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潜心育人

2021-01-05 03:16杨玉香
人物画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好老师师德素养

杨玉香

摘 要:百年大业,教育是根基。而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教师。教师是国家教育振兴的依托,好老师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为此,本文结合习总书记对四有老师的论述,结合自身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对好老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同仁们更好的规范自我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好老师;师德;素养

引言

2015年的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在看望和慰问北京师范大学广大师生时指出: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有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宽厚的仁爱之心,这便是习总书记对四有好老师的诠释。那么,好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下面,结合自身与学生平时交流的认知以及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谈一谈一位好老师应该具有的素养。

一、“好老师”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学校的发展和扬名需要“好老师”,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好老师”。“好老师”对学校对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1.好老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的好与坏不是看楼房的高与矮,而是看“好老师”的多与少。一个学校若拥有在不同科目非常有建树的“好老师”,则这个学校的发展必将蒸蒸日上,社会影响必将不断放大。2.好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对社会对未来发展认知较少,此时学生要想更加顺利的发展,就应该有引路人。而“好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亦师亦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领的作用。

二、“好老师”具有的基本素养

对于“好老师”的界定,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一个老师要想称之为“好老师”,应该具备如下素养。

1.好老师,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高于现实但同时又源于现实,它并不是抽象的高深莫测,它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行动予以实现。作为教师,其天职是教书育人,所以要想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树立教书育人,奉献青春的理想信念。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一位“好老师”拥有了立足教育事业的信念后,才不会简单的把教师当成自己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而是将其视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这样的教师才会心系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

当下,时常有媒体报道有很多公办教师课外补课,兼职淘宝、微商等现象,这也许与教师工资收入低下有关,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类教学并没有真心的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做,因而才会受到社会各种利益的引诱,做出明显违反师德规定的行为。其实,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还是这类教师缺乏对教师这份职业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要想做一名对得起社会及学生的“好老师”就必须树立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

2.好老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評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不管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还是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做人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更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言行举止,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正处于道德认知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无形力量。

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在无私奉献,专心治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品质中。在当今纷繁复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一些教师难以坚守自己的初心,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忘了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让自己道德情操的列车慢慢脱离了正确的轨道,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所以,一个“好老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例如,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在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时,不要总是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应该自己事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然而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一个好孩子应具有的重要品德。也就是说,一个老师良好的道德情操也会影响学生道德水平的养成。

3.好老师,要具有扎实的学识

对学生而言,老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各种先进理念的渗透,进而让学生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所以,一个老师能否起到授业解惑的作用,关键就要看其学识是否扎实。所以,一个老师要想成为“好老师”,就应该不断提升自高自身的学识。这里的学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的教育理念。新时期学生群体有新的变化,所以老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施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因为在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知识的个体了,而是一个鲜活的、发展的个体,其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对待知识不是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对知识他们已有自身的甄别能力,会有选择性的接受。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已不是课堂的唯一的核心,他们对课堂起着引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他们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是“育人”,传授给学生成长的知识、生活的经验。所以,一个“好老师”应学会顺应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这样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2)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每个老师任教的学科不同,向学生传递的知识的侧重点也会存在差异。所以,一个老师要想向学生传递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自己就需要在本专业具有较深刻的研究,否则很难让学生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感到信服。因此,一个老师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就必须千方百计夯实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现在的各科所授知识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总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一个老师要想上好课,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历史、政治、地理以及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构成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老师的博学,进而对老师产生由衷的仰慕之情。总之,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一定要是一个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

三、小结

老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好老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保证,能让学生终生受益。一个老师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就需要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安宁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四有好老师”[N].中国民族报.2015 (004)

[2]孔非.做“四有”好老师 办人民满意教育[N].长春日报. 2014(001)

猜你喜欢
好老师师德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致良知与师德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扎根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好老师
浅谈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新时期高校 “四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