,对业务量大且系统“拥堵”时,当天根本无法完成资金支付,降低了工作效率;二是在授权支付实际业务中,如收款方信息有误,会发生退款交易,银行没有提醒,操作员又没有每天登录系统,不能及时掌握退款信息,造成二次支付时间拖延,影响资金运转效率。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一)创新财政管理思想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行政事业单位将会在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自身的各项工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彻底的改变过去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建立健全并落实全新的更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呈现出应有的效果和价值。单位的领导更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自身财务管理思想,深刻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新思想,调整对策,从而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与方向。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相关部门和科室以及管理人员就要主动行动起来,加强与其他部门、其他科室、其他岗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现协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保证单位内部信息共通,为财务部门作出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与之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单位的银行账户、资金流通方式和财务管理系统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财务管理体系以及相关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方向的统一。其次,需要改变过去的预算编制方法,不断提高自身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应当针对每个预算项目的收支幅度和时间进度做合理的安排,加强本单位项目收支预算的审核,规范预算使用流程。再者,要依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新规定、新要求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人员配置、集中支付操作流程进行优化、科学设置岗位职责权限,岗位之间相互制约,不可将国库支付经办岗、审核岗、电子印章集中到同一人身上,杜绝业务操作“一手清”,保障资金安全。

(三)强化财务人员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是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相关业务的主体。单位必须要重视相关人员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强化,职业道德方面的提升,可以定期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展开交流探讨,围绕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与改革发展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夯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建立更新的、更系统的财务管理思想体系;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到本单位展开与财务管理有关的知识讲座,使相关人员可以接触到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思想;还可以通过开展计算机培训、模拟操作等来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实操水平。

(四)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资金也会越来越充足,而要想保证财政资金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就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需要对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态势有确切的把握,以信息化建设为工作重点,为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能够真正地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效整合各个财务资源和信息系统;构建并有效地使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减少传统线下流转环节,逐渐走向无纸化办公;单位还应加強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同时财政部门需引进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不断丰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功能,使各项工作都能够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各单位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五)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推动财务管理监管与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相挂钩的监督评价机制,把有关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同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绩效考核相联系,刺激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综合成绩较为优秀干部或是小组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对于态度不认真严谨、出错频率高、工作完成效率低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以此不断展现监督评价机制的实际效能。另一方面,除内部的监督评价之外,还应当加强外部的监督评价,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就应当履行自身职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六)落实银行对接工作

由各级财政负责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与银行对接工作,积极跟进网点,建立单位与银行长效联动机制,保证对接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对商业银行来讲是较为优质的客户资源。因此,银行须对各单位作深入调研,根据财政部门及各单位反馈的问题及建议,与其构建合作框架。在系统硬软件、后台服务操作上不断完善,集中资源优化自助柜面系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结语

综上,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然要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指引,树立新的财务管理思想、改革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风险监测、预警、防范机制,保障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和科学、加快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指导、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及加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三方配合,不断地优化升级,加强系统关联,助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保障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

猜你喜欢
国库财政资金财政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浅论县级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银子去哪了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