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古典审美气韵*

2021-01-06 01:56张家敏
陶瓷 2021年7期
关键词:气韵古典高温

张家敏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 古典审美气韵中的“气”与“韵”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自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了无数具有深厚意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此过程中,也慢慢形成了具有认可性的文化艺术审美意识。古典审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它将大众对艺术表现和审美的心理、意趣、精神等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古典审美气韵中的“气韵”是古典哲学和绘画美学的重要核心之一,中国绘画中又将“气韵生动”作为绘画作品的重要评判标准。从古至今,不论在绘画作品或是其他艺术品,创作者们对于气韵的理解和运用都有极大的成就。“气韵”一词初现于梁武帝天监(502~519)后期,源于“气”、“韵”之会通与融合,即源于以儒道为主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与西来以佛教为主的天竺文化艺术精神之会通与融合,基本意蕴为和谐。[1]气韵在古典艺术审美中带有一种朦胧玄虚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感。而气韵又分为了“气”和“韵”,“在国族历史文化衍化中,”气“大致形成了云气、声气质和、本原全美、人伦品鉴的风度和文艺品评的风格之和四类意蕴。”[2]气韵所蕴含的本质是一个“和”字,讲究的是汇聚和融合,也是一种天地万物的和谐之意。古典审美中的“气”包含了艺术美学的核心,也有哲学的范畴,在“老子”这一书中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古典审美气韵中的“韵”在现今有韵律、韵味的意思,“韵”之最基本意蕴亦为“和”,如“说文新附”:“韵,和也。”[4]韵也包含了“和”的意思,因此气韵二字都有和的含义。谢赫在他的绘画六法中就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形式美法则,要求绘画应讲究气韵的自然生动,有灵气有意境。由“气韵”二字包含的“和”的意蕴来看,绘画中的气韵则是讲究融汇贯通,和谐而共生的准则。从古典审美的角度来看,绘画艺术则应追求一气呵成的流畅感和自然灵动的朦胧意境,要使画外之音随着作者的笔墨而传递,是一种让人细品的而留有意味的感受。气韵是绘画创作的原则和方向,它不仅是一种形式法则的要求,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和内核。作为绘画艺术审美的评判标准,它是将气韵的高低在画面中的发挥作为一种依据,它能够体现作者对于艺术追求的精神和审美感受的高低。气韵也是对自然万物中所蕴含的灵气、生动的表达,审美意趣中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从古到今一直占有较多的成分,自然天成不加修饰是朴素美和本质美的体现,也更能体现出自然意境的趣味。气韵更是艺术创作者品格和气质的象征。

2 陶瓷绘画中的审美气韵——以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为例

陶瓷绘画艺术是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多种不同绘画材料和工艺的绘画种类,尽管陶瓷绘画有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但艺术审美的标准还是在比较一致的范围内。艺术审美标准之一的古典审美气韵不仅存在于音乐声律、中国画、文人画中,在陶瓷绘画中也蕴含着气韵。对于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出现的一种新的绘画门类——高温颜色釉而言,它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离不开气韵审美标准的影响。高温颜色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在景德镇市新兴起的一类陶瓷绘画形式,它是以金属氧化物以及天然的矿物如长石、高岭土等作为原材料,经过了配制,球磨等步骤形成着色剂的釉料,在泥坯或素烧过的坯体上作画装饰,在经过1 380 ℃的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美术作品。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作为新兴陶瓷绘画艺术形式,得益于传统陶瓷绘画的影响,可以说,高温颜色釉绘画艺术的兴盛,也是受到中国古典审美标准中气韵的影响。南朝谢赫“古画品录”提到的“六法”之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而将骨法用笔放在气韵生动的后面。可以见得,追求气韵生动的时候,自然不会拘泥于笔墨的挥洒。因为釉的流动性还有烧制的偶然性都让高温颜色釉绘画并不能像青花、五彩粉彩等陶瓷彩绘那样相度追求精细和工整,也正是因为高温颜色釉的料性,才刚好可以表达出古典气韵的灵动和意境。虽然它相较于其它陶瓷绘画种类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当代的很多陶瓷绘画大师用了不同的釉色材料来做为艺术表达的媒介,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李菊生先生在颜色釉绘画创作时,在运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了高温颜色釉的工艺和材料,并进行了大胆又巧妙的创作,他创作的高温颜色釉绘画往往表现出生动活泼、气韵传神的视觉效果。例如他的作品“鬼谷子下山”,该器型十分大气,瓶身用釉里红,青花以及高温颜色釉装饰。画面中,鬼谷子坐在由猛虎和士兵拉的双轮车上,神情凝目,十分严肃,猛虎张开獠牙血口,向前追赶奔跑。脚下的好似云气的纹样,给人以腾云驾雾之感,仅仅几个人便营造出声势浩荡的阵势,犹如奔腾过千军万马,虽是静态图画却动感十足,人物、动物表情丰富,是十分优秀的绘画作品。李菊生先生熟练运用陶瓷艺术语言,下笔随意生动,构图布局松动空灵,作品十分耐看。

高温颜色釉绘画艺术中的泼釉技法与中国画的传统泼墨彩同样具有浑然天成的装饰效果。泼釉是利用高温颜色釉料在坯体上随意泼洒,自由的笔触,飞动流淌的色彩,利用高温颜色釉的流动性,在坯体上碰撞出极其独特的色彩感觉,丰富了画面,使整体效果更加灵动,有生气。宁刚教授的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中,就有以泼釉的高温颜色釉为底色,加以精致的釉上粉彩绘画,高温颜色釉经过泼釉之后形成的底色,比传统的喷釉在表现上更自然,更丰富,更符合当代的审美。丰富多彩的底色与其釉上粉彩的清秀、精致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视觉冲击感,所以宁刚教授创作的高温颜色釉绘画作品是十分具有时代感,有当代绘画艺术的气息。泼釉本身是无法控制其烧制后形态的,但是在一开始就在心中有形状,也是可以泼成自己想要的自然形状的。如他创作的“秋韵”系列作品之一,该盘的底色,便是用高温颜色釉采用泼墨的技法,先制作出荷叶的形状,经过窑变的效果,那蓝釉之间的纹路,很自然地成为荷叶的叶脉,自然天成,釉上粉彩的荷花和粗犷的荷叶相比,显得娇艳欲滴,整个画面呈现出欣欣向荣、盎然生机的景象。由于釉的流动性很大,对画面的一些地方遮挡了,正是这些自然形成的遮挡,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从绘画的技法上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绘画方式,取得的不同艺术效果都是围绕着“气韵”来表现的,在这一审美范畴内,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时代化。

时代不断地前进,陶瓷绘画艺术中的古典审美气韵也在不断地发展,传统和现代一直是相互继承,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温颜色釉绘画艺术中的写意山水和写意的手法,成为其艺术表现最常见的形式之一,艺术家们将自己主观的创作意识和艺术修养带入陶瓷绘画当中,不求形似求生韵,在画面中体现自己的最真实的内心,达到主观情感和创作客体的融合,表现物我为一的生动气韵。古典审美气韵参与到当代陶瓷绘画艺术语境中来,对当代陶瓷绘画语言及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推动着陶瓷绘画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更多的艺术创造力和更好的发展。

3 古典审美气韵的延续和创新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艺术或是事物来说,继承和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课题,也是它永葆生命力和活力的必要条件。古典审美气韵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意蕴都有新的阐释和表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艺术审美的不同而产生的气韵内涵也不同。气韵在绘画艺术的表现和艺术的审美评价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除此之外,受到传统艺术思想的影响,气韵在其他事物的生产和发展中也起到了影响。例如在一些现代产品的设计中,就有意识地将气韵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提炼,以形态设计的方式表现在产品的外观特征上,使之达到一种意境感,也能体现出设计者的意图和产品的特征性。不仅是绘画艺术中对于气韵十分的重视,在当下的社会中,对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当代年轻一辈人不容推脱的光荣使命。气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审美标准和水平的要求体现,面对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艺术思潮的交流和碰撞,文化艺术的创作自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艺术的交流和影响也越来越频繁。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审美的要求和标准也随着各类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而变得有些模糊,人们对于画面气韵意境的追求甚至不那么苛求,视觉冲击力和新奇感逐渐被大众接受甚至是追捧。面对已有的现状,在这个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我们不应该只是强调和呼吁审美气韵的重要性,而是应该去思考它如何创新和运用,如何用新的艺术表现语言来阐释和发展它,让它跟随着时代的浪花前进,而不是原地踏步被时代所抛弃。古典审美气韵是一种精神、情感和状态的最初本质表现,它能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和艺术作品的内涵。这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说,气韵的传递和表达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气韵在当代社会乃至未来的社会中都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古典审美气韵是一种艺术审美的基本形态,它展现了艺术作品中生命的活力和灵动感,也富有类似于音乐旋律中的节奏感和韵律。但它又不是显而易见的展露,而是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感悟和欣赏,多重审美视角下的气韵又可发掘其内在更多的蕴意和艺术表现力。古典审美气韵是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境和价值的标准,也是陶瓷绘画艺术精神的体现,对于审美气韵的追求和理解是中国陶瓷绘画艺术生命力的延续和发展的方式,更能体现出我国文化艺术的悠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应当要提到的是,古典审美气韵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它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动力和来源,除了艺术创作外,我们在对待其它事物时也应当保持这样的精神追求,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它能够支撑起整个民族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猜你喜欢
气韵古典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气韵非师”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浅谈美学中的气韵生动